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更新时间:2024-03-28 14:13:0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写场景的作文)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独企业合并为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根据《企业合并》准则,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由此来确定是采用购买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所以同一控制的判断对企业选用合并方法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的合并时现代企业大中型企业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企业的合并大多

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主要特征是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

多方最终控制,并且该控制不是暂时性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

1) 从最终实施的控制方角度来看,其所能够实施的控制的净资产没有发生变化,即

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2) 由于该类合并一般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交易作价往往存在不公允,很难以双方协

定的价格作为核算基础。

会计处理

按照目前的惯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采用权益结合法来进行会计处理。权益

结合法强调的是投资企业和别投资单位之间的经济实质关系,认为它们在会计上已经构成

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采用权益结合法较少了投资企业利用分配政策操纵利润的机会。

权益结合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权益结合法所要求的分不清购买方的企业合并在现实中很少存在,因为在大多

数情况下,股权交换合并都会有主合并企业,合并后占股东多数的一方支配购并后的企业

实体,即便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进行真正的股权联营,这种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价

更加恰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并非分不清购买方的企业合并,可以认为产生新的经济会计

实体。

其次,权益结合法强调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权益联营的情况,交换中所确定的交换比

率是参照参与合并企业各自净资产公允价值确定的,由此可见,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同采

用现金、其他资产、债务或者股票等对价形式无关,从理论上来讲,权益结合法按照账面

价值反映取得的净资产也是有缺陷的。

再次,权益结合法往往成为企业期末优化业绩的手段。我国合并会计准则规定,权益

结合法下的企业合并,合并的利润表不仅要包括合并后的利润,而且要包括被合并企业合

并前所实现的利润。这样,权益结合法很有可能成为企业期末操纵利润、优化业绩的手段,

企业有可能在年底为了美化企业自身业绩,大规模进行合并,将当年度经营较好的企业利

润带人上市公司报表中,准则虽然对权益结合法进行了规定,但不一定会规定的那么详尽,

并不能完全控制利润操纵行为,只是要求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对于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

前实现的净利润在利润表中,单列一项进行反映,来帮助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但是这种

操纵利润的手段仍然是存在的。

其特点包括:一是合并视为股权联合行为,不涉及资产交易。二是新的计价基础,以

账面价值对被并企业的资产负债计价。三是不论合并发生在会计期间的哪个时点,参与合

并企业自期初至合并日的损益也要包括在合并后企业的利润表中。四是企业合并过程中所

发生的所有相关费用,不论是直接相关费用还是间接相关费用,均计入当期损益。五是如

参与合并企业的会计方法不一致,则应追溯调整,并重编前期财务报表。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14:1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6063813004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pdf

标签:合并   企业   权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