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狗的语言)
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分析
◎傅厚春
*
摘 要: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辽宁省高校毕业生为
样本,选取1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问卷2000份。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差异化明显。诸多毕业生
存在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不了解,对当前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具体情况不熟悉,对自身择业、就业的定位不准确等
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而提出了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需加强高校毕业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感教
育,营造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社会环境和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扶持力度等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毕业生;就业意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明确指出,大力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1]
观。乡村振兴战略无疑为广大毕业生求职提供了大量就业岗
位。农村发展转型升级,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
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大趋势,这必将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提供
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更宽阔的就业空间。在这种就业大环境下,
高校毕业生转身向农,深入农村寻求就业机会,大力投身乡
村振兴战略,在农村中实现就业创业,可以有效地缓解高校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年轻力量。
(三)为高校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不应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应成
为广大毕业生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
途径。高校毕业生应扎根农村大地,厚植爱国情怀,把自身
理想目标的实现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在乡村振兴的
伟大战略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新技术、
新知识和新文化的掌舵人,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将直接推动
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毕业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
先进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为农村现
代化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得以实现,人生价值得以彰显,充分展示了当代高校大学生
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就业压力
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受
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探索高校毕业生农
村就业意愿既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也能
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投身
基层建设,成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创造者和生力军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
一、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现
实意义
(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
大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村脱贫的
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
才队伍的支撑。鼓励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提升广大毕业生
农村就业意愿,将青春奉献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不仅有利
于增强农村现代化经济发展速度,还能创新农村产业经济发
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高校毕业生作为最
活跃的人力资源组成部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能有效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为打造
“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和人才支撑。
(二)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攀
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58.53万人,
比2018年增加5.22万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
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阻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难
题,裁员和缓招不可避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
二、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文献回顾
借助CNKI学术统计,本研究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
以“篇名”为检索条件,输入“乡村振兴”字段,命中文献
23015篇。其中,期刊类文献17559篇(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共计31篇),报纸类文献4329篇,硕士论文663篇,
国内会议类文献375篇,学术辑刊类文献131篇。由此可见,
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尤其是党的十九大
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日益成为广大学
者的研究热点。2017年以来,研究成果数量猛增,达到672
篇。2018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出现大幅度激增,达到8814篇,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乡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18YJC710062)。
- 125 -
比例达到26.32%。2019年10184篇,截至目前,2020年预
测值达到12660篇。国内学界关于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研
究给予了持续的关注。详见图1。
图1 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检索结果
输入“乡村振兴”字段并含“大学生”或“就业”等字
段进行高级检索,通过对所得文献进行无效筛选,最终获得
文献205篇。基于科学化、系统性地计量可视化分析的研究
方法对以上文献研究样本进行数值分析与数据梳理发现,学
术界给予乡村振兴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及影响
因素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例如钟云华、
刘姗(2019)基于推拉理论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文章指出,性别、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等个体特征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有一定的影
响。中共党员、家庭处于中层以下社会阶层的男性大学毕业
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更强。
[2]
林奇清、鄢奋(2020)对乡
村振兴背景下福建省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意愿
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新型职业农民
的意愿主要受到国家农业政策、预期收入、社会偏见等因素
的影响。
[3]
刘亦晴、梁雁茹(2019)对乡村振兴战略视野
下大学生乡村服务意愿开展了调查研究。文章指出,大学生
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系统认知。性别因素、就业困难认知程
度对大学生下乡助力农村发展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4]
这些
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设计
1.问卷编写。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笔者自编了《乡村振
兴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调查问卷》。经过采访相
关领域专家和深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学
生代表,多次对调查问卷进行修订。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真实
可靠,选取沈阳市和大连市8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预测,
并征求相关毕业生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以期形成最终的
调查问卷。正式问卷包含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
变量,农村就业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等,共计30道题。本次
问卷调查全部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增加了调查的时效
性和准确性。旨在通过本次调查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视角下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以及影响因素,为如何提升高校毕
业生农村就业意愿提供对策与建议。
2.样本特征。本次调查问卷以辽宁省高校作为样本。
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15所。这些高校既包括985、211
层次高校,也包括一般省属高校和专科学校。共计发放问卷
2000份。最终,回收问卷1920份,除去无效问卷,获得有
- 126 -
效问卷1892份,有效率为94.6%。样本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统计(N=1892)
内容名称人数百分比(%)
男90447.8
性别
女98852.2
大一44323.4
大二45223.9
年级
大三48625.7
大四51127.0
城市89547.3
生源地
农村99752.7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差
