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三传)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刍议诗词的教化功能
413113 湖南省沅江市阳罗洲镇普丰中学
周卫平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把诗教引为学生必修的六门主科之
一,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历代教育家也十分重
视诗教。可以说,以诗育人,对促进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
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我们在开展《诗词入校活动的研究》课题研
究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应充分发挥诗词教学的“立德、启智、怡情”
的教化功能,将诗词教学与学校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以此完
善学生的心灵世界。
一、诗教---陶冶学生品德的仙丹
德为人之本。司马光说:“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优秀的
道德品质对人的一生起着统帅的作用,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方向,
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中华诗词经典是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它将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等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艺术化,以诗词曲赋的形式记载下来,其本身就包含
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教育内容。
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
慨,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一览众山小”,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油然而生;周敦颐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表达自已洁身自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范仲
淹登岳阳楼,观“巴陵胜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直抒“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圣人以诗教荡涤其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浊心”,我们应引导学生去体会那种俯仰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陶冶
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系列活动中,我发挥自己语文教师
的优势,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诗作,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学习活
动。屈原的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低吟;顾炎
武的一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呼;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一首“孩
子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终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皆青山”
的抒怀;人民的好总理的一首“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立志;岳飞的“待从头,收拾
旧山河,朝天阙”的爱国豪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报国之慨,杜甫的“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爱国情
态……我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感悟、去交流,诗人的人品和诗情激
荡着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被诗人、伟人的爱
国热忱、献身精神所感染、所激励,一颗颗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在纯
真的心灵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座右铭。以
诗词为德育载体,宛如春风化雨,于“润物细无声”的不自觉中让学
生受到深远的影响。
二、诗教---启迪学生智慧的风帆
古今中外优秀诗人的创作实践都昭示着一种共识:诗中最集中、最
凝练、最精美地体现着人类原创性思维的智慧.诗,可以说是人类的原
创语言.意大利学者维珂说:“一切艺术都起源于诗.”
诗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特点.诗性思维的原创性,突出表现了直觉
的一面.中外学者都承认诗人的灵感,这是某种原创性思维的顿悟,即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直觉思维在经验和想象基础上对事物的把握.刘勰在《文心雕龙.神
思》中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这就是诗性
直觉思维状态.
原创性思维对人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爱因斯坦
认为,直觉是科学创造的先决条件.世界的进步说明,一切发明莫不是
先从直觉的想象开始的.古希腊神话中有达罗斯父子的飞行,今天则
有多种飞行器上天;李白有“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梦想,今天则有登月
及太空之旅的成功.无数事实证明:杰出的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共有
一种原创性思维活动的“智力空间”.诗教,正是诗教最有利于开发和
利用这种“智力空间”,为原创性思维能力的培育提供可靠的、有效
的、易于普及的途径.也就是说,诗教,尤其是校园诗教,可以使处在人
生最佳脑力开发阶段的孩子们,在快乐和激动中接受对他们原创性思
维能力的开发.撑起启迪智慧的风帆,让我们的民族,聪明而有智慧的
迎接未来,这正是身处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时代的中国人刻不容缓的
固本之举.
诗关乎情,亦关乎智。诗可以用形象生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
刻的道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
头万木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诗句清晰明朗地
表述事物变化发展的原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说明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
同的结果,形象地诠释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哲理。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诗之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把逻辑推理与意象转换相结合,产生
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顿悟妙境。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非常注重
学生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其一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
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我在执教《古
诗·山水篇》时,引导生活在巴山蜀水间的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践,
唤起内心视象,全方位地调动感官,将诗中的人、事、物变成可以“看
到”、“闻到”、“感触到”的客观世界的种种景象,想象诗中各种
景物所组成的美好画面,然后启发学生用美好的文字描述自己的内心
感受,达到“情之于中,形之于声”,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
验。
其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诗歌中的意象极为丰富,甚至同一
意象有着不同的感情抒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研究性学习的素
材。以最常见的“水”为例,我引导学生收集与“水”有关的诗句进
行辨析,在合作探究中,学生能够发现李白笔下的“水”多气势磅礴,
一泻千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尺,惟尽长江天际
流”;王维笔下的“水”多清新秀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勃笔下的“水”,大气深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些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开启了他们的智慧,也给了他们全新的
创造性阅读体验。在学生创造性地阅读诗词中,在学生“独特体验”
的形成和深化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最有效地积累,习惯方法
得以最有效地习得,心智和精神得以最有效地充实。
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诗教---催化学生美育的摇篮
审美活动是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也是通过艺术形象来把
握现实的活动.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获得精神解放.并使社会得到
改造.从审美活动的视角来看诗教;无疑更进一步证明诗教在社会进
步和人类自身的精神解放中有独特的作用.因此,诗教---审美---育
人,既是历史的昭示,又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前瞻意义.我国古代美育,
主要通过诗教和乐教来实现;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则涵盖了
诗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社交价值和情感价值.因此,也可以说它正
是民族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经解》所传孔子的话:“入其国,
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固然是儒家检验诗
教功效的标尺,但如“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以及“壮志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所表现出来的刚毅豪迈,也是诗
教功效的尺子.无论如何,以“仁爱”为基础的“诗可以群”导致的祥
和、谦让、诚信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备受珍视而习见,成为人
际和谐之美的重要准则,也可以成为社会稳定的凝聚力.民族美育的
好传统---诗教,应当是切实可行的.
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说到底是情感教育。文学教育重感性,重
直觉,重形象思维,情感是生命的源泉。就人的培养说,离开情感的
熏陶、生命激情的张扬,就不会有灵性、创造力,也不会有信仰、人
格;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智育。在语文教学的传统中,审
美教育一直若隐若现的存在着。孔子最早提出通过诗教进行审美教
育,影响深远。《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提出:“诵
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和审美情趣”。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5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要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使
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这些情感”,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就是诗人“情
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体验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得到心
灵的陶冶。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领略大丈夫“济
天下”的万丈豪情;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理解
人类的奉献精神;从“悠然见南山”“海上明月共潮生”中感受人与
自然的和谐与共生。
作为文字艺术的诗歌总是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着一定
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内
容是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比如,陶渊明的诗作独爱傲霜的菊花,
陆游的诗作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的诗画
偏爱青竹,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
在诗人笔下,梧桐的多情,丁香的忧愁;白杨的洒脱,杨柳的缠绵;
牡丹的富贵,荷花的脱俗;凤凰的高贵,杜鹃的悲凉,这些物象、情
感与诗歌的语言融合在一起,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弥补自己审美的
缺失,而当学生完成了审美体验过程后,他们所得到的收获是空前的。
当今的审美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
美创造的能力。诗教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在人的更加丰富而微妙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活动中,去拨动那能引
起审美感应的琴弦,是要把审美怡情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引
导学生认识人生内容的丰富和体验情感世界的多姿多彩。
6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诗歌是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学习诗歌能够培养学生的人
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完善学生的健
康心态,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境界。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
君子”,让我们引领学生去鉴赏传统文化瑰宝,汲取精神营养,完善
心灵世界,让我们的学生诗意地栖息在这个美好的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3.《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电话:
作者
7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3:04: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75062302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刍议诗词的教化功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刍议诗词的教化功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