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杜十娘的故事简介)
少年吸毒案例
【篇一:少年吸毒案例】
篇一:青少年吸毒犯罪案例( 573 字)
4 月 15 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小美 (化名)。今年才满 18 周岁的小美,
头发金黄色,穿着时髦,左手腕部有纹身。她来自青墩农村,是家
中独生女。因容留他人吸毒,小美被盐都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
听人说这个没有瘾,还能减肥。我就 溜 了几次。
溜冰 是许多年轻人对吸食冰毒的通俗叫法。去年 11 月、12 月和今
年 1 月,小美先后三次购买冰毒吸食。第一次吸食时,小美忐忑不
安。那次吸过,她两天没吃饭, 感觉到饿,就是没有食欲。口干,
不想睡觉,就通宵上网。第二天上班时没精神。
初中毕业后,小美帮人家卖过餐具、鞋子、化妆品等,做过咖啡店
营业员,都因工资低,频频换工作。后来,她在市区一家 ktv 做服务
员,在那里她认识了提供冰毒的阿娟 (另案处理 )。在小美的租住处,
小美和阿娟先后三次吸食,每次花费在 300 元左右。
直到被民警抓获,小美才感到害怕。在法院审理阶段,小美从法官
那里了解到了冰毒的危害, 听得我冷汗直冒。早知道这些,打死我
都不会碰的。
从小受父母娇惯的小美,事发后一直是母亲帮她处理有关事情。
至今没敢告诉爸爸,怕他受不了。
现在,小美在学习化妆,她想自己开一个小店, 这辈子都不会再碰
那东西了。
篇二:青少年吸毒犯罪案例( 842 字)
为追求新潮和酷感, 3 个 90 后女孩竟想出了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
日的方式,还邀请了 3 个男孩一起到宾馆来 分享 毒品。长寿区检察
院近日透露,经该院提起公诉,这 3 个女孩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
已于 1 月 7 日被法院分别判处拘役 5 个月。
今年 20 岁的小丽,和同龄的小馨,以及 21 岁的小红,是很要好的
朋友,3 人都没有正式职业。去年 10 月 24 日是小丽的生日。为了
能让这个生日过得刺激、够酷,小丽和姐妹们竟有了一起吸毒庆祝
的想法。于是,小丽将自己的身份证和 100 元钱交给小馨和小红,
拜托两人帮自己到长寿区某宾馆开一间房。她还神秘地暗示姐妹们
晚上有好节目。
小馨和小红来到宾馆后,用小丽的身份证和两人各自的身份证一起
开了一间房,并交了 100 元房费,小红还帮忙垫付了 100 元押金。
当天下午,小丽和两个姐妹邀约另外 3 个 90 后男孩,一起来到宾馆
房间为小丽庆贺生日。期间, 6 个人一起吸食了冰毒。第二天凌晨,
小丽被公安机关捉获,小馨和小红也很快落网。
据小丽交代,吸食冰毒是她们早就好的庆贺生日的方式。几人以前
也偶尔吸食毒品,这次过生日, 分享 毒品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 交流
方式 ,也是一种 酷 的表现。
小红表示,在 90 后的朋友圈里,大多数人的父母都忙于工作,甚至
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管她们。平时她们在家无所事事,感觉
特别无聊。大家混在一起,经常想些新奇的办法,追求新潮和 酷 感,
寻求 给力 的生活方式。吸毒是她们这类年轻人认为很 拽 的一种行
为,感觉和吸烟区别不大。
那么多人吸烟也没有啥啊,吸毒更有 个性 。
小红语出惊人。
因吸食毒品,去年 11 月 4 日,小丽、小馨、小红被长寿区公安局强
制隔离戒毒两年。同年 12 月 17 日,长寿区检察院以容留他人吸食
毒品罪,对 3 人提起公诉。
篇三:青少年吸毒犯罪案例( 715 字)
少年和毒品,两者联系在一起是多么让人揪心。今年 16 岁的少年小
伟,花一样年纪的他本应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生活,在社会、学校
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然而,染上毒瘾并贩毒的小伟却只能在看守所
内,透过铁窗看看头顶的那一小块蓝天。 11 日,平潭县检察院以贩
