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简介

更新时间:2024-03-28 08:57:2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即墨电视台)

模式简介

一、榆中县马坡学区“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背景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客观要求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

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

教材体系的任务,开启了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

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简单地说,就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这对传统课堂教

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制定的目标,描述学

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作为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国家制定了规定各门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

建议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力图全方位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课程功能,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关

注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密切教科书与学生

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

立思考、合作探究,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加强评价改革指导,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的教育功能,如成长记录、分析、测验与考试、作业与短周期、集体评议与自我反思等。

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校现状分析

榆中县马坡学区校地处农村边远山区,交通条件落后,信息闭塞,时逢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榆中县教育局明确提出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致力于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学校文化。教

育局要求教研室牵头并组织研究,探索既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又符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

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静下心来,我们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梳理存在的问题如下:

1.关于师生地位。课堂教学中,没能很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方面,教师扮演"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缺少必要的自由度,缺乏生命活力,教得

辛苦。另一方面,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没有情感体验和学

习活动,学得痛苦。

2.关于学习方式。其一,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被动接受型,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二,学习方式单调而缺乏变化,

过多的重复操练是学生感到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3.关于教学方式。一是大部分教师从理论上讲,认可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

学习方式,但在操作中,缺乏必要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教师缺乏

正确的引导,学生不会学习,不深入学习,与教师的督促、指导和验收不到位关系很大。

有些教师只是浮在表面上,只走走形式,过一段时间发现合作学习缺乏效果,不找原因改

进,而是放弃改革,回到原点,严重影响改革的步伐。二是部分老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班

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别差异,这是班级教学模式的“胎里病”,加上目前各班班

级人数普遍较多,不利于因材施教;不能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

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要么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这一单一传统目标,要么过于

强调所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造成“知识与技能”的虚化;教师的教学存

在很大的随意性,问题的设计指向性不明,缺乏张力。

4.关于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细而全,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以

“课时”为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往往将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学生只见树木,不

见森林。教学案例严重脱离生活、生产与科研实际,不能反映学科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

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5.关于教师问题。马坡学区地处农村边远山区,师资薄弱,特别是部分老教师观念陈

旧,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讲授”占据了课堂教学时空的主体。不少新分配的年

轻教师把握不住教学重点,驾驭课堂能力较差,有的甚至存在知识缺陷,知识储备不能满

足新课改要求。

6.关于评价问题。我们的课堂中,大部分教师的评价不到位,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

的评价跟不上,评价语言匮乏,一节课要么很少评价,要么只有一种评价方式:“好,不错。”

这样的评价,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会觉得无所谓,而得不到来自老师的有效鼓励,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不到充分的激发。

(三)教学模式反思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工作者就已经开始了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且那

时教学模式就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变革的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由于教学模

式设计依据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的不同,教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和过程必然不同,从而形

成了各类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整体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信息加工

模式、行为修正模式、自学议论模式”等不一而足,这些教学模式为实践先进的教学理念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我们对此同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发现

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理念多,实证少。即讨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多,介绍教学模式的分类多,具体的、

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少。

2.名称杂,本质同。各类课堂教学模式,各种杂志、各个学者均有各自的教学模式和

自己得定义,一人一模、形式繁多,就其本质都大同小异。

3.功利多,不持续。关于教学模式分类,国内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但

这些分类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如何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值观涉及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重教法,轻学法。各种模式多为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而少有介绍如何组织学生学习

的模式,理论支撑也少有现代学习理论,特别是有关学习策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不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

5.操作繁,推广难。现有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往往不具有简约性,对老师的专业素

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高,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

6.活动少,空间小。多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形式单一、机械,应试教育的痕迹凸现,

留给师生的创新空间很小。

7.形式新,效率低。课堂形式的设计过于追求新颖性,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而对教

学效果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或过份夸大某种教学模式的功能,师生活动多停留在表

演层面,课堂看似热闹非凡,效果常不尽如人意。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马坡学区的课堂教学现状加上对各种教学模式的反思,向我们提

出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和考量原有的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建立适合于新课

程背景和地方教学实际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刻不容缓。为此,

我们组织教师远赴南京,观摩“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我们也曾多次带领教师去小康营

中学观摩学习“自主导引五环”参与式课堂教学,树立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理念,

鼓励教师把将各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与学校的实际接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了

