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第十一个小时)
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题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澄渊博
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
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俭乃叹服。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
①
事多者
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旧物夺将去。竟陵王子
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可容七八升,以问澄。澄曰:“此名服匿
②
, 单于以与苏
武。”子良详视器底有字,仿佛可识,如澄所言。
(节选自《南齐书·卷三十九》)
【注释】①隶事:引用典故。②服匿:盛酒器。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自非亭午夜分
B.读书过陆澄/人恒过
C.单于以与苏武/未复有与其奇者
D.并夺物将去/委而去之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出 巾 箱 几 案 杂 服 饰 令 学 士 隶 事 事 多 者 与 之 人 人 各 得 一 两 物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陆澄的“渊博”体现在哪里。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右溪记
元结
道州
①
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②
。两岸悉皆怪石,攲
③
嵌
④
盘曲,不
可名状。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此溪若在山野,则
宜逸民退士
⑤
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
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攲(qī):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避世隐居的人。
(1)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①洄悬激注 ②清流触石 ③佳木异竹 ④垂阴相荫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2)右溪的奇特之处是________(可用选用原文语句);作者对右溪的喜爱及其感受也可
以用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的一句话________来总结表达。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宋仁宗忍饿
宋仁宗一日晨兴
①
, 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
取?”仁宗曰:“比闻禁中
②
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
ƒ
。诚恐自此逐夜
④
宰杀,以备非时供
应。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
⑤
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①兴:起身。②禁中:皇官。③外面遂以为例: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指天天要宰
羊,以备皇上享用。④逐夜:每晚。逐,每。⑤馁:饥饿。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未若柳絮因风起
B.比闻禁中每有索取/操蛇之神闻之
C.诚恐自此逐夜宰杀/帝感其诚
D.以备非时供应/四时俱备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3)故事体现了宋仁宗怎样的品质?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 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 ________
③属引凄异 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势之急,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但少闲人________
(2)①作者想夜游时的心情如何?②文中哪个词语能够体现这种心情?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绘了月夜美丽景色,请简单分析
一下它的高妙之处。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自称为“闲
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
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6.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①。得疾,闻麻桥人庞
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②。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③深了
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
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
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唱黄鸡!
是日剧饮④而归。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相田:察看田地的好坏。②颖悟绝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③辄:就。④
剧饮:痛快喝酒。
(1)下列画线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念无与为乐者/与之同游清泉寺 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往求疗
C. 书不数字/答谢中书书 D.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
(2)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余 戏 之 曰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
(3)请补写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 ② /辄深了人意。
(4)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全篇仅有八十多字,但是作者开篇所记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却十分详尽,表明这个时间背景对此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B.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传神之笔,短短数语,无一
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描绘了一个空明的月夜。
C.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作者在众多景物中突出兰溪,在兰
溪中又捕捉了溪水西流的特征,这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契机。
D. “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指年老;“黄鸡”指“黄鸡催晓”,原指对年华易逝的感伤。此
句意思是感伤时光流逝人易老,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5)苏轼一生豁达,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进行阐述。
7.阅读选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空乏其身________
②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这两方面相互印证,相辅相
成。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同时也为进一 步的论述提供了有力的事
实论据。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全面地阐述了
中心论点。
D.文中用“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高度概括地揭示了磨难和挫折对于一个人成才的积极
意义。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
①
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
巷
②
, 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
③
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
曰:“此王公
④
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注:①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
倒屣: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
畅。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宾客盈坐________
②尽当与之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
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3)文章极力渲染蔡邕的才学和地位有何作用?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年且九十:________
②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
③帝感其诚:________
④以残年余力:________
⑤一厝朔东: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只标一处)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愚公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
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
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
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
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
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郡?”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
①上自劳军 ________ ②天子先驱至________
③持兵揖 ________ ④使人称谢 ________
(2)下列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文帝之后六年 告之于帝
B.天子且至 年且九十
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将以下骑送迎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第二段采用什么手法,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征?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比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空乏其身
②衡于虑
(3)开头提到六位古圣先贤从贫贱走向成功的事迹属于哪种论证方法?从中可以归纳出怎
样的结论?
