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雨天室内手指操)
2020年第17期现代园艺
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王培军,葛坤
(太原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是离体植物组织培养必须经历的过程。综述了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各时期形态结构
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表明,植物细胞在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形态特征有显著差异,培养基为离体植物组织培养的营养提
供场所,其各成分种类及浓度、渗透压、酸碱度均对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有直接影响。
:离体植物;脱分化;再分化;植物激素
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是离体植物组织培
养必须经历的过程。植物细胞脱分化表现为植物特定
结构的组织由分化状态恢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
态。离体培养的植物经过细胞脱分化,产生结构松散、
无极性的细胞团,这些细胞液泡化程度高,不存在胞间
连丝且不具有细胞壁,通常称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
适宜条件下,经过细胞再分化恢复原有细胞分化的能
力,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
[1]
。
1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的时期
从植物体上分离的组织,经过离体培养,通常经历
3个时期,即诱导期、分裂期、分化期。植物细胞在脱分
化前后发生变化最大的是质体,质体通常在原生质体、
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4种形式间相互转化
[2]
。分裂期
与分化期以原生质体形式存在,例如烟草叶肉细胞脱
分化时,叶绿体转化成原生质体,同时积累一定量的淀
粉,形成淀粉粒,维持细胞质体水平
[3]
。
1.1诱导期即细胞分裂的准备阶段
植物细胞在诱导期内由静止状态进入代谢活化状
态,细胞主要特征表现为细胞质与核糖体增加,核糖体
聚合形成多聚核糖体,RNA随之合成并累积,原生质
流动加速,淀粉消失。Steward等通过对胡萝卜的离体
组织培养发现,诱导期细胞形态和大小均未发生变化。
RNA增加的含量与细胞数目相比,是其8倍,不同植
物诱导期所需时间不同,同种植物但生理状态不同,诱
导期亦不相同。
1.2分裂期是细胞持续分裂的时期
植物细胞在分裂期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变
小,数目和RNA含量增加。细胞核和核仁变大。随着
RNA含量持续增加并达到最高时,细胞核和核仁最
大,此时细胞体积最小,这一时期为细胞分裂高峰期。
1.3分化期是器官发生的时期
植物细胞在分化期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内多种酶
的活性增加,如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
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201801D221321);山
西省重点研发项目(农业领域)(201703D221018-1)。
作者简介:王培军(1979-),男,汉族,山西盂县人,硕士,高级工程
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
物酶等。随着ɑ-淀粉酶活性的增强,使得淀粉大量
累积,为根的生成、芽的分化提供能量。由于RNA聚合
酶活性的增强,加速了RNA和组蛋白的合成,植物细
胞在分化期形态和体积保持稳定,愈伤组织停止增殖,
外观上呈现由分生组织构成的“瘤状结构”,也称为“分
生组织结节”。离体植物组织培养中,“分生组织结节”
是分化期最为显著的特征,也和器官发生有非常密切
的联系。根原基以及芽原基是由瘤状分生组织结节外
围细胞单向极性生长而形成
[4]
。由此可见,离体植物器
官再生必须经过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
化形成根、茎分生组织,最后生成根和芽。
2植物激素是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必
备条件
植物个体发育与植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开放”有直
接关系,不同遗传信息中的“开”“关”决定了合成不同
的蛋白质和酶,而植物激素是控制遗传信息的主要“因
子”。离体植物组织培养中,植物激素必不可少,参与了
植物细胞脱分化、分裂、再分化的全过程,正是由于切