一种适合马坡学区实际的全新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模式。

二、榆中县马坡学区“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一)理论依据

在“活动引领”模式提出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无法也不可能以某一种教育(或教学)

理论为支撑,而是广泛涉猎中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论,择其先进元素,为我所

用。我们无法也不可能将我们所借鉴的理念、理论进行逐一描述,而只能择其要作简要诠

释,我们的研究也只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站在教育巨人的肩膀上的一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的实践。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

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理论:布鲁纳主张向儿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主

动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方式亲自去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

“活动方案”设计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技术,“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主要学习

方式,也是学生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对于解决有关探究问题与

活动的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

和学习策略都存在较大差异,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优势,结合学习目标、学习

内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而合作学习则

是在充分承认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砥砺,共同完成

学习目标,使每个人都获得最大的进步。

4.现代合作学习理论:现代合作学习理论以现代教育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

学、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最大化为评价标准,以小组活动

方式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生生、师生互动为手段,创设班级良好的学习生

态,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陈鹤琴的“活”教育观: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曾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的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

同时他还提出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十七条教学原则,有的是课堂设计与筹划的重要理念,

有的则可以直接用于课堂设计与筹划。

6.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全面考虑教学原

则、规律、形式、方法、教学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

教学环境、条件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活动方案,并科学地执行,以达到

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教学原则

1.“先学后教”的原则

先学后教”原则就是先学生自学、后教师教学;先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学生如何

学、先于教师怎样教,教师要力争从时间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把课堂时间、课

堂思考权乃至整个课堂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

2.“以学定案”的原则

所谓“以学定案”原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活动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

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

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案”,就是依据教学的起点,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

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确定一份可操作性强的“学案”。“

3.“以教引学”的原则

“以教引学”的本质就是把教师的教引领为学生的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引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教引学”原则中教师应注意变换自

己的角色: 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主演”变成了“导演”;由“主播”变成了“主

持”。

(三)模式简介

“活动引领”教学模式就是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

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具体些,就是教师根据课标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真实

状况,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取舍、整合做出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以几个目标具体、主题

明确,综合性、实践性强的活动板块构建课堂主要框架的组织形式,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

“以活动促发展”。 它是杜郎口模式与“活动单”导学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是杜郎口模式

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活动”是“活动引领”模式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

的活动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遵循“活动”的三个原则:①“学科性” 原则。②“目标性” 原则。③“趣味性”

原则。

2.掌握“活动”的基本要素:每节课的活动,都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a超前学

习;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成果展示;e自我完善;f检测反馈。在这4个基本要素

中,“超前学习”是学生活动前的热身,也就是对学案的预习。“自主学习”是活动的前提,

这一点必须明确,一定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如果没有自主学习就进行合

作,势必滋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思维惰性和依赖情绪,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

惯的形成有害无益。“合作学习”(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活动)是活动的主体部分。怎

样合作,用怎样的机制来规范合作,是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成果展示”是活动

的外显。在语文课上,展示的方法应力求多样化,可以是“读”(如有感情的读,分角色读

等);可以是“说”(如解说、辩论等);可以是“写”(如抄写、默写、写片断、上黑板写

等);可以是“画”;可以是“演”;可以是“采访”等等。学生在进行成果展示的时候,教

师要进行适当和有效的点评,包括纠错、表扬等。“自我完善”是活动的提升。要使学生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教师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最大限度地发

挥活动的效益。“检测反馈”环节,主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到当堂清。达到巩固知识,培

养学习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3.熟悉“活动”的基本形式:本模式的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如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等。当然也应该包含一些其它形式的活动,如趣味性活动:辩论质疑、竞赛评比

等;体验性活动:感情朗读、角色表演等;拓展性活动:知识链接、想像补白等。

4.把握“活动”的基本机制:由于本模式以小组活动为主,因此,一定要建立完善的

学习小组。所谓“完善”,一是要相对固定,不能时有变化;二是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是要有组长,每个成员都要有编号。活动时,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调控。学生好动,自

制力弱,如果听之任之,那种乱动就会演变成一种动乱。比如,小组合作,就要有严密的

组织和严格的规范,要有组长,要有中心发言人,不能吵吵闹闹,乱作一团。一些肢体性

的活动,要把握好一个度,就像开车一样,该踩油门时踩油门,该带刹车时一定要带刹车。

(四)操作步骤

一般地,我们在每一个课题中设计2~3个活动,每一个活动下面还可以有几个子活

动。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将每一个活动方案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来组织活动,而不是将子活