毒罪对小伟提起公诉。
小伟是个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了家,真是可惜。
一提起小伟,办理此案的检察官边摇头,边替小伟感到惋惜。小伟 6
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了,他被判给了母亲。离婚后没多久,
小伟的父亲离开平潭去广东打工,从此杳无音讯,小伟的母亲则在
他人介绍下远嫁台湾,无家可归的小伟只好被寄养在姨妈家。
姨妈家有 3 个孩子,只能给小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无法在学习方
面照顾他,在学校里,小伟因为没有爸妈经常被同学们嘲笑,自卑
的他开始厌倦学习。还没读完初一,小伟就辍学了。因为精神空虚,
小伟渐渐与姨妈家的邻居念某熟悉起来。念某有钱,出手也大方,
时不时可以带他出去潇洒,小伟甚至有些崇拜这位 大哥 。去年 4 月
的一天,在念某的下,小伟开始吸食冰毒,并很快染上了毒瘾。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小伟心甘情愿成了念某的 小弟 ,多次接受念某
的指令,携带 k 粉 、摇头丸等毒品送货,赚取一些零花钱。
今年 5 月 5 日凌晨,小伟接到念某的电话,让他到平潭县澳前镇一
家夜总会 送货 ,当场被警方抓获。被抓后,小伟主动交代自己曾帮
念某送过 4 次货。少年贩卖毒品,令人扼腕叹息,值得反思。毒品
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这只邪恶的魔手正向纯洁的青少年伸去,预
防青少年吸毒贩毒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
注。
篇四:青少年吸毒犯罪案例( 586 字)
容貌秀丽的阿珍是汕头市区人,谁也想不到,今年 17 岁的她 毒龄
竟已有两年多了。据阿珍称,是她那个畸形的家将她逼上了这条路,
是为了寻求解脱,她才借 药 消愁,结果愁没消去却把自己 吸 进了
戒毒所。
据阿珍介绍,其父母在她 13 个月大时便离异了,她被判随生母,后
母亲再嫁时后父嫌她累赘,便把她送给了市区一对结婚多年未曾生
育的夫妇 (也就是她现在的父母 )。
阿珍承认,起初养父母对她很好,吃的、穿的无不关爱有加。但当
她 7 岁时,养母生下了弟弟后,她又成了 累赘 ,成了家中的 保姆 ,
每天做饭、打扫卫生、看管弟弟等什么杂务都 承包 了。为此,阿珍
不止一次在夜里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因缺乏家的温暖和关爱,阿
珍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己慢慢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小学毕业后,她即跟着在歌舞厅认识的朋友们离开了家。有一天她
见几个朋友躲在一个隐蔽角落里抽烟,仔细一看,发现他们的抽法
很奇特,于是她凑了上去,学着他们的样子狠命抽吸了一口,她称,
那一刻她感觉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 解脱 。
上瘾后,因无经济来源,她便再也离不开那些娱乐场里的 朋友们 了,
因为只有和他们在一起,她才能获得毒品来应付她日益强烈的毒瘾。
【篇二:少年吸毒案例】
一、好奇心理 —— 毒品作为政府、社区、家长明令禁止青少年接触
的物质这一特性本身即决定了它能引起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因为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没有亲眼见过吸毒的真实情景,即使知道一点也
是通过别人传言获得的,青少年对毒品的疑问和想象持续一段时间
后,就有可能对毒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使之产生一种不亲身体
会就不快的强烈欲望。因而他们总是想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千方百
计地靠近毒品,观察毒品,甚至目睹吸毒者的现实行为。正是在这
