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更新时间:2024-03-31 07:05:5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妈妈的微笑)

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精选3篇)

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篇2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篇3

游客伴侣们好,欢迎巡游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

风格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xx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老城区中心,即沈河区沈阳路。初建时叫"盛京宫

阙',清迁都北京后又称"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并被尊为"国初圣迹'。

它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xx年),建成于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

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

清世祖福临也在这里继位称帝,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全

中国。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10次"东

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驻跸处理朝政和进行盛大庆典,并有所

改建。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东北地区的统治中心,也是清统一全

国后在东北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现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

东路建筑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

皇太极时期所建,曾演绎过很多的历史故事;西路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

以贮存《四库全书》而著名。

接下来,我们根据时间挨次自东向西巡游。

一、沈阳故宫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东路建筑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形式上看,它们

都是"亭子式'建筑,似乎十一座"帐殿'依次排列在宽敞的广场中。这种建

筑形式脱胎于女真戎马生涯中的帐殿,是游牧民族"帐殿制'在皇宫建筑上

的反映。

从建筑布局上看,大政殿居中,两旁分列10个亭子,从北向南,呈

八字形绽开,在视觉上使大政殿更为深远,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在中国宫

殿中仅此一例。

这种把汗王听政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后朝议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

格局,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打算的,反映了

努尔哈赤晚年一汗独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历史风貌。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

建筑,下面约有1.5高的须弥座式台基,四周绕以青石围栏,栏上有各种

精致的雕刻。其东南西北四周都有"踏跺'伸出,南面最大,并有"御路'联

通平地。

殿身八面均由"斧头眼'式木隔扇们组成,不砌砖石,可以任意开启,

四周出廊有朱漆圆柱18根,正门两柱子上盘围着栩栩如生的金龙,仰头

舞爪,双双朝向悬于梁上正中的一颗红光熠熠的火焰宝珠,造型极为丰富。

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重檐上下各有8条五彩琉璃脊背,即体现

了满意对艳丽颜色的喜爱,又象征着满意从森林草原上的崛起。

殿顶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宝瓶为佛教法器,被视为神之圣物。

火焰宝珠为如意珠,据说得此珠者可满意各种欲望。攒尖顶体现了"殿帐'

风格,反映了清初政权刚刚建立时的观念意识。8条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

古力士,面侧对"宝顶',腿略弯曲,两臂前后分开,侧身牵引,象征"八

方归一'。

大政殿内这8根彩绘云龙的红色巨柱顶天离地,支撑殿顶,中间是皇

帝御用的九龙金漆宝座屏风。上方这块"泰交景运'的匾额,为乾隆皇帝御

笔,两旁的橙联有6米长,写的是"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

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这是一副为清王朝歌颂功德的楹

联,意在警示其后代永葆大清江山国运绵长。

屋顶上是腾飞的金龙彩凤,正中最高处为圆形木雕金漆祥龙藻井,四

周是梵文天花彩画装饰,靠里侧为万福、万禄、万寿、万喜8个篆书汉字

图案,为这座殿堂增加了增加了吉利、神圣的气氛。

大政殿作为17世纪初的建筑杰作,融汇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

建筑艺术风格,是沈阳故宫最闻名的建筑之一。

2、十王亭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开,每边5个。从北

至南,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

边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

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进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的集结之处。他们之间

的主要区分之处是左右翼王是从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从事军事的。

这种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八旗制度是政治、军事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是当时国家制度的基本组成

部分。皇帝对国家的治理主要通过八旗来实现,遇有重要事情必需与八旗

旗主商议 打算,可见八旗在清入关前国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阳故宫中路建筑

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门、

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

称式的附属建筑。这些建筑虽然保持了满意的建筑特色,但受汉族传统文

化的影响非常明显,是汉满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汇,并真实的记录了皇

太极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1、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南有大清门,北有崇政殿,东有飞龙阁,东七间楼,西

有翔凤阁,西七间楼。飞龙阁、翔凤阁都是二层,为五间硬山式建筑,里

面陈设着乾隆东巡时带到沈阳故宫的乐器。

(1)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

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按规定,

文武群臣候朝时,只能站在门内和门南,东西对面而立,而不允许"背阙

'(背向北)或"面阙'(面对北)。当官员们升迁、调任或是获罪恩免时,都

要到这里向门北的崇政殿叩谢天恩。

(2)崇政殿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开,每边5个。从北

至南,东边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

边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办公

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进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的集结之处。他们之间

的主要区分之处是左右翼王是从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从事军事的。

这种建筑形式是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体制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八旗制度是政治、军事合二为一的组织形式,是当时国家制度的基本组成

部分。皇帝对国家的治理主要通过八旗来实现,遇有重要事情必需与八旗

旗主商议 打算,可见八旗在清入关前国家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沈阳故宫中路建筑

沈阳故宫中路建筑自成体系,共有三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门、

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

称式的附属建筑。这些建筑虽然保持了满意的建筑特色,但受汉族传统文

化的影响非常明显,是汉满等多民族建筑艺术的融汇,并真实的记录了皇

太极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1、第一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南有大清门,北有崇政殿,东有飞龙阁,东七间楼,西

