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

更新时间:2024-03-30 16:37:2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外贸术语)

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

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

作者:刘馨玥

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1期

内容摘要:卡夫卡于1914年创作了中篇小说《在流放地》,小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本文基于王宏印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阐述的文学翻译批评方法,比较研究李文俊和王炳

钧的译本,分析二者译文特色,以期为译本比较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译本比较 在流放地 卡夫卡

国内翻译卡夫卡作品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最初译介卡夫卡作品的译者主要是高等

院校和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的研究者,包括叶廷芳、李文俊、张荣昌、董光熙、曹庸、钱满

素、袁华清、韩瑞祥、任卫东和谢莹莹等。其中,李文俊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卡夫卡作品的翻

译在其翻译工作初期颇具代表性,他翻译了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变形记》《判决》《在

流放地》《乡村医生》等,为卡夫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做出了贡献。1966年李文俊根

据1955年版Penguin Books的英文版转译了《在流放地》及其他几篇小说,由作家出版社以

《审判及其它》为名出版,1987年重版。此外,198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外国文

学译丛》,199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小说选》,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卡

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也收有李文俊版本的《在流放地》。李文俊在国内学界认可度高,是最早

翻译并引入卡夫卡作品的学者,这对李译版本读者接受度高,引起很大反响起到了一定影响。

李文俊的译文由其从事德语翻译的妻子张佩芬女士参照德文版校订,然而作为英美文学译者,

李文俊在原文的把握上仍稍有弱势。王炳钧从事多年德语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能够接近原著。

他曾在《外国文学》和《文学与文化阐释学》上发表《在流放地》相关文章,对小说内涵进行

了深刻探究。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王炳钧版本的

《在流放地》。

王宏印多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翻译理论届颇有影响,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翻译实践和

教学经验。因此他能结合理论批评和鉴赏,将文学批评建设的经验运用到文学翻译批评的建设

中,推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建设。

一.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方法概述

王宏印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提出的翻译批评方法大致如下:首先要研读原作。译

文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之上,因而在进行翻译批评时首先要对原作有所了解,在了解原作的过程

中需注意版类、题材、文风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等。其次要研读译作。这一过程包括分析译文

语言(例如是否自然流畅、是何种风格)和翻译手法(特别要关注作品风格是否与翻译手法相

适应),另外还需关注译者是否达到了既定翻译目标。在此基础上与原文作比较,对译文进行

效果评价(例如译作是否体现原文效果、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原作内涵和感染力)和价值判断

(例如译文是否存在误译、语言平庸不自然、译者创造性强以致译文与原文差距大等问题,以

此来评价译文质量)。以下对李文俊和王炳钧译文的对比研究则是基于这套批评方法。

二.原作分析

《在流放地》(In der Strafkolonie,1919)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一部中篇小说。该小说充满暴力意味和仪式感,

