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我们玩)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11篇)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1
好的教育,教人求真、向善,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始终以
健康快乐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情。这样的教育,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
让每个在其周边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温暖、体会到教育的温度对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方华先生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展现了自己长期以来对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在
字里行间折射出自己对教育的温度的追求与渴望。
方华说:“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会有温度,才能称为为
了孩子的教育,才不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场。”
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依据这些规律因材施教,让孩子得
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和成长,这样的话语我们平时都在说,甚至都成了一种“职业术语”,达
到了朗朗上口的地步。问题是,当我们在说这些的时候,是否认真思考过,我们真的了解
孩子的生长规律吗,我们是按照规律来实施教育的吗?
方华在书中讲述了一个孩子画画的故事。孩子通过笔、纸、墨等材料绘画的过程,实
际上就是把自己内心对外界的看法给表达出来的过程。绘画作品呈献给我们的,可能是线
条、色彩、人物与景色等的构图,但其背后承载着的是孩子的思维,是他自己对世界的认
识。
方华的好友平时喜爱画画,也经常教孩子们画画。这位朋友的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让
孩子们在一起玩,给孩子们提供纸和笔,让他们随意绘画和表达,孩子们在画画的过程中
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每个人拿笔的姿势不一样、对一件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他
们之间就会有讨论、有争执,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指点……这样的教学方式看起来比较费事,
效率比较低,孩子在一段时间里也不会有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出来,但每一件事情孩子都
有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尝试发现一些路走不通,再去选择其他的路径,这样的试探、
实践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是这样一点点地积累,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的。
这位老师的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给孩子设定统一的标准和模板,让孩子尽最大
可能是表达自己的内心,也借此去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很赞同这位老师观点:
“孩子画画首先是因为好奇,好奇自己能画出不同的画。其次是出于自豪,自豪自己能画
出独一无二的画。最后是展示,展示自己脑海中的人、景、物、色彩、形状。”因此,当我
们看到孩子画的黑太阳、竖着长的眼睛,两个嘴巴、水往高处流的河、没有轮子的火车、
长在地上的苹果时,请不要嘲笑他们,也不要去帮助和教育他们,因为和不仅仅是画,里
面还有故事,有他们的梦想和创造。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孩子小的时候,陪伴他去上绘画课的情境。孩子学的是国画,在初
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很有兴趣的。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之后,老师就开始让孩子
们临摹了,隔上两三周的时间,教师就会在课堂上展示出一幅作品,让孩子们“比葫芦画
瓢”,画的好的作品还会帮助裱出来,以此来让孩子获得一种成就感。在老师的“启迪”下,
我在家里陪着孩子画画,也常常会要求孩子临摹的要越像越好,至于孩子内心的思考,他
的创造性的表达方式等,都会受到批评和制止。时间长了,孩子感觉到这不是自己在画画,
是在实现老师和家长的意图,绘画的热情也就降低了。
对孩子来说,教育的温度,就体现在对孩子的尊重上,但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非常不
容易的。成人虽然是从童年走过来的,但一旦成人之后就很容易忘记过去,很喜欢从成人
本文发布于:2024-03-29 12:5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68781761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11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11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