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一些青少年抱着体会体会吸毒是什么感觉,玩
一玩,试一试的心理和毒品发生了实质性的接触。从而一发不可收
拾,被毒品死死缠住不能自拔。因好奇心而染上毒瘾的青少年占青
少年吸毒总数的 70%以上。
案例:1、16 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学习成绩还算不错。
这个年纪的孩子,爱打游戏机的挺多,小华也不例外。一次,在游
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 “哥们 ”。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
在那里吸,一副 “飘飘欲仙 ”的样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小华的好奇。
当 “哥们 ”怂恿他尝一口时,小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
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为了弄钱吸毒,小华开始学会说谎,
学也没心思上了,甚至骗起低年级同学的钱。这个小小年纪的 “瘾君
子 ”让我们在叹息之余,更为他对毒品的不设防而痛心。
2、胡一海,男, 27 岁,吸毒史: 9 年,其间戒毒两次。自述:我
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到社会上去混,打架啊干坏事啊,挺乱的。这
跟我家有点关系,我的父母在我很小时就离婚了,我一直跟外婆住。
1996 年的时候,我跟一个恋爱 4 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当时心情很不
好,每天泡吧,跳舞,混日子。那个时候我也听说过毒品,身边也
有不熟悉的人在吸。不过还觉得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就在那段时
间,在一个兄弟家里,看见很多人围着吸毒,一个兄弟就对我说,
心情不好来口这个包你舒服。怎么说呢,当时我就是好奇心,还有
我从来没有 “不敢 ”的时候,他们叫我吸,我要是不吸,面子都没有
了.老实讲,第一口我被呛住了,根本没有吸下去,兄弟说,我给你
敲小一点,你慢慢吸。我吸完之后就昏昏沉沉睡过去了,也没觉得
有什么舒服的感觉。之后他们吸的时候我就主动要求吸,想看看到
底能有多舒服,这种心态就好像小时候学抽香烟一样,明明是呛的,
就越要抽。
两次过后我就上瘾了,兄弟免费提供了一段时间后,我就要开始买
毒品了。 2002 年,我去买毒品的时候被抓了,送进了强制戒毒所。
出来之后,想想总还是要做人的,家里给钱让我开了一个水果店,
又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生活就正常起来。我这个人脾气不好,有
时我妈妈看我精神不好,就会问我:是不是又去碰那东西了?我就
要顶撞:你那么要我去碰,我就去碰给你看看好了。现在想起来真
是不应该。开了水果店之后呢,就有一些问题,原来那帮朋友会过
来玩一下。那我做生意总不好说你们不要来之类的话,再说我挺要
面子的。后来就发展到我在前面看店,他们在后面吸毒了。不过那
个时候我还算能把持住的,没有吸。可是越到后来,他们来的次数
越多,我看着他们吸毒真难受啊,总有实在忍不住的一天。接下来
的日子就这样了,店也不开了,我每天中午睡醒,就想着去哪里搞
点毒品过来,如果晚上吸不到的话,那就 ⋯ ⋯ 有一次,我妈妈看我
这个样子实在是忍不住了,就打电话给我的朋友,叫他们带点东西
过来,我听到她打电话,自己的眼泪流下来,不是因为瘾上来难受,
而是心痛,我知道我让妈妈一件她十分不想干的事情。我当时
就觉得自己不是人,干脆死掉算了。这一次进来,我想了很多事情。
和我感情最好的外婆说:你不要再吸毒了,不然我死了就没人来送
终了。我听到这话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从小是外婆带大的 ⋯ ⋯ 戒毒
就是一秒一秒地戒的,这一秒钟你忍住了,下一秒就不一定了。所
以我觉得我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难。我想能不能去南门街道,那里
