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后感(精选15篇)

更新时间:2024-03-28 12:36:2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蓦山溪)

《围城》读后感(精选15篇)

《围城》读后感(精选15篇)

《围城》读后感1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心灵

也是一座围城,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只会越困越深,唯有战胜自己,方能走出

围城。

先哲们曾说过:“外在的敌人纵然强大,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征服

世界,首先就必须征服自己。”

的确,主人公方鸿渐在三闾这座事业的围城中,因不堪忍受同事间的尔虞我

诈、明争暗斗而离开那里,却又面对一个集父母的封建、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

败多层混杂的大围城之中,而天生怯懦的他只会逆来顺受,接受朋友的施舍,还

义无反顾的踏入爱情的陷阱,最后落得一个悲凉的结局。可见,过分看重自己反

而不断退步,在心灵的围城中越困越深。

纵观全书,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映射人生是“围城”。真正要阐明的

便是:人生本就是一座大围城,谁都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

围墙下过完一生,既摆脱不了这样的命运,那就竭尽所能的'拼搏于每一个阶段,

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城池里的异彩,精彩的活在当下。假如你始

终想着冲出围城,那么你将永远独守空城,碌碌无为终生。

多次读《围城》后,方才发觉它不仅是一部充满了喜剧性讽刺的小说,而且

真正探入围城,去感受城里城外不一般的感觉,就发现它不仅是一本书,并且是

一座城——一座被围住了的城!

本书主要讲述知识界青年男女关于爱情的围困与逃离,婚姻好似围困的城

堡,城里城外人与人思想对立。而层次再深则表现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国家无疑

也是一座围城,可在城中的男男女女却稀里糊涂,只顾于眼前小小的“围城”。

所以,不禁为当时国家的一蹶不振而慨叹。

现实生活中如此“围城”随处可见,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例子信手可得。

对于家庭,很多在家的学子只想逃离这片苦海,可在外的学子却时刻怀念着家的

味道。在想:这样的“围城”并不是城里城外对与错的问题,而是要人们积极地

去面对现实。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

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当一切人与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

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

个幸福的乐园。我愿心中存此美好的幻想,并努力实现。

《围城》读后感2

花了很长时间读完这篇长文,单从文字的把控能力来说,已经可以轻松驾驭,

并且能将复杂的感情用文字准确表达出来并且能让读者代入感。

从文字中能看到男权世界种种无奈,也看到了自强不息和顽强的拼搏,生活

中感性和理性一直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家庭、情亲、感情往往会有看不见的隐形伤害,同时也是生活中最忠诚的依

靠。源于亲近,容易被原谅,因而亲人之间的无意伤害更容易发生。记得杨绛先

生对其夫钱钟书《围城》的评价是这样的《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

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尤

其是婚姻,两个人结婚了,其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完

全融入需要相互包容,需要相互理解,而包容和理解往往很难做到。

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劳动和生存的需要,所以有妇女能定半边天一说,新青

年尤其独立自主,突破几千年的桎梏,突然自由了,突然以为和男权主导的社会

有了平起平坐的资本,事实是读过系列国学的人都知道,从古至今男权社会,传

《围城》读后感(精选15篇)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12:3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6005811753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围城》读后感(精选1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围城》读后感(精选15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围城   婚姻   需要   人想   家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