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关于桥的对联)
部编版语文名著阅读《说文解字》习题(含答案)
综合探究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汉字的构造可以简括为“六书”,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一般认
为是造字法。名号虽异,实质相同:汉字表意,以象形为基础。
(1)请在下面空格处写出与图片对应的象形字。
(2)请仿照示例,解释会意字“杳”的本义。
【示例】杲:从日,从木。日在木上,表示天已大亮。本义:明亮的样子。
杳: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 羊
(2)从“木”,从“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本义:昏暗。
(3)佳木秀而繁阴 /望之蔚然而深秀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象形字。
根据示例所给的字,可以归纳,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
最古老的字体。根据①的形状可知,这字的形状像流动的水,所以此字为
“水”。②根据前面示例的牛字的图形,可以猜测,此字的最上面像“羊”
的两个弯曲的羊角,故此字为“羊”。
(2)本题考查根据字形推知字义。
根据示例中的解释,“杲”,“日”在“木”上是天亮,可以猜测“日”
在“木”下,应该就是天黑了,所以“杳”的本义,应该是昏暗的意思。
根据示例填写即可。
2.【说文解字】为进一步了解汉字文化,你和小福进行了探究,请将表格补
充完整。
【答案】
①一只手握着笔,上面加竹字头,表示笔杆由竹子制成。②画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探究。
分析“筆”字的结构,上面是“⺮”,下面是“聿”。根据“聿”是“一
只手握着笔的样子”的解说,可解释“筆”字为:一只手握着笔,上面加
竹字头,表示笔杆由竹子制成。
“畫”字,上面为“聿”,一只手握着笔;下面为“田”和“一”,表示田地的边界。
可知“畫”字义谓一只手握着笔,标出田地界限,即画线,可此可推测“畫”
字读音,简体字写作“画”。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奇妙
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
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
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
活动。你也来一试身手吧!
(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
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
这个字的本义是:
(2)汉字之美,美在字形,更美在表意,我们可以根据汉字字源理解字意。
请你辨“即”字,完成下面表格。
【答案】(1)书写:采。本义: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
采摘果实和叶子。意思是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2)陶渊明 桃花源记 接
近、靠近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演变的理解与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如下: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后又发展出了行书和草书。观察题目中给
出的三种字体可知,上半部分是一个手,下半部分是一个木。它表达的意思是
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是叶子。这也是这个字的本义。所以这应是一个“采”
字,然后规范书写到田字格中即可。
(2)本题考查汉字的理解和探究。根据积累可知,“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出
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句意是: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
“可望而不可即”指可以望到但无法接近。形容看似可以到达而实际上很难达
到或不能接近。“即”意思是“接近、靠近”。
4.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下面各题。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
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
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
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
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
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
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2)文文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答案】
(1)C 解析:“江”“河”是形声字。故选 C。
(2)A. 山 B. 水 C. 木 D.叶
四、简答题
5.《说文解字》有什么特点?
6.秦以后的书体演变越来越实用,越来越简易,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
解。
【答案】
5.①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箍文“古文”。
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③书中每字都有说
解,来源于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
6.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汉初还有草书,从隶
书变化,更为简便。汉末“隶圆变为扁方,这是汉朝隶书的标准。魏晋之际,
变为“正书”。晋代也称为“楷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了唐代,又渐渐变
长了。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行书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
最为适用。现在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一方面却提倡民间的“简笔
字”,这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0:3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66289302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名著阅读《说文解字》习题(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名著阅读《说文解字》习题(含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