有个帮教小组,每个星期都来给你做一次尿检,如果你有什么心事
的话,可以给他们打打电话,有人监督的话,我觉得会好一点。
如果没人逼着我戒,我真不知道自己的信心能维持多久。
二、炫耀心理 —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对毒品的危害性认识
不足,他们会认为吸毒是一种高级的享受,吸得起毒代表自己有身份、
有钱。吸毒者中甚至流行这样一句话: “看一个人是否有钱,不能看
他开多好的车、住多好的房子,而要看他是否吸得起毒。 ”在这种错
误认识的影响下,不少通过自己努力致富的年轻人开始吸毒,以吸
毒来满足自我炫耀心理,最终倾家荡产。
案例:1、庆生, 17 名青少年聚在一起吸毒 1 月 5 日 22时许,天元
区栗雨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在天元区一农家乐别墅内, 17 名青少年
聚众吸食毒品,有的还是在校学生。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只见餐桌上摆着自制的吸食麻古的工具和包装
毒品的塑料袋。这些人精神亢奋,笑声不断。经调查得知,当天是
胡某 20岁生日,他包下了这座农家乐别墅,请“兄弟们”吸食麻古。
经审查, 17 名男子最小的才 16岁,就读于市某职业学校,在学校是
班长,家境不错。他表示,没接触过麻古,是第一次尝试。
2、90 后女孩邀人吸毒庆生为追求新潮和酷感, 3 个 90 后女孩竟想
出了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日的方式,还邀请了 3 个男孩一起到宾 馆来“分享”毒品。长寿区
检察院近日透露,经该院提起公诉,这3
个女孩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已于 1 月 7 日被法院分别判处拘役 5
个月。今年 20岁的小丽,和同龄的小馨,以及 21岁的小红,是很
要好的朋友, 3 人都没有正式职业。去年 10 月 24 日是小丽的生日。
为了能让这个生日过得刺激、够酷,小丽和姐妹们竟有了一起吸毒
庆祝的想法。于是,小丽将自己的身份证和 100 元钱交给小馨和小
红,拜托两人帮自己到长寿区某宾馆开一间房。她还神秘地暗示姐
妹们 “晚上有好节目 ”。小馨和小红来到宾馆后,用小丽的身份证和
两人各自的身份证一起开了一间房,并交了 100 元房费,小红还帮
忙垫付了 100 元押金。当天下午,小丽和两个姐妹邀约另外 3 个 90
后男孩,一起来到宾馆房间为小丽庆贺生日。期间, 6 个人一起吸食
了冰毒。第二天凌晨,小丽被公安机关捉获,小馨和小红也很快落
网。据小丽交代,吸食冰毒是她们早就计划好的庆贺生日的方式。
几人以前也偶尔吸食毒品,这次过生日, “分享 ”毒品更是不可或缺
的一种 “交流方式 ”,也是一种 “酷 ”的表现。小红表示,在 90 后的朋
友圈里,大多数人的父母都忙于工作,甚至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
时间管她们。平时她们在家无所事事,感觉特别无聊。大家混在一
起,经常想些新奇的办法,追求新潮和 “酷 ”感,寻求 “给力 ”的生活
方式。吸毒是她们这类年轻人认为很 “拽 ”的一种行为,感觉和吸烟
区别不大。 “那么多人吸烟也没有啥啊,吸毒更有 ‘个性 ’。”小红语出
惊人。因吸食毒品,去年 11 月 4 日,小丽、小馨、小红被长寿区公
安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同年 12 月 17 日,长寿区检察院以容留他
人吸食毒品罪,对 3 人提起公诉。该案承办检察官呼吁,现在的孩
子需要社会和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和
生活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有害的。特别是吸
毒,对人体危害巨大,是不能和 “酷 ”和“拽”相联系的。
三、交友不慎 —— 人作为 “社会关系的总和 ”,必然和周围的同类发
生关系,进行交往,并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朋友等关系。交友在人
