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六国论苏轼)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奶牛围产期十种常见疾病及预防
沙里金 王义仁 邬纯鸿 王世鹏 刘峰源
(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
奶牛围产期为产前21天至产后21天。由于分娩、泌乳等多种因素应激,导致这个时期
奶牛的免疫降低,发病率升高。这一时期的常见病为乳房水肿、乳头末端损伤、难产、产道
裂伤及产后感染、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子宫炎、乳房炎、蹄叶炎、肥胖牛综合症、第四胃
变位等,同时,流产及死胎、阴道脱、子宫脱、产前产后截瘫、酮病、乳房坏疽等不常见的
疾病。
以上疾病轻者会影响母牛的健康,导致产奶量降低、繁殖延迟,重者可危及生命。而且
这些疾病不仅消耗大量药品,兽医的时间,而且治愈率低,甚至导致淘汰和死亡,给养牛业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奶牛围产期的疾病,预防重于治疗。下面对奶牛围产期多
发疾病的预防进行介绍。
1乳房水肿
乳房水肿多发生在分娩前后。肥胖、乳房下垂或产量较高的奶牛发病率较高。该病病因
主要是怀孕奶牛干奶期钾离子、钠离子总摄取量过高、低蛋白血症等。同时,有观点认为,
干奶期和泌乳早期饲喂超量的谷物,可以促使发生本病。临近分娩的母牛乳房轻度水肿属于
正常生理现象,产后10天左右即可消失。病理性水肿可能会持续数月,严重的乳房水肿会
影响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乳房水肿可能会导致机器挤奶后,乳头乳池仍存留大量的奶,增
加乳房炎的发病率。同时,乳房过度膨胀会导致奶牛起卧、行走困难。
预防:干奶后期禁喂食盐。同时,控制奶牛干奶期营养状况,调整粗料和精料比例,
使母牛在产前达到3.5分膘情,防止奶牛过瘦或过肥。
2乳头末端损伤
乳头末端损伤最易发生在乳房下垂的牛身上,可能是牛自己同侧后肢的趾或悬蹄造成,
或是由于临近牛踢踩乳头造成的,也有舔咬自己乳头造成的。挤奶机压力增加和过度挤奶也
会导致发病。挤奶员护理不当可加重病情。由于气候干燥,北方冬季该病发病率较高。患病
牛乳头软组织肿胀,有痛感,严重时乳头弥漫性肿胀、出血。母牛反感或拒绝挤奶,导致挤
奶不完全,极易诱发乳房炎。
预防:为奶牛提供宽敞的休息环境,避免过于拥挤。在冬季运动场铺垫秸秆,注意保暖。
同时,应注意保持合适的挤奶机压力。一旦发生该病,挤奶员应注意加强护理,机器挤奶后
进行人工挤奶。
3难产
难产是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果不进行人工助产,母体不能或难于排出胎儿的产科
疾病。难产属危急病症,必须及时的正确助产,否则可危急母子生命。难产可继发产道损伤、
产后感染、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破裂、子宫炎、膀胱破裂、产后截瘫等疾病。难产的
直接原因主要有胎儿性难产(胎儿过大、胎位或胎势异常、双胎、畸形胎等原因造成的难产)、
产道性难产(子宫颈开张不全、阴道及阴门狭窄、子宫扭转等引起的难产)、产力性难产(怀
孕奶牛产前激素分泌失调、体弱、患病等原因造成分娩时收缩、努责无力)。
预防:尽量保持胎儿出生重是初产胎儿40公斤左右,经产胎儿45公斤左右,初产牛
文档源自网络 下载后及时删除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适龄配种在15月龄以上,控制怀孕后期精饲料喂量,避免因胎儿相对和绝对过大发生难产。
同时,不要过早的干扰母牛的正常生产,给母牛创造一个安静、卫生、宽敞的分娩环境,尽
量让母牛自然分娩。
4产道裂伤和产后感染
产道裂伤主要是因为胎儿过大或助产时间过早所致。产道裂伤容易引起阴道炎,阴门
炎,子宫炎,败血症等产后感染。轻者影响母牛的健康,产奶减少,发情、配种延迟,严重
的感染可引发急性死亡,或转为慢性炎症。病牛逐渐消瘦,久配不孕而被淘汰。
预防:初配母牛应尽量选择体形较小的公牛精液;产犊时,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不
要急于助产;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严格消毒,助产时,可向产道涂布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
一旦发生产道裂伤,可在患处涂布抗生素,如果发生严重裂伤时,应进行缝合、止血、注射
抗生素全身治疗,控制感染,加速伤口愈合。
5产后瘫痪(生产瘫痪)
产后瘫痪多发生于产后0—3天营养较好、奶产量较高的经产牛,产后12—48小时内
多发。病牛表现特征是低血钙、卧地不起、四肢瘫痪、呈睡眠状态,反应迟钝,触摸皮肤发
凉,脉搏快而弱,掀起尾巴无抗力,严重的知觉丧失。病情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50%
以上的病牛可在12—48内死亡。
预防:1)产前两周饲喂低钙(60克以下),高磷的饲料,产后恢复正常饲喂,根据产
奶量适当增加大钙、磷饲喂量;2)分娩后两小时第一次挤奶,以2—3公斤为宜,以后每次
挤奶量逐渐增加,三天后恢复正常挤奶;3)产后预测可能要发病的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4)对瘫痪病牛每天至少两次翻身,防止长时间自身压迫造成肢体麻痹,防止治愈后仍然不
能站立的情况。
6胎衣不下
在奶牛,胎衣不下或胎盘滞留是一种产后常见疾病。胎衣应在正常分娩后8h内排出。
因此,胎衣超过8-12h不下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正常健康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
3%-12%之间,平均为7%,而异常分娩的(如剖腹产、难产、流产、早产)母牛和感染布
鲁氏杆菌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不但引起产奶量下