动分开进行。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配上,我们作了如下基本规定:教师连续讲授时间原

则上不超过5分钟;学生每一轮次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每节课留给学生自己总结

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课堂诊断、反馈与检测时间通常不少于5分钟。

第一步:超前学习:课前下发“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

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

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

做实验,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第二步: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学案提供的活动方案,根据自身条件

和需要较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的学习目

标。

第三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完成后,在小组长的统一组织下,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提出自主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用“兵教兵”的方法,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共

同进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各小组之间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合作学习的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合作学习效果优异的小组,予以表扬。

第四步:成果展示:在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对学习结果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各小组

派代表结合学案中的活动要求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通常可到本组展示区展示)。根据学科

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展示的方式也不同,概括起来不外乎读、写、说、画、演、

唱、秀、辩等。

第五步:自我完善:各小组内部或小组间对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纠正、补充,指出问

题在哪里?正确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教师对活动结果进行情感性点评,同时,

教师要对学生“自我完善”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

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

力,并注意引导学生将从活动成果中找规律,帮助学生的归纳上升为科学理论与思想方法

层面。

第六步:检测反馈: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

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

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

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

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

体的创新性能力。

教师还应注意,在每个活动结束结束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适时的评

价学生的活动:

(1)目的:主要不是用于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培养与全面发展。

(2)内容:体现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

(3)标准:学生会学与学生学会。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方法与能力,

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4)主体:既有学校领导、教师,也有学生、家长、学习组长等多方参与的、交互评

价与反馈。

(5)方法: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反馈与评价手段。

三、模式创建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

(一)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灵魂。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作为一

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5-10

篇相关论文,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

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理论学习,使教师转变思想,更新了教学观念,树立

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识。

2.强化管理,狠抓备课,提高能力。

为了使学区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学区结合教学管理规范和新课程标准制定了各项规

章制度和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各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并讨论各项制度

和各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使全体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强化通过集体

备课和集体教研,使教学预设落到实处。我们每月组织全体教师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

课1次,同时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及时开展研讨活动,强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3.培养骨干,以科促研,以研带教。

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为此,我们决定用“师带徒”的

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先要求青年教师跟指导者听课,参与完成活动全部环节,然后青年

教师提出适合自己的提高措施和提高计划,提高目标,并在学校期末组织一次“经验分享

会”形成互学、互比、互提、互进的局面,达到以科促研,以研带教的效果。

4.骨干带路,课堂达标,经验引领。

我们组织课改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以典型引路,以骨干带一般,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我们组织教师上好研讨课,大家针对课进行研讨:哪些地方处理得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有什么不足,怎样改进,在教学中将如何处理,还有哪些困惑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各

抒己见,通过研讨,大家对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组织教

师上实践课,我们要求在研讨课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好实践课,同时教师与

教师之间相互听、相互评,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我们还举行了高效课堂 “研

讨课”、“推门课””和“汇报课”活动,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从而

引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5. 科学评价,表彰先进,推进课改。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改革,还包括教学评价、学习评价

的改革。在对学生学习评价中,我们不仅变过去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为既注重学习结果

的评价,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变过去只注重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为更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鼓励教师根据

各自学科特点研制小组合作学习评分表,根据评分细则评选周学习小明星、月学习小明星、

学期学习小明星并给与奖励。在对教师的评价中,我们改变了 “这节课你教得怎么样?”

为“这节课你导得怎么样?”在构建高效课堂工作中按达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

不合格。不合格的教师限期达标,并作为年终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还将对在构

建高效课堂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从而推进课堂教学

模式改革。

(二)保障机制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了保证教学模式的顺利开

展,学区实行以下保障机制:

1.制度和经费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为保证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高效课堂制度,如:《马坡学区高效课堂管理制度》、《马坡学区高效课

堂教研活动制度》、《马坡学区教师听评课制度》、《马坡学区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等8

个工作制度,制定了《马坡学区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这些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各

项创新制度,在执行中,教师们由不适应到习惯,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最终成为

了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加强了经费保障。在我们的“活动引领”教学模

式的课堂中,每节课教师都要将提前设计打印好的“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对于我们这