生的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交上一个好的朋友,可以一生对
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交上一个坏朋友,可能会影响
自己的前途,使自己的一生暗淡无光。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交友
应当非常慎重,以免因交友失误悔恨终生。从吸毒青少年的情况来
看,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即是因为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
案例:1、江苏仪征破获一起青少年涉毒案 90 后占五成日前该市警
方仪征破获一起青少年涉毒案,在被抓获归案的 15 名嫌疑人中, 90
后占五成,年龄最小的是一名 16 岁高一女生。
据警方介绍,本月初,民警到社区走访了解到,一名男 23 岁曾经受
过处理的涉毒问题青少年经常不在家,也没有工作,极有可能再次
染毒。随即警方在网吧、宾馆等场所布控, 15 日在本地一家网吧里
找到该青年。经过相关检验证实,该青年再次染毒。同时,该青年
交代了他与多人一起吸食的实情,而且他们之间,多人相互容留吸
毒。根据线索,警方相继抓获 15 名涉毒人员。其中, 8 名男子、 7
名女子,年龄最大的 30 多岁,有 3 名未成年人,最小的是一名 16
岁高一女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曾经因涉毒、盗窃、聚众斗殴等被
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甚至被法院判过刑。警方在审查 16 岁高一女
生的笔录中显示,交友不慎, “看到别人在吃,我也就尝试了一回。 ”
首次吸食不知是毒品,同时也不知道容留他人吸毒是犯罪。
2、12 人吸毒 9 个是在校高中生 据涪陵区公安局崇义派出所副所长
冉庆介绍, 1 月 23 日晚上, 18 岁的男子吴某和 12 名未成年男女一 起,在涪陵区人民西路
61 号 2 单元 2 楼的一间租赁屋中通宵玩耍。
期间,除高中女生涓涓(化名)外,其余 12 人均不同程度吸食了冰
毒和麻古。次日早上, 15 岁的男生苟某留下打扫房间,其余人转移
至吸毒人员李静(化名)位于涪陵城区黎明北路的家中,继续玩耍。
1 月 24 日 10 点左右,吴某和一男一女两名未成年人从李静家中离
开后各自回家。面色蜡黄的 3 人,走起路来晃晃悠悠。这一幕正好
被巡逻的崇义派出所民警王锋看到了。见情况有些可疑,王锋立即
上前将 3 人拦下。经过盘查,吴某等 3 人承认,在几个小时前,他
们曾和另外 9 名未成年人一起,在苟某家中吸食了一些冰毒和麻古,
“其他人现在还在李静家玩耍 ”。随后,拿不出身份证的吴某等 3 人
被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与此同时,副所长冉庆也率队赶往李静家
搜查。
当民警敲开李静家的大门后发现, 3 名涉嫌吸毒的未成年男子已经从
李静家离开。在这间狭窄的屋子中,涓涓正和 6 名高中生模样的小
男孩呆在一起,他们有的在打牌,有的蜷缩在沙发上休息。很快,
先前离开的 3 名男生中有 2 名被警方控制,另一名逃脱。面对民警
的询问, 8 名未成年男生均对吸毒的事实供认不讳。当天上午 11 时,
民警来到孩子们吸毒的现场苟某家中。在苟家楼下的垃圾堆中,警
方找到一个塑料袋,袋里装有吴某等 12 人吸毒时使用过的冰壶等器
具。
经过尿检, 18 岁的男子吴某、 1 名高中女生和 9 名未成年男子,尿
样均呈阳性。这群孩子几乎都是校友,他们曾在一个学校念过初中。
让民警震惊的是,被控制的 11 人中,除了吴某和一名男生外,其余
9 人都是 15~17 岁的在校高中生。冉庆透露,除警方已控制的 11 名
吸毒人员外,还有一名陈姓的 16 岁男孩在逃。 “这群孩子们都说,
冰毒和麻古是陈某买来的,价值约四五百元。 ”目前,警方已对吸毒
人员实施治安拘留,且正在追查陈某的下落和毒品来源。
四、乏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 据调查分析,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根