延续了卡夫卡一贯的荒诞风格和超现实主义特色。《在流放地》具有深刻的现实指涉性,和对

未来的预见性(例如战争、集中营对人的摧残和迫害)。小说诠释了异化促使机器成为专制暴

力统治的恐怖血腥工具,在机器的暴力统治下,人作为弱者存在。小说以一种“局外人”(受邀

参观的旅行家)的视角进行阐述,语言简洁朴素却极富表现力,象征意义强且暗含讽刺意味,

故事情节独特夸张而富有强烈的荒诞色彩,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引发读者深思。如

何将原作的表达效果和复杂而深刻的内涵体现在译作中,极大地考验了译者的翻译技巧。小说

中的一些名词(如"der Zeichner","der Verurteilte")和卡夫卡自创的复合词(如

"wundbeschrieben","Forschungsreinden"),如何根据语境和译文的表达效果的需要,准确翻

译这些词语也是译者在翻译表达上面临的挑战。

三.译本比较分析

李译偏重汉语表达,多用归化翻译策略,表达具有口语化、方言化特色,例如将

"Schlauheit"译为“刁滑”,译文生动有趣,更贴近读者。这是李译本影响广,在读者中评价高的

重要原因之一。但作为英美文学译者,李文俊对德语原文把握不够准确,难免出现一些错译、

误译的情况,例如“流放地的房屋都颓败不堪,连司令官宫殿式的总部也不例外”就误解了原文

表达的“除了司令官的建筑,流放地其他房屋都破败不堪”之意。部分句式表达繁琐,读来不够

自然流畅,例如将"alles in sich vereinigt"译为“一身什么都兼”;"hatte das Ohr zum Offizier

geneigt"译为“一直让自己的耳朵朝着某人”;"keine Zeit zu verlieren"译为“时间已经紧迫

了”;"zoegerte er einen Atemzug lang"译为“迟疑了足足有抽一口气的时间”。此外,李译好用成语

和较为生僻的词语,例如将"befangen"译为“拘囿”;将"Stille"译为“阒寂”;将"ine Berechnung ist

sorgfaeltig"譯为“掂斤播两地算计”;将"Ersatz"译为“权宜之计”。

王译倾向德语表达,多用异化翻译策略,语言优雅庄重,有失亲切。部分句式表达拘泥

于德语结构,读来略显拗口。但总体上确保了用词的准确,同时通过对长句进行合理拆分,表

达简洁流畅。

另外,两位译者所处文化时期不同也对译文的表达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李文俊生于

1930年,当时国内正处于抗战时期,与《在流放地》创作时期同样动荡不安;王炳钧生于1955

年,虽然当时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还较为低下,但社会状况较解放前有很大改善。经历了战乱的

李文俊对小说中恐怖血腥的氛围和“杀人机器”的冰冷残酷有着更为深刻的把握,并将其融入译

文中。例如在描写军官受刑的场景时,李文俊将"stechen"译为“乱戳乱刺”,将"Das Blut floss in

hundert Stroemen"译为“血流成了一百道小河”,较王译中的“刺扎”、“血从身体成百个孔里涌

出”更为震撼,令人不寒而栗。

下面笔者选取一些典例以佐分析。

(1)原文:Mit einer Art schlaefriger Beharrlichkeit richtete er die Blicke immer dorthin,

wohin der Offizier gerade zeigte, und als dier jetzt vom Reinden mit einer Frage unterbrochen

wurde, sah auch er, ebenso wie der Offizier den Reinden an.

李译:他一面发困,一面还是死死地盯着军官手指指向的地方,每逢旅行家提出问题打

断了军官的话,他也和军官一样向四处张望。

王译:军官指向哪儿,他就困倦地打起精神,把目光投向哪儿,这时,军官被旅行者的

问题打断了,他也和军官一样看着旅行者。

李译版本该处的翻译出现了两处明显误译。首先,"als"意为“当......时”,动作仅发生一次;

根据上文也可看出,此处是旅行家首次向军官提问,因此不应译作“每逢”。其次,"er sah an

den Reinden"意为“他看着旅行家”,而非“四处张望”。另外,李译中“死死地盯着”更能传达原

文"Beharrlichkeit"之意,也更生动地刻画了被判决者对旅行家和军官对话的强烈好奇,相比之

下王译“困倦地打起精神”则缺少这种意味,且读来不够通顺。

(2)原文:Dass die Einrichtung der Kolonie so in sich geschlosn ist, dass in

Nachfolger, und habe er taund neue Plaene im Kopf, wenigstens waehrend vieler Jahre nichts

von dem Alten wird aendern koennen.

李译:我们这些他的朋友们甚至在他死以前就相信,流放地的机构已经十全十美,即使

继任者脑子里有一千套新计划也会发现,至少在好多年里,他连一个小地方也无法改变。

王译:我们,他的朋友们,在他逝世的时候就已知道,流放地的设施是自成一体的,他

的继任者即便能想出上千个新规划,至少许多年内不可能对现有的设施有丝毫改变。

此处军官正向旅行者夸耀老司令官的“杰作”,透露出了军官的自豪感。王译总体上承袭了

原文的结构,尊重原文的语言形式,表达上简洁清晰,准确地将原文涵义传达给读者。对照原

文可以发现,李文俊将"wisn"译为“相信”,将"bei inem Tod"译成了“在他死以前”,均属误

译。"wisn"意为“知道,清楚”,"bei"意为“在......时”,这样的错译会给读者造成误导。另外,

李文俊的译文不仅未将原文中"von dem Alten"译出,也显得累赘拗口。王炳钧将"von dem

Alten"处理为“现有的设施”,与上下文承接良好,读来自然流畅。此外,"wenigstens"意为“至

少、最少”,李译的“一个小地方”显得粗略随意,王译的“丝毫”则更为妥帖恰当,也更能传达

出原文所表现的军官的洋洋得意。

(3)原文:Andere Gerichte koennen dien Grundsatz nicht befolgen, denn sie sind

vielkoepfig und haben auch hoehere Gerichte ueber sich.

