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剑池之谜

更新时间:2024-03-28 22:20:43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我是一只小小鸟)

虎丘剑池之谜

虎丘剑池之谜

魏鸣 文/摄

苏州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是剑池。从千人石上朝北望去,

“别有洞天”圆洞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每个字的笔画都有

三尺来长,笔力遒劲。据《山志》等书记载,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

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

代万历年间,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所

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指阖闾之墓

的秘密。

进入“别有洞天”圆洞门,顿觉“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

深”,气象为之一变。举目便见两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了一

池绿水。池形狭长,南稍宽而北微窄,模样颇像一口平放着的宝剑,

当阳光斜射水面时,给人以寒光闪闪的感觉,即便是炎夏也会觉得凉

飕飕的。水中照出一道石桥的影子。抬头望去,拱形的石桥高高地飞

悬在半空,此情此景显得十分奇险。石壁上长满苔藓,藤萝野花又像

飘带一样倒挂下来。透过高耸的岩壁仰望塔顶,有如临深渊之感。这

就是名闻中外的古剑池遗址。

剑池广约六十多步,深约二丈,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

唐代李秀卿曾品为“天下第五泉”。

据方志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剑池,

据说还因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作为

殉葬品,同时埋在他的墓里。但《元和郡县志》却记载:“秦皇凿山

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后来

演变而为剑池。总之,剑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吴王墓是否在剑池下

面。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剑池。当时

曾刷洗苔藓,核实剑池东侧岩壁上确有明代长洲、吴县、昆山三县令

吾翕等人以及唐寅、王鏊等人的石刻记事两方,载有明正德七年(1512

年)剑池水干,于池底发现吴王墓门的简单情况。后来又戽干池水,出

清污泥,又见剑池两壁自上到底切削平整,池底也很平坦,没有高低

欹斜现象,显然是由人工开山劈石所凿成。池南有土坝一个,与石壁

三面相连,面积约四只八仙桌大小,低于平时水面三尺,是人工筑成

用作蓄水的。由于池北最狭处,发现一个洞穴和向北延伸约一丈多长

的隧道,可容身材魁梧的人单独出入,举手可摸到顶,从上到下方正

笔直。不难推断,也是人工开凿而成。尽头处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

多隙地,可容四人并立,而无回旋余地。前面有用麻砾石人工琢成的

长方石板四块,一块平铺土中作底座,三块横砌叠放着,好似一大碑

石。每块石板的面积约二尺半高,三尺多宽。第一块已脱位,斜倚在

第二块上。第二块石板门的石质不同于虎丘本山的火成岩,表面平整。

由于长期受池水侵蚀,显露出横斜稀疏的石筋。根据形制分析,这是

一种洞室墓的墓门。剑池是竖穴,南北向,池底的石穴是通路,这和

春秋战国时代的墓制形式是完全相符的。据记载,“阖闾之葬,穿土

为山,积壤为丘,发五郡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运土凿池,四

周广六十里,水深一丈……倾水银为池六尺,黄金珍玉为凫雁。”这样

夸大的描写,虽然不一定可信,但作为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吴王之墓,

建筑规模肯定很大,墓室设计也必然会相当精密和隐蔽。从虎丘后山

由泥土堆成和上述种种迹象分析,剑池很可能是为了掩护呈王墓而设

计开凿的。墓门后面也很可能存在某种秘密。但是吴王墓是否即在其

中,在未经考古发掘证实之前,尚是千古之谜。

虎丘剑池之谜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22:2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6356431757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虎丘剑池之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虎丘剑池之谜.pdf

标签:剑池   虎丘   人工   记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