本不知道毒品的危害及上瘾快、戒毒难的特点,误入吸毒泥潭,痛
悔莫及。
案例:1、14 岁吸毒女孩南京警方抓获了一名年仅 14 岁的吸毒女孩,
这个女孩由于多次吸食摇头丸,被警方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 “在戒
毒所里,我们问她为什么吸毒,这个女孩好像根本不知道毒品危害。
说因为她比较胖,后来一个朋友说吸毒可以减肥,她就吸上了。 ”这
位负责人说,对于被抓进戒毒所,这个女孩还和民警辩解,说摇头
丸没有危害,并说只要自己出去,照样吃摇头丸。 “这些新型毒品,
不像普通毒品海洛因那样,一天不吸就很难受。这就给这些吸食新
型毒品的人一个错觉,觉得新型毒品没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其
实,一旦新型毒品成瘾,那它对人体的损害比普通毒品还大,现在
有不少吸食新型毒品的人都出现了神经问题。 ”该负责人说。
2、女孩为减肥而 “溜冰 ” 4月 15 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小美 (化名)。今
年才满 18 周岁的小美,头发金黄色,穿着时髦,左手腕部有纹身。
她来自青墩农村,是家中独生女。因容留他人吸毒,小美被盐都法
院判处拘役三个月。
“听人说这个没有瘾,还能减肥。我就 ‘溜’了几次。 ”“溜冰 ”是许多年 轻人对吸食冰毒
的通俗叫法。去年 11 月、12 月和今年 1 月,小美
先后三次购买冰毒吸食。第一次吸食时,小美忐忑不安。那次吸过,
她两天没吃饭, “感觉到饿,就是没有食欲。口干,不想睡觉,就通
宵上网。第二天上班时没精神。 ”初中毕业后,小美帮人家卖过餐具、
鞋子、化妆品等,做过咖啡店营业员,都因工资低,频频换工作。
后来,她在市区一家 ktv 做服务员,在那里她认识了提供冰毒的阿娟
(另案处理 )。在小美的租住处,小美和阿娟先后三次吸食,每次花费
在 300 元左右。
直到被民警抓获,小美才感到害怕。在法院审理阶段,小美从法官
那里了解到了冰毒的危害, “听得我冷汗直冒。早知道这些,打死我
都不会碰的。 ”从小受父母娇惯的小美,事发后一直是母亲帮她处理
有关事情。 “至今没敢告诉爸爸,怕他受不了。 ”现在,小美在学习
化妆,她想自己开一个小店, “这辈子都不会再碰那东西了。 ”
五、家庭环境影响 —— 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和保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不,
良的家庭环境则往往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尤其作为人
生的第一任教师的父母的言行,更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发育成长。
本身言行不检点的父母常常成为其子女的恶的榜样,成为子女走上
违法犯罪歧途的引路人。
案例:1、广州市 1990 年破获了两个家庭共 12 个成员全部参与吸贩
毒的案件。就吸毒而言,两个家庭都是由 1 人吸毒后引发全家吸毒
的。如某少女 12 岁时即跟着母亲学会了吸毒并成瘾, 14 岁就不得不
靠出卖色相赚取母女二人吸毒所需的费用。在戒毒所里,该少女开
始醒悟,与母亲互不相认。母亲却利用强制戒毒期满的机会,骗取
了女儿仅有的 1000 元戒毒费,三年不知下落。 1997 年 4 月 12 日,
毒瘾缠身的该少女冲向一辆行驶中的出租车自杀。
2、父母离婚导致亲情缺失 16 岁花季少年走上吸、贩毒之路 少年和
毒品,两者联系在一起是多么让人揪心。今年 16 岁的少年小伟,花 一样年纪的他本应在父母
的呵护下快乐生活,在社会、学校的关爱 下健康成长。然而,染上毒瘾并贩毒的小伟却只能在看守
所内,透
过铁窗看看头顶的那一小块蓝天。 11 日,平潭县检察院以贩毒罪对
小伟提起公诉。
“小伟是个可怜的孩子,从小就没了家,真是可惜。 ”一提起小伟, 办理此案的检察官边摇
头,边替小伟感到惋惜。小伟 6 岁时,父母
因感情不和离婚了,他被判给了母亲。离婚后没多久,小伟的父亲
离开平潭去广东打工,从此杳无音讯,小伟的母亲则在他人介绍下
远嫁台湾,无家可归的小伟只好被寄养在姨妈家。
姨妈家有 3 个孩子,只能给小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无法在学习方
