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项目进度表怎么做)
龙源期刊网
炼“文题”促思画“题眼”解意
作者:张李梦伊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8年第19期
摘要:“文题”是读者对于文本的初印象,是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的直接窗
口,是通往作者心灵的一条捷径,也往往是整篇文章的主旋律。在日常教学的课堂中,引导学
生真正读懂文本是课堂之根本。要想理解文本,就必须立足于对文本“文题”与“题眼”的炼、
思、画、解,借由浅及深的课堂层次,将课堂内容化繁为简。
关键词:文题;题眼;促思;解意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70-1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曾提及:“文章的题目,题为额,目为眼,是最体现神采的地
方。”[1]文题,交代的是文本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题眼就是文章内容的聚焦点
(或辐射点),记叙描写的着眼点,议论抒情的触发点。[2]一个文题中往往存在一个或多个
题眼,这些题眼的存在,它可以是教师设计教学问题的抓手,可以是课堂中激发学生产生发散
型思维的因素,也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作者写作的意图,在课堂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现今的中学课堂教学中,文题已然成为了一种最主要的课堂导入方式。大部分的课堂,
教师均会选择从文题切入,如《甜甜的泥土》围绕“为什么泥土是‘甜甜的’”,《天上的街市》
围绕“‘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蓝蓝的威尼斯》围绕“为什么是‘蓝蓝的’”,《都市精灵》中围
绕“‘都市精灵’指什么”等等。从这可以看出文题中的题眼已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课堂,成为帮
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的一种方式。但这仍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教师对于文题的一问带
过,“题眼”的单一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时更会忽略文题背后所存在的意义。
下面笔者就以《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为例谈谈如何运用“文题”与“题眼”来解读文本,把握情
感。
一、炼文题,思形象
《我们家的男子汉》这一文题属于偏正结构,修饰语后的名词便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
我设计引导学生读文题,学生就可以快速判断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男子汉”这一人物
形象。于是笔者炼文题为“男子汉”,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文中的男子汉指的是谁?他的年
纪多大?”“在本文中,作者除了称呼他‘男子汉’,还称呼他为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男子汉的
人物形象,在感知的同时促发他们的思考,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男子汉?男子汉又与作者所写
的男人、男孩子有何区别?此处文题充分发挥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设置悬念,激起读者阅读
兴趣等作用。
二、画题眼,析人物
龙源期刊网
接由上述的思考,笔者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文题进行替换,分别提出“我们将文题
改为‘我们家的男孩子’、‘我们家的男人’,可不可以?”等问题,用替换标题的形式再次促发学
生的思考,由此使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想要细读文本,找寻课文中这位“男子汉”的表现,找寻
“男孩子”及“男人”的表现。在此,文题发挥了它作为全文线索,贯穿全文的作用。
三、炼文题,悟成长
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本篇课文在结构上与以往学过的其他文章有所不同,即小标
题。读小标题,画题眼分别为“食物”“父亲”“独立”“眼泪”“沉着”。炼小标题,使学生们更深一
步地理解,男孩子是他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一面,男人只是一个中性词语,是从性别和年
龄上而言的,而男子汉代表着拥有独立自主、勇敢、坚强、沉着等等的品质。这三者都指的是
姐姐家的孩子,是这个孩子身上不同面的体现,作者最想肯定他作为“男子汉”的一面。在充分
了解男子汉的性格特征之后,笔者再次做出引导,“文中一共有5个片段,这5个片段可以调
换顺序吗?”学生隐约感知不可调换,促发他们再次思考,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过
程,这5个片段暗含了成长顺序。作者的5个片段更是符合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
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通过对小标题的打乱
调换,让学生体悟到一个成长中的生命。于此,文题发挥了它理清全文脉络的作用。
四、画题眼,解情感
5个片段,多个事件的解读,学生们理解了“男子汉”一词背后的意义。文题是内容与情感
的统一体现,偏正短语的中心语是内容的解读,那么前面的修饰语也一定存在着情感的传递。
画题眼“我们家的”,笔者设计两个学生活动来解读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其一是通过反复品
读。学生会发现,“我们家的”体现的是作者对这个男孩子的喜爱疼爱,对这位小“男子汉”的肯
定与自豪,欣慰与欣赏。其二便是改文题,“文题可以是‘男子汉’吗?”因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
样说:“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地长吧。”从中学生们会体会出这课文中的另一股“味”便是作者提
出的希望,希望天下的每一位“男子汉”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自己家的“男子汉”到“天下的
每一位男子汉”,教育意义深刻。文眼,又发挥了它揭示文章主旨,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文题对于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这
篇课题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有两个,如果“题目是主谓结构的,题眼多是谓语部分。课题是
动宾结构的,课题中动词即是题眼。课题是介词结构的,题眼常常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课题
是联合结构的,题眼是连结词性‘和’及‘与’。题目是一个词的,题眼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身或它
象征的意义。题目是完整句子的,一般表示动作的词或是谓语部分是题眼。”不同的文题,有
不同的题眼。老师可以根据文题的结构教会学会如何对文题的提炼,精简文题,抓关键词作出
合乎情理的疑问,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关注度。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1]何少华.从文题入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
学,2015(02).
[2]姜兴娟.题眼与文本的关联.甘肃教育,2015(12).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03:4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278672618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炼“文题”促思画“题眼”解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炼“文题”促思画“题眼”解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