降,还可以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全价日粮,增加干奶期奶牛的活动量,
保证奶牛膘情适中;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助产时注意卫和生消毒,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产后让母牛舔食胎儿身上的羊水或马上给母牛注射催产素、饮服温热红糖麸皮水等,促进胎
衣尽快排出。
7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难产、流
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产道裂伤和产后母牛抗力下降,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另外环
境卫生不良,配种、治疗时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母牛患有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时子宫内膜
炎明显增加。病牛表现弓背、努责、不断从阴门流出各种异常分泄物,食欲减退,产奶量下
降,机体消瘦,发情、配种延迟,或久配不孕。部分子宫炎病牛引起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等
全身症状。
文档源自网络 下载后及时删除
精品文档 值得下载
预防:1)注意接助产时的卫生和消毒,避免产道损伤,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2)配种、
治疗时严格按规程操作,减少或防止人为感染;3)定期防疫,及时处理有关子宫炎发生的
一些传染性病牛。
8乳房坏疽
乳房坏疽是由腐败、坏死性微生物引起的乳房炎,或是乳房炎的并发症。腐败菌、梭菌
或坏死杆菌自乳头管或乳房皮肤损伤处感染时主要途径。病牛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反
刍停止、呻吟、极度痛苦、卧地不起等败血症症状。病初乳房肿大,乳头乳区局部呈紫红色,
触诊硬而疼痛,很快失去知觉、变凉、挤出的乳汁呈酱油颜色(暗红血水样),有的有气体
从乳孔中排出,后肢及阴门皮下有时也发生气性肿胀。虽然经过用大剂量抗生素等药物突击
性治疗,全身症状得到控制,但病牛往往并发关节炎、子宫炎,机体极度消瘦,患病乳区发
生坏死、破溃、不断向外界排出坏死组织和病菌污染环境传染它牛。
预防:定期环境消毒。发现本病应隔离治疗,经过2—3天突击性治疗无明显好转的尽
早淘汰,并对所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9脂肪肝(肥胖母牛综合症、分娩综合症)
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正常含量5%时,称为脂
肪肝。发病原因有奶牛产奶前停奶时间过长,干奶期饲喂精饲料过多;一些疾病继发,如前
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真胃变位、骨软症、生产瘫痪等等。患牛开始时表现为食欲减退或
废绝,精神呆滞,行动迟缓,步态强拘,奶量降低至无奶。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对干奶期奶牛,减少精料饲喂量,防止母牛产前过肥。分娩后,
增加优质干草投给量,注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因产后泌乳等造成的能量负平衡。
另外,适当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活动量,保证日粮中含有充足的钴、碘、磷、烟酸、氯化胆
碱等物质。
10蹄叶炎
奶牛采食过高能量饲料,优质干草采食不足或缺乏,使奶牛处于慢性酸中毒的状态是
蹄叶炎发生的原因。子宫炎、乳房炎、肺炎等作为原发病,导致内毒素或其他介质产生增加,
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病牛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躺卧时间延长、蹄壁过度生长、变形、
食欲减退、步态强拘、四肢跛行明显等。
预防:严格控制精饲料喂量,供给充足的优质干草,定期修蹄。及时治疗子宫炎、乳房
炎、肺炎等疾病,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以及尽量减少各种应激性因素等。
参考文献
[1] 肖定汉.牛病防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
[2] 张幼成.奶牛疾病.农业出版社.北京:1991.
[3] 赵兴绪.兽医产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6.
[4] 齐长明.奶牛疾病研究诊疗专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2004.
[5] 威廉-C-雷布汉.奶牛疾病学.北京:1999.
[6] 小泽祯一郎.提高牛奶产量20%的日本双轨饲养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3.
文档源自网络 下载后及时删除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1:14: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68451177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奶牛围产期十种常见疾病及预防 精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奶牛围产期十种常见疾病及预防 精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