割和外源激素的作用,改变了植物遗传信息,进而改变
了其代谢路线,使之发育成完整个体。
2.1生长素的作用
植物生长素是对细胞分裂的启动最早发生作用的
激素,是离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脱分化形成愈
伤组织不可缺少的激素。科研工作者用14C、32P、3H
标记化合物发现生长素与组蛋白结合,活化部分受阻
遏的基因,恢复转录合成mRNA和转译,进而形成各
种酶和蛋白质。在诱导期阶段,生长素促进细胞开始代
谢活动,原生质流动,RNA累积,核糖体增加。生长素
对细胞膜、乙烯、细胞壁的合成以及各细胞器的功能等
产生影响,如2,4-D对细胞脱分化的启动及分生组织
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2.2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在离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使已脱
分化的细胞或细胞团持续进行有丝分裂,进而得以继
代培养。科研工作者用32P、14C、3H标记化合物,发现
细胞分裂素主要在G2期即有丝分裂准备期产生
訛輵輩
调节
现代园艺2020年第17期
作用。在大豆细胞团的培养实验中加入10
-9
~10
-6
mol/L
的玉米素(ZT),发现玉米素促进细胞分裂,并且细胞
增殖数与玉米素浓度成正比;之后将细胞团转入无玉
米素的培养基中,48h后细胞停止分裂,72h后将停止
分裂的细胞团转入玉米素的培养基中,16h后细胞重
启分裂,24h后达到顶峰
[5]
。通过以上实验表明,细胞分
裂素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的分裂,通常不能或很难启
动DNA转录过程,只能促使已复制的DNA的细胞进
行分裂。
2.3植物激素对植物细胞再分化的促进
植物细胞的再分化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
促进,但2种激素的不同比例对细胞再分化影响不同。
如豌豆根在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进行
离体培养时,5~7d出现管状分子,随着细胞分裂素浓
度的增加,根皮层薄壁细胞中管胞分化率随之增加。科
研工作者用3H标记其胸腺嘧啶,进一步证实2种激
素同时促进了管胞的形成。
3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因子
离体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
的影响因子很多,外因主要为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内
因主要为植物材料的遗传性和生理性。离体植物组织
培养的培养基为植物细胞分化提供所需营养,同时有
调节渗透压、酸碱度,支持植物体(固体培养基)等作
用。培养基主要成分为4类:水、无机盐、有机营养物、
植物激素
[6]
。
3.1无机盐
无机盐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植物细胞脱分
化、再分化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硫、钙、镁需求量很
大,因植物种类不同。培养基中硝酸盐与铵盐添加比例
不同,铵盐用量低于硝酸盐,通常不超过8mmol/L,硫、
钙、镁含量不低于1~3mmol/L,微量元素铁、锰、锌、铜、
硼、碘、钴、钼在培养基用量甚微,却是植物细胞分裂、
分化必不可少的元素。锰对植物光合作用糖的合成有
重要作用,铁为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时提供电子,同时也是各种酶的主要成分;钼是植物细
胞无机氮化物转化为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培养基中无
机盐类对于维持其酸碱度和渗透压起关键作用,酸碱
度过高或过低会使细胞内蛋白质等电点发生变化,影
响蛋白质合成,进而导致外植体褐变而死亡。
3.2有机物
根据植物营养研究报道,离体植物与整株植物相
比所需营养有所不同,整株植物因其是自养状态,故只
有无机营养就可以生长,离体植物组织细胞为异养状
态,必须通过细胞渗透吸收营养才能进行脱分化与再
分化,因此培养基除无机盐类还需添加碳源和有机营
养。
訛輶輩
培养基中有机物主要包括糖源、维生素、氨基酸和
酰氨。糖源为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提供能源和碳
源,实验中常用的糖类为蔗糖,添加浓度因植物材料不
同而不同,可用渗透压测定仪测出外植体渗透压,根据
此值确定添加蔗糖的浓度,工业生产培养考虑成本时
常用绵白糖作为糖源。Vb(盐酸硫胺素)是植物细胞分
裂生成愈伤组织必须的元素,Vc(抗坏血酸)可有效抑
制褐变,Vpp(烟酸)可促进胚胎发育,肌醇对细胞壁生
成有促进作用,且用量是维生素中最高的,通常为
100mg/L,氨基酸和酰胺作为有机氮源,对细胞脱分化、
再分化以及胚胎发育有重要作用,通常将甘氨酸、丝氨
酸、谷氨酸、天冬酰胺等混合使用。