些边远的山区小学校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少的费用,但是学区一直将教学模式改革放在各项

工作的首位,根据课改的需要,学区每学期从下拨的公用经费中划拨出专门的课改专项经

费,由学区负责学生“学案”的排版印刷,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理论指导保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要建立培训、教学、科

研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建立样本校、样本学科,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总结经验,推动整个教学模式的实施。2010年,学区校长李广明带学区教师亲临如皋教学

现场,与专家和授课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2012年我们邀请张文及其名

师工作室成员来马坡学区指导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13年,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景雪峰、

代燕参加马坡学区教学模式改革展示探讨会,肯定了改革中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了教学

模式改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自2010年至今,榆中县教研室马良彪主任和教研员多次深

入马坡学区教学第一线,跟踪指导、研究改革工作,为构建“活动引领”教学模式改革提

供了专业的支持体系。同时,马坡学区领导也经常深入学校,帮助学校研究和解决改革工

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服务和指导,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教学评价保障

(1)制定评分标准:各科任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评分细则,当然,教师课堂

运用评分系统时,要因题而定,简单的题可以分值少些,难的题可以分值多些。预习、交

流、板书、质疑、展示的分数要有差别,不能够全部都是一样的分数,否则学生便没了竞

争的趣味,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同时还可以因人而异,比如一学生从来没上台

讲过话,胆子特别小,上台展示却并不优秀,甚至出了错,老师也不要批评打击这个学生,

要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这个时候鼓励分数是必要的。教师在给预习、交流、板书 、

质疑、展示等项评价时,最高分数最好不要超过五分,以便于学生统计分数时不至于分值

过高。为了鼓励学生质疑,质疑的分值可以比板书、展示等适当高1-2分。每个班级都会

有班级的规章制度和日活动评分记载,班干部管组,组长管自己的组员,他们手中都有教

师专门制定的日活动评分记载表和学习过程记载表,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2)学习组长计分:每节展示课结束后,各学习小组长便会统计本节课自己组员的学

习过程分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数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为了鼓励每个学生都参

与学习,各班在进行班级建设的时候要确立每个学习小组的各学科组长,学科组长负责接

受科任教师的展示任务。用抽签的方式把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而各学习小组的组长

可以用多种方式决定板书、展示的人选,可以抽签,也可以轮流,也可以指派,为了让每

一位同学参与课堂学习,指派的方式建议少用。每节展示课结束后,学习组长便把组员板

书、展示、质疑等分数记载下来,一周下来,每个组员都有学习过程的分数,分数有高有

低,谁的学习能力强也就见分晓了。

(3)奖励优秀:每周评选一次班级优秀团队和个人,包括优秀小组,展示之星、质疑

之星、文明素质之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习组长、优秀课代表,进行班级公示表扬并给

予物质奖励;每个月要评选学校优秀小组和个人,包括优秀小组、展示之星、质疑之星、

预习之星、合作之星和文明素质之星,学校对优秀小组进行全校表彰,以此调动全体学生

的参与热情。

当然,评分系统的启用是课堂教学改革刚起步时的产物,当学生在课堂上预习、合作

探究、展示成为一种自觉内在的行动时,我们可以淡化评分,鼓励分会逐渐减少,而水平

和能力分将日渐增强。

四、模式创建的成效.问题.对策

(一)创建高效课堂取得的成效

1.一路走来,我们有过艰辛,也有过收获。近三年以来,马坡学区荣获“榆中县教学

改革先进集体”称号;马坡学区下属马坡中学、马坡小学、河湾小学、阳屲小学等多次获

得市县级教育教学质量奖;2012年至今,榆中县兄弟学校多次来我学区校观摩学习“活动

引领”课堂教学模式;2013年5月应来紫堡学区邀请,在榆中县教研室的牵头下,开展

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2013年11月,榆中县教研室组织全县教师在马坡学区开展了

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精彩的课堂展示赢得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2.高效课堂为我们打造了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后, 教

师们的课堂教学讲究多了,课堂上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时时在乎课堂的活力,注意

点拨,不忘测评。学区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的浪潮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将这些问题中的难题列为课题研究,近三年来,有多项小课题通过市县级结题并获得等

次奖;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在“课堂大比武”、“教学技能大赛”、“教材解读”等评选等活

