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开业条幅)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毛泽东同
志的一篇哲学论文。该文内容精粹,逻辑严密,在
短小的篇幅中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的认识论,巧妙
地运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和辩证逻辑的思维方
法。认真阅读领会该论文,既可学到最基本的哲学
思想,又可培养应有的理论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它无疑是极有价值的教育教学材料.下面试从逻辑
分析的角度作些浅释.
(一)形式逻辑推理方式的巧用
该文以多重设间的形式开篇入题,从逻辑上说,
则是用一个“否定肯定式选言推理”提出论点。其
推理过程是:
人的正确思想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自己
头脑里固有的,或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己头
脑里固有的;
所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具体说来,原文首句隐含着推理的大前提(即
带有三个选言支的选言判断),从而巧用了选言推
理的省略形式,小前提对除一个选言支以外的其余
选言支都加以否定,结论则肯定余下的那个选言支。
同时在句式上采用总分层进的连续设问来表达,因
而开篇立论严密而简洁。
(二)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的体现
作者在论证中,首先抓住马克思早已阐明了的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不是人们的意识决
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
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高屋建扳,持
之有故.但是,事理论据若仅止于此,便只是机械
难物论,而不是辩证唯物论。于是作者发展和丰富
马克思关于“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
量”叮“‘黑格尔代哲学批判,导言》)的观点,作出
了具有鲜明革命性的新概括。原文中有两个句子(或
判断)用关联词“而”相连,细辨之,是这两句分
别表述了意识和存在之间的两个转化过程;而且在
认识的能动作用下,这两个过程必然是互相关联、
对立统一的。换言之,这一段哲学名言深刻地揭示
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关系;不但
肯定了存在对思想的决定作用,同时还肯定了思想
对存在的巨大的反作用,体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
映论.
由此可见,文章立论的理论论据既是唯物的,
又是辩证的;并且据此原理演绎出了对认识过程中
“两个飞跃”的具体分析。
第二段警语是论述认识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
‘意义更加伟大”’: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
飞跃„„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
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
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在这里,作为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加伟大”
的理由,第二句(即“而”字领起并承接的一
句)是绝对必要、不可或缺的;否则,其理由
就不是全面的,而是片面的,甚而抹杀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事实上,作者是同时从“真理标准”和“认识
目的”两个方面,辩证地论述理由、强调“意义”:
认识运动中的第二次飞跃,即“再实践、再认识”,
是检验认识和真理的唯一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
界求得真理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显然,第二次飞跃(亦即“由认识再到实践’)
既为检验认识和真理所必需,又由认识的最终目的
所决定,因而是“更重要的”、“意义更加伟大”
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相统一、知和行相统一的,而统一的基础便
是实践。因此,我们反对“书斋哲学”、“坐而论
道”,而记取古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躬行”。
最后,在对认识过程两个阶段具体分析的基础
上,对于认识规律的整体综合和科学归纳便“水到
渠成”。其论断简言之,就是:正确的认识往往需
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它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有待于深
化: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人为建筑师;认识无止境,
真理若隧石.(本文编校徐大兰)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23:36: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553816608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