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31 07:08:5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绿的音节)

四库全书资料

简介

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

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

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

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

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

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

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

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

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

《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

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

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

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

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

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

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

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

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

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

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

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

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

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

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

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

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

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

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

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

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3套半,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

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

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现藏甘肃省图书馆,近些年对这部书是否要归还沈阳,甘肃、辽宁

两省一直未能达成一致。避暑山庄文津阁本于1950年代由中国政府下令调拨到中国国家图书

馆,这是目前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书保存的版本。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当时正处于中苏关系紧张时,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林彪下令将文溯

阁《四库全书》秘密从沈阳运至兰州,藏於戈壁沙漠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

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处争议中。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

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香港的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分别与

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的编纂,无疑是中国文化事业的一大巨献。乾隆牵头把这件事情做起来,

费时之长,耗资之巨,确实是功不可没。香港文汇报报道称,功劳归功劳,在修纂《四库全书》

这件事情上,乾隆还是包藏了一点私心的。这个私心,说到底就是想清除不符合满清意识形态

要求的思想,消除文化界的杂音,具体来讲,就是把那些掺杂了“反清”意识的书销毁。在这件

事情上,乾隆充分展示了作为统治者的权变之术。他利用修纂《四库全书》的良机,采取“引

蛇出洞”的战术,让那些“蛇”主动地游走出来,然后一个个打死,最终达到了清除“不良思想”的

预期目的。

《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

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

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

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四库全书》(1773年)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

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

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

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

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

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

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

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

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

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

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

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赏价值。后几经战乱,

损毁过半,更使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为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

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

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

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

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

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

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本次出版的《四库全书精编》,精选《四库全

书》之精华,以便于读者诵读为宗旨,所选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焕发,无一语不耐人寻味,

无一篇不睿人智慧,数千年道术学艺文章之精华,几尽荟萃于斯。

。《四库全书》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宫内的文溯阁、北京圆

明园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此为北四阁,又称为内廷四阁,仅供皇室阅览。另三

部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即浙江三阁,又称南三阁,南三阁允许

文人入阁阅览。中国近代,由于战乱不断,七部《四库全书》中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三部。文

汇阁、文宗阁藏本毁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

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

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

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

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

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

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

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

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

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

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

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

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

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

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

本。

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

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

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

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

《四库全书》所收古籍许多经过篡改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与清代统治者利益相关的明朝人的文

学和历史作品遭到大力剿灭,而且殃及北宋南宋。《四库全书》的编纂者对于反映民族矛盾、

民族压迫和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摒弃和抽毁,对于不能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如

岳飞《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

是《四库全书》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名作《六州歌头·长

淮望断》描写北方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膻腥”犯忌,改作“凋零”。

陈亮的《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词云:“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

戎。”“耻臣戎”犯忌,改作“挽雕弓”。还有更荒谬的,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被改作“人道宋主曾住”。“寄奴”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小

名,“宋主”可以说是他的尊称。这两句的格律也应作“仄平”,两个字的音也都是“仄平”,改为“宋

主”并不涉及音律问题;“寄奴”二字也与清朝犯忌的“胡”、“戎”、“夷”、“虏”等了无关涉。那么为

什么还要改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小名称呼帝王,做惯了奴才的《四库全书》馆臣看到

就感到别扭,因此即使没有“违碍”之处也要改。

另外,根据一些近代学者,发现的宋代刻本看,很多描绘金元屠杀的史料,在满清《四库

全书》中,全部遭到了删除和篡改。最令人发指的是,满清还通过篡改文献,达到对汉民族进

行诬蔑的目的。如满清宣称,张献忠立有碑文,曰:『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

杀、杀、杀、杀、杀、杀』。但根据近年四川考古工作者,找到的张献忠碑文看,实际却是: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根本没有七个杀字。这些杀字,显然是

满清走狗文胡编出来的。

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现摘录如下:

”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

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

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

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

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嘉庆道光以来,珍重宋元版本的风气逐渐旺盛,也没有悟出乾隆皇帝的“圣虑”,影宋

元本或校宋元本的书籍很有些出版了,这就使那时的阴谋露了马脚。最初启示了我的是《琳琅

秘室丛书》里的两部《茅亭客话》,一是校宋本,一是四库本,同是一种书,而两本的文章却

常有不同,而且一定是关于“华夷”的处所。这一定是四库本删改了的;现在连影宋本的里看的,

自己没有,现在去买起来又嫌太贵,因此也举不出实例来。但还有比较容易的法子在。新近陆

续出版的《四部丛刊续编》自然应该说是一部新的古董书,但其中却保存着满清暗杀中国著作

的案卷。例如宋洪迈的《容斋随笔》至《五笔》

后世评价

““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

有“功德”了。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

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

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

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

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嘉惠学林,功在千秋——国学大师季羡林

传世藏书,华夏国宝——著名学者张岱年

《四库全书》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载体。——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

《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杰作,一直被学界誉为东方文化的金字塔。——研究

员罗家祥

《四库全书》与万里长城一样,是值得我们珍视并为之自豪的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

博士生导师黄爱平

《四库全书》是一套什么样的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人民日报》

《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解放军报》]

四库全书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07:08: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401353032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库全书资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库全书资料.pdf

标签:四库全书   中国   版本   著作   图书   价值   阁本   出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