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万夫不当)
第14卷第1期
Vo1.14.№01
宜宾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2014年1月
January,2014
谢、申两姓重要起源地考述
谷 津
(信阳博物馆,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周宣王时期,申伯在南阳唐河县境内建立的诸侯国,史称南申。后楚国伐申,申国并没有灭亡,而是于公元前688年左右迁都于
今信阳平昌关的谢城,谓东申,直到公元前585年左右东申亡于强楚。南申与东申灭亡后,申人或以申为姓,或以国都“谢城”之谢为
姓。作为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中国的国都,信阳与南阳同为谢、申两姓的重要起源地。这一点也被历史地理学和在信阳一带
的考古发现证明。
关键词:信阳;南阳;古中国;谢姓;申姓
中图分类号:K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14】O1—0061—03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t Origin of Surname Xie and Surname Shen
GU Jin
(Xinyang Museum,Xinyang 464000,China)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King Xuan of Zhou,the Vassal state that earl shen established in Tanghe County,Nan—
yang,was known as the Southern Shen.Later,when the state of Chu iiaunched the war against Shen,Shen state did
not perish,instead it moved the captail to Xieeheng located in Pingchang Pass,Xinyang at around 688 BC,known as
the Easthern Shen.It was not until 585 BC that Shen state was subjugated by the powerful Chu state.After the de—
struction of Southern Shen and Easthern Shen,the Shen people were either surnamed Shen or surnamed after the cap-
ital city of Xie.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uthern Shen and the capital of the Eastern Shen respectively,both Xin—
yang and Nanyang are the important origins of surnames Xie and Shen,which has also been proved by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Xinyang.
Key words:Xinyang;Nanyang;ancient Shen state;surname Xie;surname Shen
豫南地区的信阳、南阳是多种姓氏的起源地。
其中就包括谢和申两大姓,谢姓人口目前在中国姓
氏中排第二十四位,申姓排一百二十三位。两者相
加共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八三。在中国姓氏中
中国大部分姓氏的起源是多元的,即不止一个
起源。谢姓和申姓也如此,但谢姓与申姓的主流都
来自于炎帝后裔建立的古申国,本文将谢、申两姓并
书也正在于此。关于谢姓,目前主要有来源于炎帝
属于比较大的姓。谢姓名人在古代有谓}安、谢玄、谢
灵运等,在近现代有谢觉哉、谢婉莹(冰心)、民进党
前主席谢长廷等。申姓名人在古代有申包胥、申不
害,现代有奥运冠军申雪等。谢姓、申姓现在海内外
均有分布,谢、申两姓人口众多,但不管在哪里,他们
的根都在古申国,在中原地区的信阳与南阳。
收稿日期:201l一05—0'7
后裔建立的申国、黄帝后裔建立的谢国与古鲜卑族
的丁零部(后称高车部)、周宣王姬静四个来源¨J,但
谢姓最主要的一支来源于炎帝后裔所建的古东申国
和古南申国。申姓则来主要源于三“申”与申吕,即
西申(都城在陕西眉县)、东申(都称在信阳)与南申
(都称在南阳)与申吕国一z (今上海西部和苏州)。需
作者简介:谷津(1976一),男,河南信阳人,助理馆员,硕士,主要从事中原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
宜宾学院学报 第14卷
要注意的是,西申和申吕国是申姓的来源之一,但非
谢姓的来源。本文重点讲述的也正是东申与南申,
因为谢、申两姓的主要来源都是东申与南申。南阳
