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班主任节)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
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
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
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
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是由于其无
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
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
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
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
观性太强、对实验者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
存在只能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
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 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
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
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
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
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
以改进和发展,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1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
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
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
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
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
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有关内隐态度的研究表明,对评价性的语义内容的
加工是一种在视觉基础之上的自动化过程 。内隐联想测验就是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
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
进行测量。它也是以反应时为指标,基本过程是呈现一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
类(即归于某一概念词)并按键反应,反应时被自动地记录下来。概念词 (如 国产、进口)
和属性词 (如 喜欢、不喜欢)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 (国产—喜欢,进口—不喜欢)
和不相容的 (或相反的)(如国产—不喜欢,进口—喜欢)。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
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日对被试而言二者有着紧密且合理的联系,否则为不相容或相反
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时,此时的辨
别归类在快速条件下更多的为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当概
念词和属性词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时,往往会
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的辨别归类需进行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
慢,反应时长;不相容条件下的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之差即为内隐态度的指标。这样,
概念词和属性词关系与内隐的态度一致程度越高,联系越紧密,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
度就越高,因而反应时越短,而不相容条件下,认知冲突越严重,反应时自然会更长,其
间的差就会更大,表明内隐态度越坚定。总之,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当两个概念相
似或者在被试的记忆中有联系的时候,比两个概念不相似或在记忆中没有联系的时候反应
快。
2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8:2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990692991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内隐联想测验综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内隐联想测验综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