(4)“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5)“生于忧患”激励了很多人,战胜磨难但历经忧患就一定能让人走向成功吗?请谈谈你
的理解。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蒜老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
声,旁睨
①
而挪揄
②
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
乎?”叟日:“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
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
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
人腹中,坚不可出。
(选自《子不语·卷十四·卖蒜叟》)
【注】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榆: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叩石垦壤 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杂然相许 陷人尺许
C.以君之力 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D.惧其不已也 已夹入老人腹中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3)这个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1.D
解析: (1)D
(2)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3)①陆澄补充谈论了几百甚至上千条策略,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②能说出许乡别
人所不知道的典故。③识别器皿并能够说出其来历。
【解析】【分析】(1)A.第一个“自”:自己;第二个“自”:如果。B.第一个“过”:超
过;第二个“过”:犯过错。C.第一个“与”:给;第二个“与”:欣赏。D.两个“去”:离开。
故选D。(2)这句话的大意是:拿出衣箱、几案,并夹杂着各种服饰,让学士们引用典
故。引用典故多的人就把这些物品赠送给他。这些人各得一两件物品。故停顿是:出巾箱
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3)从“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可以概括出陆澄“渊博”的第一个表现:陆澄
补充谈论了几百甚至上千条策略,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从“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
条”可以概括出陆澄“渊博”的第二个表现:能说出许乡别人所不知道的典故;从“此名服
匿,单于以与苏武”可以概括出陆澄“渊博”的第三个表现:识别器皿并能够说出其来历。
故答案为:⑴ D
⑵ 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⑶ ①陆澄补充谈论了几百甚至上千条策略,都是王俭没有见识过的。②能说出许乡别人
所不知道的典故。③识别器皿并能够说出其来历。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
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
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
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三处。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
键语句来分析。
【参考译文】
王俭自以为学识广博,读书超过陆澄。王俭召集学士何宪等人赞美自己在商讨时所说的
策略。陆澄等待王俭说完,然后补充谈论了他们所遗漏的几百甚至上千条,都是王俭没有
见识过的。王俭于是(对陆澄)十分敬重佩服。王俭在尚书省做官,拿出衣箱、几案,并
夹杂着各种服饰,让学士们引用典故。引用典故多的人就把这些物品赠送给他。这些人各
得一两件物品。陆澄后到,更是分别说出了各人所不知道的典故又是好几条,并且夺过东
西就要离开。竟陵王子良得到了一件古代的器皿,小小的口,方方的腹部,容积有七八
升,拿着这个器皿问陆澄(这是什么),陆澄说:“这个器皿的名字叫盛酒器,是单于送给
苏武的。”子良后来仔细观察器皿的底部,有虽然模糊但可识别的字迹,正如陆澄所说的那
样。
2.D
解析: (1)D
(2)怪石“攲嵌盘曲”清流“洄悬激柱”竹木“垂阴相荫”;实是欲界之仙都
【解析】【分析】(1)考查排列语句顺序。结合横线处前文语境“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
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曲,不可名状”分析,是用了移步换景的
写法,写作顺序为“城西小溪、两岸怪石”;接下来应是写“溪水”,即“②清流触石,①洄
悬激注”,直接描写溪水的各种形态;再写“岸边的树木和竹子”,即“③佳木异竹,④垂阴
相荫”,动静结合。故顺序为:②①③④。故选D。
(2)通读全文,原文语句“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
木异竹,垂阴相荫。”写出了右溪的奇特之处。本文通过叙述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
篇记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理解语句“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可知作者对右溪的喜爱及其感受也可以用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的一句话“实是欲界之仙都”来总结表达。
故答案为:⑴ D
⑵ 怪石“攲嵌盘曲”清流“洄悬激柱”竹木“垂阴相荫” ; 实是欲界之仙都
【点评】⑴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注意结合语段内容和选项,排列句子顺序,组成一句语
义连贯的句子。⑵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
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小
溪)两岸全是一些怪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
(它们的奇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
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
那么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
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没有人来欣赏和
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
3.B
解析: (1)B
(2)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3)宋仁宗作为一国之君,不因个人的喜好而虚耗民财,体现了他严于自律、仁民爱物的品
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一词多义。A.因为/凭借;B.听说;C.确实/诚心;D.
准备/存在;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做此类题时,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断句方
法:读通文段,弄懂大意。断句总则: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
思,再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停顿划分。句意为: 那么时间一长,就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精力
啊!怎么能因为一时的饥饿,而开始无止境的杀戮呢?故断句为: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
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人物的分析。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的主
要内容。宋仁宗担心自己破例吃夜宵会使百姓收到不必要的麻烦,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宁
可自己饿着,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严于自律,关爱百姓,珍惜财物。
故答案为:⑴B
⑵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也
⑶ 宋仁宗作为一国之君,不因个人的喜好而虚耗民财,体现了他严于自律、仁民爱物的品
质。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一词多义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
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
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选项要进行逐项的理解和辨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
现代语法特点进行断句,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意,抓关
键语句进行归纳。
【参考译文】
一天早上,宋仁宗起床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晚上觉得肚子很饿所以睡不着,于是
就特别想吃烧羊。”身边的近臣听到后说:“那皇上为什么不下命令去取几个来?”仁宗听后
说道:“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要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我享用。
我是真的担心如果这次我下命令索要了,你们以后就会连夜宰杀,来供应我的不时之需
呢!那么时间一长,就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精力啊!怎么能因为一时的饥饿,而开始无止
境的杀戮呢?”
4.B
解析: (1)同“缺”,空隙、缺口;这里指飞奔的马;连接
(2)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B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实词的积
累,同时也可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
缺口。②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驶着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③显得非常悲惨凄
凉。属:连接。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
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
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
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②水清、树
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很。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结合关键语句概述回答。B.第二段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
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先写水势之急,再写水之盛”说法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⑴ 同“缺”,空隙、缺口;这里指飞奔的马;连接
⑵ 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②水清、树荣、山
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⑶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注意对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
的掌握。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
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参考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
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
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
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
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
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
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
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
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5. (1)考虑,想到;只是
(2)①高兴的、愉快的。 ②从“欣然”可看出。
(3)“积水空明”是写水色,“藻、荇交横”是写树木摇曳多姿,之后写“盖竹柏影也” ,文意
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原来写积水、写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而竹柏能投影
全赖庭下有月,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
(4)①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②仕途失意的落寞。③自我排遣的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09:4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5902693002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模拟语文检测试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