南申的疆域包括今南阳市区、唐河县、桐柏县、信阳
狮’河区、平桥区、罗山县。东申的疆域是南申的一部
分,包括信阳狮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信阳作为南
申国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东申国的国都,是谢姓和申
姓的重要起源地,信阳后来简称申,正来源于曾经是
南申国东土和东申国国都的史实。
一
河南信阳、南阳两地是谢、申两姓的主要起
源地
谢姓的最早来源是黄帝后裔建立的古谢国,后
周宣王灭掉了古谢国,谢国灭亡后,国人以国为姓,
这是谢姓来源的一支,是最古老的一支。谢姓的另
一
支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由鲜卑族
高车部的直勒氏改过来的,祖居古代中国北方包括
西伯利亚在内的广大地区(实际上“鲜卑”和“西伯利
亚”的“西伯”是同一民族语言的不同音译),与我国
的维吾尔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即黄帝后裔淳维创立
之匈奴汗国的丁零部和夏、商、周三代史书的“鬼方”
]
。
谢姓还有一支来源,周宣王姬静曾封其子于洛
阳西南的谢水,后周平王东迁洛邑时,这一部分人被
迫东迁山东,后也以谢为姓。上述三支来源皆非谢
姓的主流,谢姓最主要一支来源于位于今信阳、南阳
一
带的古申国,包括南申(建都南阳)与东申(建都信
阳)。周宣王时,南方楚国极力向北扩张,与北方的
西周王朝发生冲突,为抵御南方楚国的扩张,保卫周
朝的南方疆土,周宣王在古谢国的旧土上建造了谢
邑(在今南阳唐河县,一度迁往南阳宛城区)并封申
伯姜诚,至此,建立申国。后楚国东侵,占领申都谢
城。申国都城谢邑迁到信阳市西北的平昌关,史称
东申。实际上,在申伯姜诚建立南申国前,南阳市和
信阳市并不存在一个申国。在这之前中国境内只有
陕西境内的西申侯国一个申国。而且西申与南申、
后来的东申曾长期并存,后亡于秦国。在“千亩之
战”中,周宣王曾以南申攻打西申,因为同属申人,许
多南申吏士纷纷倒向西申,导致周军大败 。许多
学者研究申国时或忽视了陕西西申的存在,单纯论
述南申与东申;或忽视了信阳东申的存在,单纯论述
南申与西申,笔者以为不可取,史学者应该秉着实事
求是的精神去研究历史,而不应为了某地、某区的利
益而去篡改历史。
南阳南申和信阳东申国国亡后,其国人或以其
都城谢邑之“谢”为姓,或以其国名“申”为姓。东申
和南申的都城都叫“谢邑”。申国国都“谢邑”,信阳
境内有其=,即信阳西北平昌关的谢城和罗山县城
西北的谢城,南阳境内有两个,分别位于唐河县和宛
城区。信阳谢城在南申国时期已经是两座城邑,人
口已有一定规模,绝非如有些著述所述是在申_l圄迁
都信阳时才新建的。周宣王时期曾经沿淮河对东方
的淮夷发动过大规模的征讨,而兴建信阳谢城的目
的正是作为抵御和讨伐东方淮夷的据点,我们从《史
记・周本纪》中对这一时期周王朝与淮夷的战争中
可以看出这一点。信阳谢城的修建时间约在周宣王
时期,即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期间。我们把平昌、
罗山、唐河县、宛城区四个谢城连接起来,正是古申
国统治的中心区域——今信阳平桥区、罗山县,狮河
区、南阳市唐河县、桐柏县和宛城区。就面积来说,
古申国有五成的面积位于今信阳市。就时间上来
说,信阳东申的申都“谢邑”共存在159年,南阳南申
的申都“谢邑”存在133年。信阳与南阳均为谢姓和
申姓的主要起源地。
二谢、申两姓的起源与信阳东申
由于年代久远,关于申国国都向东迁到信阳平
昌关的时间,即南申到东申转变的时间,各方面有一
定争议,但现在得到绝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时间是公
元前688年。《尚书・禹贡》记载申国“介荆豫之间,
芒芒四境,长淮绕于前,岩关峙于后” 5],即指建都于
信阳的东申国,而非南阳南申国,因为南阳南申国都
所在地唐河县、宛城区属于长江流域,既无长淮,也
无所谓“岩关”,而信阳北带淮河,南有古冥厄、直辕、
大遂三关,正符合此条件。有学者曾以此言论证南
申在南阳,显然是对豫南一带地理不熟悉所致。《尚
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与古东申国的年代相隔
并不久远,应该是比较可信的。《汉书》记载“申之疆
域,在冥厄之北,淮水之南” 与此说异曲同工,可证
信阳为古东申国之史实。民国《重修信阳县志》记
载,光绪十八年,信阳明港出土古申伯铜盘,上书“惟
某年月,暨申伯宜子孙……” 此盘后被一位名叫吴
大徵的商人购去。1974年,在信阳长台关公社一座
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临近于东申国都城谢邑的
吕国厘底铭文中记载:“吕哀伯者君” ],此两项发现
都可以证明申国迁都信阳之史实。1979年3月,信
阳市平昌关附近的吴家店出土一批西周时期的青铜
1期 谷津:谢、申两姓重要起源地孝述 63
器,其中一支铜削上铸有文字,铭文为“佳系仲榭子
用”¨ ,证明信阳曾经是申国国都,是“谢人”和“申
人”的活动中心之_,是申、谢两姓的重要起源地,罗
山县城西北的谢城遗址也为此提供了佐证。公元前
525年前后,楚灵王在东申国灭亡后,迁部分东申贵