有翔凤阁,西七间楼。飞龙阁、翔凤阁都是二层,为五间硬山式建筑,里

面陈设着乾隆东巡时带到沈阳故宫的乐器。

(1)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

当时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按规定,

文武群臣候朝时,只能站在门内和门南,东西对面而立,而不允许"背阙

'(背向北)或"面阙'(面对北)。当官员们升迁、调任或是获罪恩免时,都

要到这里向门北的崇政殿叩谢天恩。

(2)崇政殿

凤凰楼,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原名

叫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清入关后用以存放帝王画像、

行乐图及清初皇帝玉玺。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

改成今名。

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

是大清朝国力强盛的福气是从东方盛京而来,表达了清代皇帝对先祖创业

之地的顶礼膜拜。下层的门洞是连接台上台下的通道,凤凰楼既是后宫的

大门,又是当时盛京城的最高建筑,所以有"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

称,并被列为盛京八大景之一。

3、第三进院落

第三进院落,南起凤凰楼,北至清宁宫,东西各有二宫,是一组典型

的北方四合院建筑,这里是皇太极的后宫,为皇太极和后妃们的住宅。

整个后宫建在高台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

反映了满族的传统和习惯。满族先人曾是一个以游猎为主的山地民族,常

年生活在山林之中,渐渐形成了代代则高而居、把山寨首领的住宅建在地

势最高处的生活习惯。因此,沈阳虽地处平原,但仍用人工堆砌高台,在

高台上建寝宫。

另外,清入关前,后金政权始终处于烽火硝烟的战乱年月,满族作为

一个弱小民族在其进展过程中受到的威逼,使他们不论在心里上还是现实

中都必需时刻保持警惕,而后宫建在高处,随时可以登高远眺,起到防备

作用。

(1)清宁宫

清宁宫,原名"正宫',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是沈阳故宫最具满意住宅

特色的建筑。

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庄文皇后博尔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寝宫分

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就在南炕

"无疾端坐而终',终年52岁,后葬于昭陵。东侧其次间的北窗下设两口

大锅,南宫门旁设一口锅,是祭祀时煮肉和烧炕用的。

西侧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是帝后日

常隐居及会见、宴请亲眷的厅堂。

西四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作为宫内进行萨满教祭祀的"

神堂'。萨满教是一种以信奉"万物有灵'为特点的原始宗教,也是过去满

意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信仰习俗。

(2)索伦杆

索伦杆在清宁宫正门前的庭院南端,满族人称之为"神杆'。木杆下方

上圆,底部镶有石座,顶端安有锡斗,全部用红漆涂染。它是满族人用来

祭天的,祭天时在锡斗里放上五谷杂粮或猪杂碎,以敬乌鸦。这反映了满

意萨满教的灵禽崇拜观念。

(3)东西配宫

清宁宫两侧的东西配宫,都是皇太极和妃子们的居住之所。东配宫有

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每宫5间,建筑风格与清宁

宫相同,只是体谅和装饰等级略低。

四宫中以永福宫最为闻名,崇德三年(1638年),清世祖福临就诞生在

永福宫。崇德八年(1643年),6岁的福临走出了永福宫开头了皇帝的生涯。

其次年,清军入关,福临成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第一个皇帝。

(4)烟囱

这个平地而起的烟囱,是沈阳故宫里唯一的一个烟囱。它不是附建于

山墙之上,而是在离墙不远的地方建起,似乎一座小塔。当年设计这个烟

囱时,颇费一番心思,工匠们将宫内的地下挖空修成地沟,上面盖方砖,

叫火地,又在室外修有烧火的灶门,所以宫内即取了暖,又不受烟熏,由

此可以充分体会到满意建筑的精妙之处。

宫内把这种挖有地下火道的房子称之为暖阁,清宁宫的冬暖阁就是这

种结构。由于皇宫只有这一个烟囱,所以皇太极下旨,盛京城内全部烟囱

都不得高于它,这就叫大清朝一统天下,这里取的是"统'的谐音。

三、沈阳故宫西路建筑

沈阳故宫西路建筑,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时的需要而增设的一组建筑,

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为西路建筑中

的主体建筑,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特地

保藏乾隆时期编纂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也是全国存放《四库全书》

的闻名阁楼之一。

阁名是乾隆皇帝钦定的,因其位于"祖宗发祥之地'盛京,所以取"溯

源求本'之意,命名为文溯阁。《四库全书》共7部,其中1部当年就存

放在文溯阁,后因战备考虑将其移交到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文溯阁也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从外面看是重檐2层,从里面看

则是3层,明显带有江南建筑的风格样式。与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

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中是独一无二的。

依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着以水

克火之意。此外,文溯阁的全部门窗都漆为绿色,外檐彩画也已蓝绿白相

间的冷色调为主,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给人以古雅清爽之感。

阁内还悬有乾隆手书的对联"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控大本,礼乐

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

文溯阁东有方形碑亭1座,内立石碑一块。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写的《御

制文溯阁碑记》,背面刻有乾隆撰写的《宋孝宗论》。碑文具体记录了建

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保藏状况。

文溯阁后为仰熙斋,是皇帝读书之所。阁前宫门外有嘉荫堂,左右有

出廊,南面有戏台,是乾隆、嘉庆时期皇帝东巡赏戏的场所。

各位游客伴侣,今日的巡游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

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07:0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39950620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沈阳故宫导游词英文版.pdf

标签:建筑   沈阳   故宫   八旗   皇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