异化明显。总体上来看,选择“愿意长期扎根农村搞建设”
的学生仅有285人,占15.06%;选择“愿意短期到农村进
行过渡性就业”的学生有859人,占45.4%;选择“暂时没
考虑”的学生有534人,占28.22%;选择“从来没考虑”
的学生有214人,占11.31%。从性别因素来看,男学生农
村就业意愿要明显高于女学生。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年级
的学生选择去农村的就业的意愿最高,大三年级的学生选择
选择去农村的就业的意愿最低。从生源地来看,农村籍学生
去农村就业的意愿明显高于城市籍学生。
调查中还发现,当前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量的因
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发展空间。
一些毕业生认为当前农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大学生选择去农村就业受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重视,发展空
间巨大。因此,愿意扎根基层,到农村就业。还有一些毕业
生认为,农村生活条件差,农民辛苦劳作社会地位低,对于
大学生来说无用武之地。因此,这些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
三、提升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建议与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很多毕业生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不
了解,对当前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具体情况不熟悉,对
自身择业、就业的定位不准确。很多大学毕业生无论是选择
就业还是创业,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要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的缺乏与不
足。在实证调查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与对策,旨
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
(一)加强高校毕业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同感教育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村的落后有着深刻的
历史原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由于农村的牺牲换来了
现代工业的大发展。针对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相
对滞后的态势,高校应进一步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充分了
解农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了解农村建设与发展在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当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争夺民族独立的伟
大征程中,农村作为革命根据地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贡献了
巨大的力量。广大农民用自己的献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独
立和民族的尊严。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服务和智力支持。其次,给予毕业生适当的物质奖励。鼓励
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于到农村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发放一定额
度的创业项目补贴基金,享受国家相关的自主创业待遇。鼓
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专门开发适用于农村基层就业创业人员的
只有实现了全体农民的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只有让全
体农民摆脱了贫困,才是真正的脱贫致富。教育要回归社会
公益事业的属性,要加大对广大农林院校的教育财政支出。
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国情、乡情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农村
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真正了解国家在“三农”工作中的相关
政策,改变毕业生对农村的传统观念和落后看法,加强对乡
村振兴政策的认同感,懂得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增加
学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乡村
振兴战略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积极投身到美丽乡村的伟大建
设事业中去。
(二)营造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社会环境
为了激励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就业,到乡村创业,必
须营造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制
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通过颁发制定相
应的政策法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各省还可以因
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本省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比如大学生可以
申请休学进行创业活动,学校对其保留学籍直至返回校园继
续学习。高校还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适当调整课程设
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走进农村,走进农业的社会实践机会,
掌握和了解农村生产技能,成长为具有全面素质的综合型人
才。二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大环境。通过在全社会宣传乡
村战略的实施对于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
的重要作用,厚植大学生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美好中国的情
怀,鼓励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进而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和生产技术匮乏的根本问题。社会
各级党团组织大力开展宣传表彰活动,创新和丰富宣传的载
体和途径,加大对乡村创业的优秀典型案例和先进个人的表
彰力度,使广大毕业生意识到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也可以大
展宏图。比如,长沙理工大学的三下乡菜菜农业团队就被各
大媒体争相报道。他们自己开发“菜菜农业”微信小程序进
行爱心义卖活动,助力农民增收,并且开创了“一村一街道”
的精准对接模式,为精准扶贫和实现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三)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扶持力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普遍认为到农村就业,工
资要更低,条件要更艰苦,发展空间也不大。他们更愿意到
城市去实现发挥自己的价值。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被选拔到农
村基层工作,但是服务期满后,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离开。
因此,若想要使广大高校毕业生能留得住、干得好,必须要
加强对他们在农村就业的扶持力度。首先,高校应给予去农
村就业的大学生更多的技术支持。通过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科
研管理机制,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服
务网络,为广大毕业生农村就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
金融产品等。由政府牵头,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为毕
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和就业政策培训,解决广大毕业生不了解
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技术的后顾之忧。为高校毕业生实
现农村就业架起桥梁。第三,给予表现突出的毕业生一定的
精神鼓励。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项目的有效开展招
募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加入了基层乡村建设的队伍中
来。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有效地填充了基层乡村的人才队伍
建设,为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民生问题做出了巨大
贡献。国家要鼓励大学生回农村担任村干部,完善大学生村
官及公务员的选拔与培养机制,放宽大学生参加选聘的条件。
在这支队伍当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人物事迹。社会要对这些
感人的扶贫事迹加以宣传报道,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高
校可以邀请毕业生回母校开展巡讲,为在校生树立良好的示
范榜样,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5]
新时代,鼓励高校毕业生义无反顾地加入乡村战略的实施当
中,投身基层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
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需要广大毕业生
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深入农村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
民族最伟大的复兴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2]钟云华,刘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就业
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视角[J].高等教育
研究,2019(08):88-97.
[3]林奇清,鄢奋.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农专业大学生入职
新型职业农民意愿分析——基于福建省非农专业大学生的调
查数据[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94-101.
[4]刘亦晴,梁雁茹.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大学生乡村服
务意愿的调查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94-98.
[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5-1.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 127 -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9:5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9971061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