动中屡创佳绩;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组织的竞赛中屡传捷报,并有教育教学

论文频频发表于国家、省、市、县教育刊物;有多名教师荣获得省、市、县级“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称号。

3.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为了推进“活动引领”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要求学校要

以校园文化引领教学模式改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确实把教学改革放在了第一位,无论

是墙壁黑板,还是标语评价,无论是教室布置,还是学校的宣传栏,以及学生自创的剪贴

画、沙画、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着多样化。在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彰显

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各显其能:精心设计、用心裁剪、费心布局,

使得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真正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以班级文化建设

带动小组文化建设,在老师的引领下,每小组的同学尝试着建设他们各小组的组标:它一

般要包括组名、口号、各个小组成员在上面的签名。像坚持组、奋进组,雏鹰组、永不言

败组等都可成为小组的组名。学生们选的口号也是很多,像“永不言弃;同甘共苦;携手

共进;坚持到底;再坚持一小会儿;为理想而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营造了一

个温馨的育人环境。

4.高效课堂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在我们的“活动引领”模式课堂上,学生对文

本的挖掘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解题思路明确了,探究问题有方了,展示交流积极了。一

双双小手举起来了,一个个小老师站上了讲台,笑容一次次展现在教师的脸上,掌声一次

次在课堂响起来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他们的身体在走动,心灵在律动,精神在运动。

教师走下讲台,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了,课堂活动主动了,检测反馈的正确率提高了,教

师的热情高涨了,不再对“活动引领”模式质疑了,我们的课堂变得精彩起来了,真的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要真正打造“活动引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专家的引领必不可少。教师们在课堂

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如何更好的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

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专家的示范、引领、指导、

辐射作用。为此我们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专家和名师面对面交流和学习

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努力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型。

2. 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彻底体现。从我们课堂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还有不少老师其

实并不真正懂得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内涵,更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都是

没有真正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在奠基,而是为了迎合自己的教学陋习或教学虚荣在损害学生

的主体地位。要想彻底纠正,务必从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开展一切教学

活动,让学生通过有关教学活动学会治学、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务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

会自学、学会质疑、学会解疑、学会交流,养成勤学好问、不懂就问、取长补短、学以致

用的自主学习习惯;务必将学习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去自读、去阅读、去探究、去温故

知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切忌用“题海战”和“机械式训练”来取代老师的“导学”

作用,来“主宰”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3. 教师的导学作用尚未有效体现。教师误将“提问”当“导学”;误将“训练”当“导

学”;误将“诱导”当“导学”。这三种误导,尽管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其实质都一样,

没有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来“导学”,而是完完全全从老师自己的思维习惯、把老师

自己当做学生学习的主宰,把标准答案等课本知识当做师生教与学的全部目标了。我们务

必将“导学”的重心放到学生“学”的学情、“学”的个性、“学”的方法、“学”的习惯、

“学”的能力上来,以期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最适合其个性特点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

主学习能力,并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4. 教学目标及“导学案”的设计尚缺系统思维。我们还有不少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

“导学案”时,大都是按照教参或网络上下载的内容归纳整理出来,无论是“导学案”的

设计,还是考试试题的设计,还是平时作业的设计,他们一旦离开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参考

书或者网络等媒体,就束手无策。长此以往,我们的“高效课堂”从何而来呢?“教学相

长”从何而来呢?“品质教育”从何而来呢?我们的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一定要认

真研读教材,抓住重点,每一课时的活动方案中精心选择2—3个活动内容。每一个活动

都围绕“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本知

识和创造性思维的生成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

5.教学反思与教学评价尚缺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老师的教学反思来看,大部分尚停留

在粗线条地“概括”自己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层次上,甚至越到后来,越呈现出为了完成

“每课一反思”的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的“穷于应付”的情况。尽管我们对教师的课堂教

学设计了评价表,但我们的评价尚停留在让每位评课老师对于被评价老师的课轮流发表一

通“高见”或“浅见”的“动口不动手”的层次上。因此,教师要深研新课程理念、新课

程理念下的教育评价理论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然后以此为理论依据,结合学校校情、学情

和教情,博采众长,群策群智,重新创建科学而有针对性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

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

模式简介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08:5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5874413002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模式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模式简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学习   活动   教师   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