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作文600字叙事)
小学苏轼的古诗
对于苏轼的诗歌,在小学的教学中大家还记得哪些吗?接下来店
铺搜集了小学苏轼的古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小学苏轼的古诗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
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
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
这一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
“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
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
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
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
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
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
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
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苏轼的高明之处正在于
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因为在苏轼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
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
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
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
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
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
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
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
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
“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
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
秉性。
小学苏轼的古诗2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一
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
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
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
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赏析: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
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
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
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
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
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
扉。这一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
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
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
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
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
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
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
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
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
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
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
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
镜里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
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
自伤衰老之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
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应该说,这
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
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
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小学苏轼的古诗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
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
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
观者清。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
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
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
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的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
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
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
态的庐山风景。
后面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
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
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
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
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
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
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和李白《望庐
山瀑布》同样著名。但是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
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
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一首绝句的
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
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
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
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
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
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
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
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
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
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
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
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
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
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
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
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
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
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苏轼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
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
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
广为传诵的警句。
小学苏轼的古诗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
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
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赏析:
在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
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
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
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
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
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
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
迷人的神韵。
这一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
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
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
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
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
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
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
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
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
“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
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一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
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一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
光彩,也表达了苏轼喜爱西湖。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8:4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954862617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苏轼的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苏轼的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