3.3植物激素
培养基中最常用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
素、赤霉素。生长素中IAA(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极不
稳定,很容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氧化而失活。生长素
2,4-D则稳定得多,且活性是IAA的8倍,添加浓度一
般为2~5mmg/L。细胞脱分化需高浓度的2,4-D,植物
细胞进行再分化时,2,4-D浓度不宜太高。细胞分裂素
在诱导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分化有重要作用。ZT(玉米
素)活性最高,常用浓度范围为0.5~2mmg/L,但因其成
本较高并不常使用,KT和BA较常用,木本植物常添
加2ip(异戊基烯腺嘌呤)促进幼茎分化。不同植物激素
添加比例会影响外植体器官发生的方向,只有比值适
中时可生长愈伤组织,生长素浓度高于细胞分裂素浓
度时,抑制芽分化,对根生成有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
低于细胞分裂素浓度时,则抑制根的生成,而对芽分化
有促进作用
[7]
。
3.4培养基的渗透压与酸碱度
离体植物细胞通过细胞渗透吸收营养进而开始脱
分化、再分化直到器官形成,故只有当外植体渗透压低
于或等于培养基渗透压时,才能利用渗透势吸收培养
基中的营养。培养基渗透压由无机盐、有机物以及各种
物质的浓度决定,其中糖源起主要决定作用,因此可通
过调节糖浓度来调节培养基渗透压。植物细胞脱分化、
再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与培养基酸碱度有着密切联系。
正常整株植物可自行调节体内酸碱度,在单细胞或原
生质体培养中,需精确测定培养基pH值时,可用pH
测定仪进行测定,而离体植物组织培养常用pH试纸
比色测定,通常最适范围为5.8~6.0,用1mol/LHCl或
1mol/LNaOH进行调节。
4结语
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是研究离体植物组织培
养的主要问题,离体植物细胞必须经历脱离原分化状
态,恢复到分生状态的过程即经过脱分化恢复细胞分
裂的能力,进而再分化生成各组织器官等。培养基是影
响其脱分化与再分化的主要外因之一。(下转第61页)
2020年第17期现代园艺
出现叶缘枯焦、枝条停止生长等状态不佳的现象
[11]
,参
考引种来源地气候,选择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的
沙生植物,可以为平潭岛及邻近岛屿植物引种驯化时
提供建议,筛选出适生于平潭海岸环境的沙生植物。
4.2海岸沙生植物潜在应用配置
海岸沙生植物分布具有明显的条带性
[9]
,为满足海
岸不同生境条件景观提升需求,参考郑俊鸣等
[17]
将海
岸沙生植物生境划分为滨海沙生地带、盐生湿地地带、
海岸林地带3种,根据筛选的优质海岸沙生植物,选择
适宜的种类进行配置。
4.2.1滨海沙生地带景观。该地带基质由砂砾构成并伴
有贝壳碎片,前缘受潮水影响,土壤盐渍化严重[4],植
被应选择沙生草本、灌木和藤本为主。配置模式:盐地
鼠尾栗+海边月见草+单叶蔓荆+龙舌兰+草海桐;
沟叶结缕草+肾叶打碗花+中华补血草+滨海珍珠
菜+仙人掌+滨柃;琉璃繁缕+番杏+厚藤+珊瑚菜
+华南狗娃花+车桑子。
4.2.2盐生湿地地带景观。该地带基质由砂土构成,潮
汐变化大,伴有季节性积水,配置时应选择耐盐碱、沼
生性的沙生植物为主
[18]
。配置模式:苦郎树+草海桐+
中华补血草+狗牙根;苦郎树+文殊兰+厚藤+盐地
鼠尾栗。
4.2.3海岸林地带景观。该地带土壤为弱碱性,土壤贫
瘠,林下植物稀疏,适合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海岸防护
林体系,可显著改善环境条件、有效抗御自然灾害。配
置模式:台湾相思+车桑子+硕苞蔷薇+滨柃+芦苇
+卤地菊;黑松+木麻黄+草海桐+黑面神+天门冬
+中华补血草;潺槁木姜子+滨柃+雀梅藤+柞木+
仙人掌+滨海珍珠菜。
上尝试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稳定植物群落,可用于平
潭岛和同纬度海岛植被恢复和植物引种驯化。
海岸沙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生性和生态功能,利
用海岸沙生植物营造滨海植物生境,可充分发挥其生
态效益。同时,海岸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一旦被破
坏,植被难以恢复。因此,在进行海岛景观改造和海岸
植被修复时,应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沙生植物进行应
用,营造一个景观效果佳、生态效益好的海岸生境。
(收稿:2020-06-02)
:
[1]胡君,刘启新,吴宝成,等.江苏海州湾沿海沙滩植被的种类组成与
群落变化[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22(02):98-107.