李译:别的法庭不能遵照这个原则,因为他们那里意见不一致,而且还有高级法庭的监

督。

王译:别的法庭可能不一定遵守这一准则,因为他们由许多人组成,而且他们之上还有

别的高级法庭。

此处李文俊未能将原文中"koennen"所表达的主观推测译出,而是直接译为“不能遵照这个

原则”,属于误译;王炳钧译为“可能不一定遵守这一准则”虽显累赘,但译出了“可能”,更为准

确。另外,此处也是李译偏重汉语表达,多采用意译,而王译偏重德语表达,多采用直译的一

个典例。"vielkoepfig"意为“人数多的,多人组成的”,而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比起流放地的独

裁,人数众多则易造成意见不合;"haben auch hoehere Gerichte ueber sich"直译即“其上还有高级

法庭”,而上下级法庭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李文俊此处意译的处理以及合理增词“监督”较

王译更为妥帖合理。

(4)原文: Wird der zerrisne als Beweisstueck verlangt, der neue kommt erst in zehn

Tagen, ist dann aber von schlechterer Sorte und taugt nicht ich aber in der Zwischenzeit

ohne Riemen die Maschine betreiben soll,darum kuemmert sich niemand.

李譯:他们竟要把断了的旧皮带拿去作证,而新皮带呢,要过十天才发下来,而且东西

很次,根本不是什么好货色。可是机器没有皮带我又怎能工作呢,这件事就没人管了。

王译:还得把断了的拿去作证,新皮带十天以后才能发下来,而且质量更差,不禁用。

至于我在此期间没有皮带怎样让机器运转,这就没人操心了。

此处军官正向旅行家抱怨新司令官克扣维护机器正常运转所需的材料。李译通过适当增

词(如“竟要”、“东西很次,根本不是什么好货色”),传达出了原文中军官的不满情绪,口语

体风格也使译文更鲜活生动。而王译虽与原文逐词对应,却因受到德语结构的影响,最后一句

处理没有李译流畅自然,略显拗口。

(5)原文:Der Reinde haette an iner Stelle nicht anders gehandelt.

李译:如果易地而处,旅行家也不会走别的路。

王译:假若旅行者处在他的位置上,也会这样做的。

这一句李译存在典型的翻译腔问题,译文偏离了原文涵义,与上下文衔接不自然,让读

者摸不着头脑;王译则通过意译,将"nicht anders gehandelt"译作“也会这样做”,在确保表意正确

的前提下使表达简洁明了,读来没有严重的翻译痕迹。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限于此,大约雷同,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文中"Verurteilte"一词的翻译,二人做了不同处理,表达效果也不同。

李文俊将其译作“犯人”,王炳钧则译作“被判决者”。无论是从词义本身,还是放眼全文逻辑,

译作“犯人”都是不合理的。通读原文不难发现"Verurteilte"所犯“罪行”并不确凿,只是少尉的一

面之词,"Verurteilte"本人甚至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为自己申辩的权利,完全处于被动

地位。从表达效果上来看,“被判决者”比“犯人”更能体现这场暴行的荒谬无理。由此可见,译

作“被判决者”更贴切。

四.结语

经典文本的解讀从来不是单一的,它们在译介的过程中总是被不断地重译、复译。不同

译者对原文的阐释不同,各自惯用的翻译策略也不同。由于种种原因,李文俊和王炳钧呈现出

的译文风格大相径庭。作为英美文学译介者,李文俊在译卡夫卡时对原文把握有劣势,译文不

够严谨,多处表达繁琐不流畅。但其译文生动有趣。王炳钧与之相比有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优

势,用词更准确;王炳钧还对原文内涵进行了深刻剖析,与原文表达效果和风格相吻合,因而

更能贴近原文。

参考文献

[1]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2]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胡志明.《在流放地》的审美品格和思想价值[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6(04):72-77.

[4]Kafka Franz,Gesammelte Werke, Herausgegeben von Max Brod. Taschenbuchausgabe in

sieben Baendern, Frankfurt am Main,1983.

[5]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6]卡夫卡著.乡村医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德语系)

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6:3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87848177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pdf

上一篇:老君山介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翻译   表达   原文   流放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