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标准)

更新时间:2024-03-30 10:01:2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浙大信电)

隧道监控量测(标准)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工区 编号:JSJD-**

单位工程

交底内容

***隧道

***隧道出口监控量测技

术交底

施工里程

接底部门

(架子队)

DK8****~DK****

架子队施工人员

***隧道出口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一、工程地质特性

隧道位于陇西系内旋带,构造相对简单。隧道洞身通过第四系上更新统砂质黄土与上第三系

泥岩及华力西期花岗岩;泥岩与花岗岩呈不整合接触,未发现有大的构造形迹。隧道通过地区属

黄土高原,地表覆盖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系砂质黄土,基岩仅在冲沟陡坎处出露。下浮基岩为第三

系泥岩,根据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构造等条件,隧道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黄土孔隙

裂隙和基岩裂隙水。黄土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上更新统砂质黄土中,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

***隧道围岩分级表

1

2

3

4

5

6

7

8

段 落

DK**8+040~+150

DK**8+150~+300

长度

(m)

110

150

围岩分

土石名称及特征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砂质黄土、土体较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测试精

常用量测仪器 适用情况

初期支护完成后观察喷层表面裂隙

现场观察

及其发展、渗水、变形等

水准仪、钢挂尺或全

站仪

收敛计、全站仪

水准仪、全站仪

0.1mm

0.1mm

0.1mm 隧道浅埋段

适用情况

软弱变形段

膨胀性

岩段

滑坡、下穿段或临近建筑物

DK**8+300~DK**9+376 1006

DK**9+376~+531

DK**9+531~+632

DK**9+632~+662

DK**9+662~+670

DK**9+670~+687

155

101

30

8

17

二、监控量测项目

1

监控量测项

洞内、外观察

2

3

4

拱顶下沉

净空变化

地表沉降

隧道洞身

监控量测项目表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1

2

3

围岩内部位移

隧道隆起

爆破震动

常用量测仪器

多点位移计

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

震动传感器、记录仪

4

5

孔隙水压力

水量

水压计

三角堰、流量计

饱和黄土段

可能出现涌水地段

三、基础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点布置

1.隧道洞口段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25m布设一个断面,结合本隧道设计图纸,

其沉降观测点布设里程为DK**9+687、DK**9+662、DK**9+644。

2.DK**9+644段位于基础处理与不处理分界段,此里程桩设置时左右各布置一个断面。

3.洞身段范围内Ⅳ级围岩每隔300m、Ⅴ级围岩每隔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4.隧道两个相向施工贯通面处两侧各布置一个断面。

5.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高于沟槽盖板0.3m处设一对沉降

观测点。

四、监控量测频率

隧道必测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根据测点距离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率确定。如有出现异常情

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按位移速率确定的量测频率

位移速率(mm/d) 量测频率

>5

1~5

0.5~1

0.2~0.5

< 0.2

2次/d

1次/d

1次/2d

1次/3d

1次/7d

按距开挖面的距离确定的量测频率

监控量 量测频率

断面距开挖距离(

(0~1)B

m)

2次/d

(1~2)B

(2~5)B

>5B

1次/d

1次/(2d~3d)

1次/7d

B—隧道开挖宽度

五、监控量测人员及仪器

1.***隧道监控量测人员有甲、乙、丙

2.监控量测仪器采用莱卡TCR402全站仪一套、苏光DSZ2水准仪一套、收敛计一套

六、监控量测断面设置原则:

1.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由于隧道洞口处于浅埋段,隧道地表沉降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点和隧道内测点

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下表的要求布置。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2B<H

0

<2.5B

B<H

0

<2B

H

0

<2B

注:H。—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m)

20~50

10~20

5~10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本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

围应不小于28m,本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共计设置2处,桩号为DK**9+642、DK**9+632。其测点

布置如下图所示。

2~5m

B

地表沉降横向布置图

2.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

必测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Ⅴ~Ⅵ

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下表所示

地段

一般地段

开挖方法

台阶法

三台阶临时仰拱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H

量测断面间距(m)

≤5

≤10

30~50

特殊地段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

斜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

斜测线

三台阶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六、监控量测方法

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

化和施工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加量测的项目和内容。

1.洞内外观察

1.1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内容包括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作面稳定状态、

围岩变形等,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填写开挖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

岩级别判定卡。对已施工区段的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工

作状态。

1.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

边坡及仰坡的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

1.3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

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观察。

2.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2.1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应在同一断面进行,并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当地质条件

复杂,下沉量大或偏压明显时,除量测拱顶下沉外,尚应量测拱腰下沉及基底量。

2.2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

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2.3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

准基点建立联系。

2.4量测应选择精度适当、性能可靠,使用及携带方便的仪器,仪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

标定。

3.地表下沉量测

3.1横断面方向应在隧道中心及两侧2~5m处设地表下沉量测点,每个断面设7~11个测点。

3.2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衬砌结

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3.3地表下沉量测宜与洞内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在同一横断面内。

4.选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必测项目反馈信息的结果确定,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必须是

在同一观测时间、同组观测人员使用同一设备仪器进行。

七、注意事项:

1.水平收敛采用收敛计量测时,测点采用焊接或钻孔预埋,当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采

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

种。

2.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或全站仪进行,在隧道拱顶轴线附近通过焊接和钻孔预

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控量测基点进行联测。

3.监控量测使用作业台架、高空升降车、升降梯等必须安设牢固,作业操作人员操作时必

须系带安全防护用品。

八、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与反馈

1.监控量测数据整理取得后,应及时进行校对和整理,绘制量测数据时态曲线和距开挖面

关系图。

2.量测数据分析一般采用散点图和回归分析方法,信息反馈应以位移反馈为主,以推算最

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曲线图出现反弯点,即位移出现反常的急聚增加现象,

表明围岩和支护呈不稳定状态,应及时加强支护,必要时停止掘进,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根据位移变化速率判断围岩状况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下列条件:隧道周边变形速度有明

显变缓趋势,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

4.测量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或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提出,以便修改支护参数。

5.在测得足够数据后,要及时将量测数据绘制成散点图,然后根据散点图得分布形状,选择

合适得函数,对量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即可求得时态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回归曲线可以预测

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或建筑物的稳定状态,及时进行监控量测信息

反馈。

根据量测的结果,回归分析采用的回归函数有:

控制曲线

回归曲线

散点图

时间(t)

0

图1.16-3 回归分析时态曲线示意图

U=Alg(1+t)+B U=t/(A+Bt)

U=Ae-B/t U=A(e-Bt-e-Bt0)

U=A/[1/(1+Bt0)2-1/(1+Bt)2] U=Alg[(B+t)/(B+t0)]

以上各式中:U----位移值(或应力值)

A、B-----回归函数

t-----测点的观测时间

6、本隧道监控量测断面起点以DK**9+662,洞口Ⅴ级段量测断面间距5m,Ⅳ级围岩段断面间

距10m,围岩分级见本交底前面围岩分级表,施工中具体布设位置按里程及围岩级别统计。

编 制 人

接受交底人

审 查 人 交底日期

隧道监控量测(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10:0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6408261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隧道监控量测(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隧道监控量测(标准).pdf

标签:隧道   量测   监控   测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