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

更新时间:2024-03-27 15:52: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矿泉水瓶手工制作灯笼)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当前在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科学的评价制度正处在不断完善

和不断健全的过程中,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方式无疑会制约人们的思维,所有

这些都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

1、传统的教育评价制约着人们的观念

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升学的主

要标准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社会、家庭过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很少

留意学生的未来发展。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一些领导总是忙于事务管理工作,很

少静心钻研教育理论,坐在台上高谈阔论一套又一套,实际上下达管理措施时与

讲话精神大不相同,开始对这种状态很是不理解,后来也想通了。这些领导是追

求功利的,功利遮目怎能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做教育是要奉献的,如果把学校作

为盈利创收单位,又怎能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就以今年中考为例,按教育部

门的评价方法,某校的教育质量完全符合新课改的目标要求,各种指标都说明该

校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不论从哪个角度审视,都是一流的。然

而,社会上却流传着某校的教育质量大滑坡,远远不如兄弟学校的传言。细分析,

发现来自社会的评价是以考一流的重点高中人数为标准,而受社会评价的影响,

教育行政机构也真实地做一回功利的奴隶,把该校的副校长撤职调离学校,社会

传言是该副校长所在学校中考没考好。可见,学校的课程改革,缺乏社会的理解

和支持,缺乏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育行政领导。这也是当前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开发和实施的主要根源。

2、教师的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形成了学习书本知识最重要思维。

一直以来,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履行着将书本上现成的知识照本宣科

地传授给学生。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采用各种形式,加强对教师

的培训,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真正实施的教师为数

不多。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教师害怕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影响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

趣、爱好,一些教师仍属于“知识传授型”,他们认为经验传授、题海战术才是

提高升学率的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手段,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就很难把握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无法向上级、社会和家长交代。陈旧的教育观念是阻碍

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

3、学生的学习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人们思

维的一种趋向性和专注性。在平时教学中,利用这个规律,有助于学生运用学过

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有着积极的一面。但是,在思维定势形成过

程中,也往往伴随出现思维的惰性和呆板性,对创新教学产生消极影响,它妨碍

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应对策略:

1、 双管齐下

所谓“双管齐下”就是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时提到素质教育的高

度,在狠抓双基的同时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学科课程旨在

发挥学科知识对人的发展价值,我们利用平时的教学时间努力争取达标。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旨在发挥生活世界对人的发展价值,我们除了在平时学科教学中渗透

研究性学习之外,充分利用长假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放松对学生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以点带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

师站在国家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

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

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

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

3、倾听引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探究、体验生活的课程,它是在学生直接经验的基础

上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超越。人的探究种子在接受教育

之前已经先天地埋在了心灵之中。探究和创造是人的自然天性。如何启迪被传统

教育扼杀的探究心理,我们在实施中不是生硬地把探究的方法,理论性地进行传

授,而是通过倾听去呼唤儿童自然天性或潜能觉醒。儿童的自然天性或潜能不是

等待成人贪婪地去挖掘,而是主动寻求生长、发育的精神的种子。同时又要积极

观察、留意、关心、照料、呵护儿童精神的成长。

倾听学生,即是创造一种新的教育文化———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文化。

教师在倾听学生,学生就会相互倾听,民主的教育文化由此诞生。

倾听学生,不是放任学生、逃避责任,而是把探究的权利和自由交还学生。

教师在倾听中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正确剖析学生的认识水平,才能作出有

针对性的引导。近乎学生认识的引导能有效地改变习惯思维,从而推进综合实践

活动的顺利开展。

人在实实在在的“体验”和“沉淀”的过程中成长,问题在人们的探索研

究中迎刃而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虽然遇到了重重阻力,但我坚信在大

家的努力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因为在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的课题。

如何积极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学科教学重视的是学习成绩,而综合实践学科重视的是学生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心态等非智力因素。所以,过程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重要。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采取任何一种形式来反映在活动中所见、所

闻、所做、所思以及深切的感受,可以用数字反映,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

艺术作品表现,还可以用发明创造来展示。无论成果怎样,只要经历了、体验了

就是成功了。如有一次,在活动成果汇报课上,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虽然已经尽了

力,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这时我不但没有埋怨他们,反而还鼓励他们说:“挺

好、不错、你们真棒”。因为他们已经尽力了。我想成人都需要别人的鼓励、认

可,孩子更是需要。老师及时的鼓励就是给学生最好的奖励,任何人在赏识的激

励下,潜能都会最大限度地爆发出来,这会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心,从而在今

后的活动中更加主动参与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

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注意:

l、关注全面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

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

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

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

2、发挥学生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只是老师的唯一权力,我们也可通

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形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参与评价。如通过

学生自评,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发展

学生的自我意识。

3、尊重个性差异。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人总是有差异的,人的思维也不一

样。根据差异性原则,教师应以最大的宽容鼓励学生去学习,允许有不同的态度,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15:52: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525925299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解决.pdf

标签:学生   实践   活动   综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