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练习题三篇

更新时间:2024-03-27 09:12:40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关于我)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练习题三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练习题三篇

1、这篇课文讲了*的爱子_______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

光荣牺牲后,*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____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

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____的感情,____的胸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二、字词积累与使用(20分)

1、我能把字写得更漂亮(看拼音,写字、词):(12分)

nǐxūnxùn

()定()鉴()职

fùchóuchúàn

奔()()()然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8分)

一()电报一()大字一()枕巾

一()战斗一()卧室一()飞机

一()好参谋一()作战图

三、我是小小魔术师(按要求改写句子)(18分)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

到就不悲痛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用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课文片段阅读(26分)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

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

了?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

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

尸还。

1、“忠骨”的意思是______,在本文指_______

___(6分)

2、从毛主席签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

了什么?(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五、写法学习指导与使用(15分)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实

行描写。请你依照课文的写法,选择某一方面实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B卷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类文阅读(50分)

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着厚厚的雪。

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突然喀嚓一声,冰破了,一个孩子惊

叫一声,掉进了冰窟窿。他的同伴都吓得哭起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正好走过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

事了,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

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水流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

去了。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

罗盛教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孩子们站在冰上,

焦急地盯着冰窟窿。一会儿,水面上伸出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

袋。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臂扒住了冰,使劲往上

爬。没想到哗啦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孩子又掉进水里了。

罗盛教钻出水面,他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他深深地吸了口

气,第三次钻进水里。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孩子慢慢地露出水面,

是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他顶出来的。孩子得救了,罗盛教已经使尽了

全身的力气,光荣地牺牲了。

朝鲜人民为了纪念罗盛教,把他安葬在石田里。他的墓前立着一

块极大的碑,碑上刻着朝鲜人民的伟大金日成的亲笔题词:“罗

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1、罗盛教是______(身份)。他是____年___月

___日为救______(国名)儿童________而牺牲

的。(10分)

2、罗盛教共__次钻进水里,第一次结果是________

____,第二次结果是____________,第三次孩子的

救了,可罗盛教却光荣地牺牲了。(15分)

3、朝鲜人民的伟大____为罗胜教的碑题词,内容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分)

4、罗盛教救朝鲜儿童这件事,表现了罗胜教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的精神。(10分)

二、强化阅读(52分)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

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最爱

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

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替他给这个自称“解

()为民”的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的难

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

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

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______,这两个月来,_______汇款照样来,__

_____信_______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

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觉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

去云南的火车。部队*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

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粗的字注音。(10分)

2、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是()(10

分)

A、虽然不过但却

B、于是虽然却但

C、不过虽然但却

D、不过如果但是就

3、标题“儿子”二字是指()(15分)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D、泛指解放军战士是人民的好儿子。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15分)

A、老人B、儿子

C、“儿子”D、小刚

篇二

基础训练

一、把下面的词和相对应的音节连起来。

拟定 bēn fù

殉职 nǐ dìnɡ

奔赴 xùn zhí

黯然 xūn jiàn

踌躇 chóu chú

勋鉴 àn rán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连线搭配。

发来 悲痛 献出

指挥 电报 奔赴

强忍 作战 无限

三、根据句意写词语。

1.给有功德的人看()

生命

眷恋

朝鲜

2.因公务而牺牲。()

3.犹豫不决的样子。()

4.起草制定。()

四、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只写序号)

1.①桃花②荷花③迎春花④腊梅花⑤桂花

2.①父亲②儿子③曾祖父④孙子⑤祖父

3.①少数②全部③没有④一半⑤多数

4.①一季②一年③一月④一周⑤一旬

五、按要求改句子。

1.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改为陈述句)

2.他们想见见儿子的遗体。(改为反问句)

3.他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改为“被”字句)

4.电报记录稿被秘书交给主席。(改为“把”字句)

综合应用

六、课内阅读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

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

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代的名句。

“忠骨”指,这里指。毛主席引用这句名诗的意思是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练习题三篇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9:1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501960174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练习题三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练习题三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儿子   孩子   朝鲜   老人   人民   毛主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