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4-03-30 08:50:3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从一到十的成语)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

导读:《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

景交融。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

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

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翻译二: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

的凉意。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

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两句写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亲友——当月亮从海上升起来的时候,我和亲人天各一

方,相隔遥远,各自在天涯的一地,共看这一轮明月。前句写景,点明“望月”,后句由

景入情,转入“怀远”。意境雄浑阔大,风格浑成自然,乃有名的佳句。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①怜:爱怜。②满:满屋月光。③披衣:披衣出屋。④觉露滋:露生觉湿。有露浓湿

衣之意。

这两句是说,月夜怀远,思绪萦绕,灭烛沉思,只见月光十分可爱。惹得人思情更

深,睡意全消,索性披衣起身,步出屋外,望月而又望远。伫立良久,不觉夜已深沉,露

水将衣服都打湿了。两句诗蕴含深沉的怀远之情,细微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的实情实

景,手法巧妙,意韵传神。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①不堪:不能。

②盈手:满手。

③寝:寝室、卧房。此指就寝。

④佳期:相聚欢娱的时候。

这两句是因望月而引发对亲人的思念——月光虽美,却不能满手捧着送给亲人;不如

回卧室睡觉,作一个和亲人团聚的梦。构思奇妙,情感深挚,意境幽清,余韵悠长。

【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

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

无穷。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习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

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

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

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

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

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句中一“生”字,

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

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

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

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

夜不得入眠。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

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

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

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

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

感。“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

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

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

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

“披衣”,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

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

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

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

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

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

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

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

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

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

“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

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

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在朝中任宰相。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

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

长史以后,同《感遇十二首》应该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

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

《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

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30 08:5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759836302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翻译及赏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思念   月光   诗人   披衣   亲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