族、移民于荆,即今天的湖北西北部。1990年4月,
在湖北西北部的郧县,发掘出春秋晚期的一座申人
墓,墓中青铜器自称“申王之孙叔姜” 。墓主人为
表明其为曾为东申国贵族的显赫身份而制作了青铜
器,自称为“申王之孙”,可见,即使在东申国部分贵
族、移民被西迁荆地后,申国的宗庙、祭祀和王统也
曾经长期存在。
关于信阳东申的灭亡时间,目前没有详细的史
料记载,《史记》曾记载楚国以信阳附近申之师救蔡
国(在信阳附近)的最早记录是楚共王六年¨ ,即公
元前585年。因此可推测信阳申国至少在公元前
585年已经灭亡。这一史实的证据之一是信阳长台
关楚墓的墓主人、信阳“申之师”的著名将领左司马
皈,也正生活于公元前585年以后。建都于信阳的东
申国的年限可推断为公元前688年至约公元前585
年,共存在约159年的历史。
有学者称申国亡于公元前684到688年,此处实
指南阳南申势力残余的灭亡时间,而后楚以申之师
参加城濮之战,实指南阳的申之师,因为此时信阳东
申国仍然继续存在,直到公元前585年左右。申国为
周王朝的甥舅之国,与周王室世代联姻,是支持东周
王朝太子宜臼即位的元勋。楚国如完全消灭其政
权、军队,甚至食邑、祭祀,对诸侯和周王室都是没法
交代的。公元前688年以后,作为楚国的附庸国,东
申在信阳市’狮河区、平桥区、罗山一带继续存在了一
百多年的时间。疆域与以前相比大为缩水,包括信
阳狮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西部桐柏、唐河、南阳
之地尽为楚国所有。
关于信阳东申国的性质,笔者认为信阳东申是
楚国附庸国,其存在王统、政权、军队和祭祀。信阳
为东申国所在地是不争的事实。有部分学者撰文否
定信阳为古申国所在区域,称信阳不在古申国范围
内,这完全有悖史实,有悖于和东申国有关的考古发
现成果。南阳南申国灭亡后,申国国都东迁信阳,信
阳作为东申国的国都有长达159年。即便在申国建
都于南阳之时,今信阳市、?师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作
为南申国的东土,其面积、人口也占南申国的五成左
右。南申国灭亡后,东土信阳即有大批臣民以谢、申
为姓。东申国完全灭亡以后,东申国的臣民或以
“申”为姓,或以国都谢邑的“谢”为姓,成为现代谢姓
和申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申伯姜诚于周宣王时期建申国于南阳唐河,史
称南申,后楚国伐申,申国于公元前688年左右迁都
于信阳平昌关,谓东申,东申作为楚之附庸国又存在
了约159年,直到约公元前585年左右亡于强楚。因
此豫南地区的信阳与南阳地区是古谢人与申人的主
要居住地,信阳、南阳两地也是谢、申两姓的主要起
源地。综上所述,不管是丛空间的角度还是时间跨
度上,抑或从历史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全方面
分析,信阳都是谢、申两姓的起源的重要地区。作为
南申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申国的国都,信阳是谢、
申两姓重要起源地的历史,这是任何人抹杀不掉的。
参考文献:
[1]任崇越,王大 中华姓氏谱(谢姓卷)[M].北京:现代出
版社,2002:7—8.
[2]袁义达,邱家儒.中国姓氏大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
社,2002:123—124.
[3](西汉)司马迁.匈奴列传(卷一百一十)[M]//史记.北
京:中华书局,1982.
[4](西汉)司马迁.周本纪(第四)[M]//史记.北京:中华书
局,1982.
[5](民国)顾姬刚.尚书(合订本)[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
版社,1993.
[6](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M]∥地理志(第八上).
北京:中华书局,1974.
[7](民国)陈善同.重修信阳县志(卷四)[M].汉口:洪兴印
书馆,1936.
[8]袁纯富.春秋时期楚灭南阳申国年代考[J].中州今古,1985
(1):11—13.
[9]胡文魁.湖北郧县肖家河春秋古墓[J].考古,1983(4):44
—
48.
[1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六年)[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责任编辑:王露]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22:3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6362242610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谢、申两姓重要起源地考述_图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谢、申两姓重要起源地考述_图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