面照顾他,在学校里,小伟因为没有爸妈经常被同学们嘲笑,自卑
的他开始厌倦学习。还没读完初一,小伟就辍学了。因为精神空虚,
小伟渐渐与姨妈家的邻居念某熟悉起来。念某有钱,出手也大方,
时不时可以带他出去潇洒,小伟甚至有些崇拜这位 “大哥 ”。去年 4
月的一天,在念某的下,小伟开始吸食冰毒,并很快染上了毒
瘾。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小伟心甘情愿成了念某的 “小弟 ”,多次接
受念某的指令,携带 “k粉 ”、摇头丸等毒品送货,赚取一些零花钱。
今年 5 月 5 日凌晨,小伟接到念某的电话,让他到平潭县澳前镇一
家夜总会 “送货 ”,当场被警方抓获。被抓后,小伟主动交代自己曾
帮念某送过 4 次货。
承办此案的薛华榕检察官告诉记者,少年贩卖毒品,令人扼腕叹息,
值得反思。毒品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这只邪恶的魔手正向纯洁的
青少年伸去,预防青少年吸毒贩毒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检察官说,透过小伟吸毒、贩毒的犯罪表象,不难发现,当家庭亲
情出现危机时,缺失亲情关怀的未成年人,在自身生理、心理发育
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时,极易走上违法犯罪
的道路。希望那些因种种原因婚姻亮红灯的家长,能以此为警示,
给缺失爱的孩子,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责任。
【篇三:少年吸毒案例】
2010 年 7 月 5 日,广西灌阳县的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吸食
毒品而死亡。沿着这名学生死亡的线索,记者调查了校园里孩子们
面临的 “白色 ”诱惑。
死亡的学生名叫陈桥, 14 岁,在桂林市灌阳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一年
级,事发当天中午,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当时他坐在客厅沙发上,
陈桥的母亲在厨房里忙乎着午饭,陈桥妈妈回忆: “突然听到噗通的
一声,孩子从沙发上面掉在了地上,看到他脚手都抽筋了,我马上
跑出来把他扶在沙发上。 ”
当时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家人赶紧拨打
了 120 急救电话。医生诊断: “吸毒过量。 ”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留住陈桥的生命。同时灌阳县公安局
民警也来到医院为陈桥做了尿检,证明他曾吸食毒品 k 粉,医院也
认定陈桥是过量吸食 k 粉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最终死亡的。这是
灌阳县第一例未成年人的一个吸毒死亡的案例。
案例 2
今年 15 岁的阿兵 (化名,下同 )是汕头市强制戒毒所里年龄最小的一
个,别看他个子矮小,但双眼却滴溜溜转个不停,一眼就可看出是
个“老江湖 ”。
阿兵是澄海外砂人,因年幼其母病亡,其父忙于生计无暇照管他,
自 7 岁起,阿兵模仿大人们抽烟,并以之为荣。他说,每天放学后
燃起一根香烟吞云吐雾,走在同学们中间感觉特有面子。
14 岁那年,勉勉强强读至初一的阿兵干脆辍学了,终日跟在乡里几
位“大哥 ”身前身后当起了小兄弟。去年初,他结识了乡里一做餐饮
生意的 “大哥 ”,几番来往后,阿兵很得大哥喜欢。慢慢地,阿兵也
发现了大哥原来是 “白药仔 ”,但他也不以之为忤,相反还认为这是
“酷 ”的表现。去年中,趁大哥不在家,小兵偷了一点 “白粉”终于开 “
禁”尝了新,并从此成了一名 “小道友 ”。吸上白药后,因无钱买药,
小兵便在一 “道友 ”“教授 ”下当起了 “鱼虾蟹 ”庄家,以赌钱为营生。
据称,那些 “鱼虾蟹 ”的骰子都是用磁铁做了手脚,因此聚赌时基本
都是赢钱,有时一天纯收入达三四百元。小兵称其每天下午常在陈
厝合、辛厝寮一带“开局 ”,赚了 “工资”后便买“药”过瘾。今年 2 月
19 日,小兵被警方抓获,在审讯时因药瘾发作口吐白沫,结果被送
