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任豆)
(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上)事上磨 方立得住
王阳明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
他一生三次证道,36岁时贵州龙场悟道“心即理”,48岁时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
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澜壮
阔的传奇人生基础上的。他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不第非耻”追求圣贤境界的青少年时代
王阳明知止而后有定,自少年立志,便确定了一生的努力方向。《王阳明年谱》记载,
他出生于1472年,13岁时,母亲郑氏去世,对他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但他志存高远,心
思不同常人。有一次,他与私塾先生探讨“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第一等事就是
读书登第,像你父亲那样。”王阳明直言不讳地说:“先生,恐怕不是的,我觉得第一等事
乃读书做圣贤。”自此之后,他穷尽一生去探求追问、躬身修行实践,最终成为立功、立德、
立言三不朽的经天纬地之才。
英宗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
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1486年,15岁的王阳明出居庸
三关,考察边患、察看地形、谋划防务,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马射箭,刻苦勤练,箭术
一流,可以做到“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他凭吊古战场,缅怀先辈于谦,慨然有经略
四方之志。“失踪”一个多月后他风尘仆仆回到家里,腰间配剑,一副仗剑天涯的侠客模样。
1487年,鄂豫陕交界地区发生流民暴动,建国号为“汉”,震动京师。16岁的王阳明觉得
这是自己为国效力、显露身手的机会,他写了一份长篇奏折,结合他的兵法知识和考察经
验,审势谋策,请缨带兵去征讨。他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皇上,父亲痛斥他为“狂生”。
事实上,孔夫子曾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王阳明之所以
对“武备”如此重视,在于他坚定地认为:儒者如只会读圣贤书而不会用兵,那无疑是一
种耻辱。他看到历史上有太多以文章词句欺世盗名、粉饰太平的儒者,一旦遇到社会危机、
国家变故,真真就剩下了束手无策、百无一用。
王阳明天生活泼好动,自小是个谐谑搞怪、率真淘气的人。20岁的时候,为“备战”
科举,他日夜读书,沉浸于经史子集中,经常废寝忘食。有一天,周围的人突然发现王阳
明的气质变化了,变得正襟危坐、谨言慎行,这种与过去的反差让有些人觉得好笑,王阳
明正色回敬道:“我过去放任不羁,如今知道自己错了。春秋时期卫国的籧瑗最后活到50
岁,他是到了49岁才知道自己的过失。我现在刚刚20岁,悔过自新还不晚吧。”圣贤书
让王阳明脱胎换骨,21岁时他在杭州中举浙江乡试。然而,22岁时他却在京师会试中落
榜了,这还不算,三年之后的科举考试中,王阳明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
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他坚定豪迈地笑笑,回应可谓语出惊人:“你们以不登第为
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孟夫子曾说,“吾四十不动心”,意为40岁便不会再让心被外物得失,而王阳明
则是在25岁就显示了如此的气概。儒家之学,在王阳明看来分为举子学和身心学两类。
学习之目的在于科举进而升官发财的,无疑就是举子学。而读圣贤书旨在修养身心、自我
完善进而治国平天下者,乃是真正的身心学。站在身心学的立场上,当然就会认为“不第
非耻”,而一旦一个人因为不第而影响了自己如如不动的内心,就说明其距君子气象还差得
很远,是应当自以为耻的。
回归儒学并与奸佞正面冲突的中年时代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08:3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455761782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荐读)王阳明的一生:“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