[2]周瑞莲,杨树德,左进城,等.海滨沙地单叶蔓荆匍匐茎对沙埋适应
的生长对策[J].生态学报,2014,35(04):1165-1174.
[3]杜建会,董玉祥,胡绵友.海岸沙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与展
望[J].中国沙漠,2014,35(02):479-486.
[4]黄培祐.海南岛滨海砂岸植被[J].生态科学,1983:1-15.
[5]杨洪晓,褚建民,张金屯.山东半岛滨海沙滩前缘的野生植物[J].植
物学报,2011,46(01):50-58.
[6]王贵霞,李传荣,许景伟,等.沙质海岸5种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状
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水土保持学报,2005,(02):142-146.
[7]秦晶,杜建会,张琪,等.平潭岛海岸三种典型沙生植物非结构性碳
水化合物含量特征研究[J].广西植物,2019,40(03):395-402.
[8]贠建全,唐小清,王强,等.广东珠海荷包岛海岸沙生植物综合评价
与应用[J].中国园林,2018,34(02):122-127.
[9]罗涛,杨小波,黄云峰,等.中国海岸沙生植被研究进展(综述)[J].亚
热带植物科学,2008,No.98(01):70-75.
[10]叶志勇.福建平潭岛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外来植物对其影响[J].
广西植物,2017,37(03):280-293.
[11]张嘉灵,郑建忠,魏凯,等.平潭野生乡土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
应用评价[J].草业科学,2019,36(2):368-381.
[12]蔡晓禾,廖廓.福建平潭大风气候特征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
2011,32(05):130-133.
[13]郑俊鸣,张嘉灵,赵东铭,等.福建海坛岛公园种子植物的区系特征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7(05):587-592.
[14]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M].福
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590.
[15]唐正良,陈征海,胡明辉,等.浙江海岛野生观赏植物资源[J].浙江林
业科技,1996,16(04):61-68.
[16]吴征镒,孙航,周浙昆,等.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10:1-485.
[17]郑俊鸣,张嘉灵,郑建忠,等.中国海岛植被修复的适生植物[J].世界
林业研究,2017,30(3):86-90.
[18]陈利.平潭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其植被景观建模[D].福建师范大
学,2010.
5结语
通过对平潭3座无居民海岛的调查,共发现47种
海岸沙生植物,从植物组成来看,3座无居民海岛优势
科现象不明显,生境恶劣。对其进行属的区系地理分析
得出,3座无居民海岛海岸沙生植物以热带成分为主,
筛选出30种园林利用价值较高的沙生植物,如潺槁木
姜子、滨柃、草海桐、滨海珍珠菜、厚藤等,并在此基础
(上接第58页)总之,离体植物组织培养因植物种类与
外植体材料不同,所需培养基也不相同,并不存在一种
单一物质能够启动植物细胞分裂、分化,而是多种物质
协同作用,促进细胞利用细胞全能性来表达其固有的
遗传性状。
(收稿:2020-05-09)
:
[1]敖光明,刘瑞凝.细胞生物学[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
[2]许萍,张丕方.关于植物细胞脱分化的研究概况[J].植物学通报,
1996,013(001):20-24.
[3]朱至清,孙敬三,李守全.烟草离体叶肉细胞中原质体的发生[J].植
物学报,1982,24(3):199-203.
[4]NikovicsK,SimidjievaJ,PeresA,-Cycle,Pha-SpecificAc-
tivationofMaizestreakvirusPromoters[J].MolecularPlantMicrobeIn-
teractions,2001,14(5):609-617.
[5]周俊彦,郭扶兴.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在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的作用
[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032(004):247-253.
[6]陆文樑.离体培养中胡萝卜细胞脱分化状态下无丝分裂的活体连
续观察[J].中国科学:化学1983(04):35-42.
[7]贾燕涛,麻密,屈贵平,等.RolC基因的克隆及细胞分裂素在烟草中
的过量表达[J].植物学报,1998(3):211-215.
訛輯輪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13:5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6053051754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离体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再分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