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屠呦呦的事迹)
庾信《哀江南赋序》原文|译文|赏析
《哀江南赋序》是中国南北朝骈文、赋体文学的最高成就者庾信
最出名的代表作,此赋用来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
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
前因后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哀江南赋序》原文
南北朝:庾信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
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
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
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
有著书,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
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
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
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
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
闻!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
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
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
棘矜都,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
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
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
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
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公元548年十月(梁太清二年),大盗篡国,金陵沦陷。我于是逃入
荒谷,这时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泥途炭火。不想后来奉命由
江陵出使西魏,却有去无归。可叹梁朝的中兴之道,竟消亡于承圣三
年。我的心情遭遇,正如率部在都城亭内痛哭三日的罗宪,又如被囚
于别馆三年的叔孙婼。按照天理,岁星循环事情当能好转,而梁的灭
亡却物极不反了。傅燮临危只悲叹身世,无处求生;袁安居安常念及王
室,自然落泪。以往桓君山的有志于事业,杜元凯的生平意趣,都有
著作自叙流传至今。以潘岳的文彩而始述家风,陆机的辞赋而先陈世
德。我庾信刚到头发斑白之岁,即遭遇国家丧乱,流亡远方异域,直
到如今暮年。想起《燕歌》所咏的远别,悲伤难忍;与故国遗老相会,
哭都嫌晚。想当初自己原想象南山玄豹畏雨那样藏而远害,却忽然被
任命出使西魏,如同申包胥到了秦庭。以后又想象伯夷、叔齐那样逃
至海滨躲避做官,结果却不得不失节仕周,终于食了周粟。如同孔嵩
道宿下亭的旅途漂泊,梁鸿寄寓高桥的羁旅孤独。美妙的楚歌不是取
乐的良方,清薄的鲁酒也失去了忘忧的作用。我只能追述往事,作成
此赋,暂且用来记录肺腑之言。其中不乏有关自身的危苦之辞,但以
悲哀国事为主。
我年已高而归途遥远,这是什么人间世道啊!冯异将军一去,大树
即见飘零。荆轲壮士不回,寒风倍感萧瑟。我怀着蔺相如持璧睨柱之
志,却不料为不守信义之徒所欺;又想象毛遂横阶逼迫楚国签约合纵那
样,却手捧珠盘而未能促其定盟。我只能象君子钟仪那样,做一个戴
着南冠的楚囚;象行人季孙那样,留住在西河的别馆了。其悲痛惨烈,
不藏于申包胥求秦出兵时的叩头于地,头破脑碎;也不减于蔡威公国亡
时的痛哭泪尽,继之以血。那故国钓台的移柳,自非困居玉门关的人
可以望见;那华亭的鹤唳,难道是魂断河桥的人再能听到的吗!
孙策在天下分裂为三之时,军队不过五百人;项籍率领江东子弟起
兵,人只有八千。于是就剖分山河,割据天下。哪里有号称百万的义
师,竟一朝卷甲溃败,让作乱者肆意戮杀,如割草摧木一般?长江淮河
失去了水岸的阻挡,军营壁垒缺少了藩篱的坚固,使得那些得逞一时
的作乱者得以暗中勾结,那些持锄耰和棘矜的人得到乘虚而入的机会。
莫不是江南一带的帝王之气,已经在三百年间终止了吗!于此可知并吞
天下,最终不免于秦王子婴在轵道旁投降的灾难;统一车轨和文字,最
终也救不了晋怀、愍二帝被害于平阳的祸患。呜呼!山岳崩塌,既已经
历国家危亡的厄运;春秋更替,必然会有背井离乡的悲哀。天意人事,
真可以令人凄怆伤心的啊!何况又舟船无路,银河不是乘筏驾船所能上
达;风狂道阻,海中的蓬莱仙山也无可以到达的希望。因踬者欲表达自
己的肺腑之言,操劳者须歌咏自己所经历的事。我写此赋,为陆机听
了拍掌而矣,也心甘情愿;张衡见了将轻视它,本是理所当然的。
注释
《哀江南赋》:“哀江南”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
句,梁武帝定都建业,梁元帝定都江陵,二者都属于战国时的楚地,
作者借此语哀悼故国梁朝的覆亡。作品将家世与国史联系起来,将个
人遭遇与民族灾难融汇在一起,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和自身由
南至北的经历,感情深挚动人,风格苍凉雄劲,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
气魄,是中国辞赋史上的名篇巨制。
名家点评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信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
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则
非(徐)陵之所能及矣。张说诗曰:“兰成追宋玉,旧宅偶词人。笔涌江
山气,文骄云雨神。”其推挹甚至。
林纾《春觉斋论文》:子山《哀江南赋》,则不名为赋,当视之
为亡国大夫之血泪。
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庾子山等哀艳之文用典最多其
情文相生之致可涵泳得之,虽篇幅长而绝无堆砌之迹故知堆砌与运用
不同,用典以我为主,能使之入化,堆砌则为其所囿,而滞涩不灵。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读哀江南赋》:古今读《哀江南》赋者
众矣,莫不为其所感,而所感之情,则有浅深之异焉。其所感较深者,
其所通解亦必较多。兰成作赋,用古典以述今事。古事今情,虽不同
物,若于异中求同,同中见异,融会异同,混合古今,别造一同异俱
冥、今古合流之幻觉,斯实文章之绝诣,而作者之能事也。 [1]
钱钟书《谈艺录》:子山词赋,体物浏亮、缘情绮靡之作,若
《春赋》、《七夕赋》、《灯赋》、《对烛赋》、《镜赋》、《鸳鸯
赋》,皆居南朝所为。及夫屈体魏周,赋境大变,惟《象戏》、《马
射》两篇,尚仍旧贯。他如《小园》、《竹杖》、《邛竹杖》、《枯
树》、《伤心》诸赋,无不托物抒情,寄慨遥深,为屈子旁通之流,
非复荀卿直指之遗,而穷态尽妍于《哀江南赋》。早作多事白描,晚
制善运故实,明丽中出苍浑,绮缛中有流转;穷然后工,老而更成,洵
非虚说。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01:0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182513029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庾信《哀江南赋序》原文译文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庾信《哀江南赋序》原文译文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