强制戒毒。
案例 3
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青少年染上毒瘾还源于无知。来自粤东某偏
僻山区 19岁的女孩小敏就是这样一个人,由于对毒品毫无了解,她
认为自己意志力坚强不会上瘾,不料却在尝试中成了毒品的俘虏。
小敏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 15岁的她便来汕头打工,并认识了
男友小李,在交往一年多后,小敏发现小李是名 “道友 ”,每次赚的
钱都被小李 “借”去吸毒,小敏多次劝小李 “改邪归正 ”,但不管怎么
劝说,小李却始终无法戒除毒瘾。
为了用自己的 “行动”来劝说男友戒毒,小敏竟然想用 “先吸后戒 ”的
办法来证明毒瘾是可以戒掉的,想要以活生生的例子说服男友彻底
戒毒 ⋯ ⋯
然而,小敏失败了,她非但没有帮着男友戒去毒瘾,自己也陷了进
去。此时,她方悔不该当初,但 “白色幽灵 ”已牢牢擒住了她。今年 3
月初,她和男友先后进了戒毒所 ⋯ ⋯
案例 4
中学生思想敏锐,少有保守思想,好奇心强,敢想敢求敢做。但由
于其年少无知,思维的片面性很大,在许多新事物面前,一旦把握
不好,非常容易走入误区。
在遭遇毒品之前他们很少懂得毒品的知识,即使知道 “毒害 ”二字,
但毒在哪里,害有多深,却一片茫然。相反,他们听人吹什么 “吸毒
可以让人飘飘欲仙 ”,“想什么来什么 ”, “没有一切烦恼,精神特爽 ”
等等,往往信以为真,产生找一找 “感觉”的强烈欲望。
例如:某女, 14岁,听了关于毒品的 “神话”后,竟在心里不停地想,
如果能吸毒,那我的日子就过得充实了。在这种好奇心驱使下,很
快吸毒成瘾,每天 300 元的毒资全靠 “坐台 ”以及和一伙男生去偷、
扒获取。又如:某男, 15岁,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差,也知道吸毒是
危险的,但经不住别人的一再 “劝说”和 “开导”,竟天真地认为尝一
尝无妨,即使成瘾,也能戒掉,结果以身试毒,至今身心难以康复。
其实,有些人在吸毒之前,也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一些毒品的危害,
也有一定的拒毒心理,行为也并非刻意追求毒品的体验。只是由于
自身意志比较薄弱,对毒害了解不深刻,经不起别人的和唆使
而走上吸毒路。绝大多数吸毒学生,都经历过 “想-怕-试-上瘾 ”的心
理过程和实践过程。
案例 5.
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好交往,喜欢成群结伙。但他们中有不少人
自认为已经长大,什么都懂。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不以为然,盲目
地去追求所谓的个性独立。特别是某些中差生由于成绩不好,升学
无望,在家被家长责备,在校被老师嫌弃,因而对学校、对老师、
对家长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常常三五个人混在一起,讲什么 “哥们义气 ”、“姐妹情深 ”,崇尚什
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他们当中,一旦有一个人吸毒,很容
易引起交叉感染。
例如:某男, 16 岁,个性燥烈,极讲 “哥们义气 ”,经常帮人打架,
烂兄烂弟颇多。他自己受人诱惑吸毒后,又影响其他十余名 “哥们 ”
吸毒成瘾。再如:某女, 14 岁,因其要好的女同学吸毒、 “坐台 ”,
她也受影响学会吸毒、 “坐台 ”,导致她交的男朋友也随其吸毒。调
查表明,群体交叉感染,危害极大,感染面广,传播速度极快。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8:42: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5001232991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少年吸毒案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少年吸毒案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