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分类

更新时间:2024-03-27 07:14:1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儿童手工作品简单)

笔画分类

笔画分类

汉字的字体分手写体和印刷体两种。手写体是指文字的手写形式,它灵活多样,易于

表现个人风格,现代汉字手写体主要有楷书、草书、行书等三种。手写体的汉字笔形因书写

时使用硬软笔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使用硬笔书写的竖笔类笔形,用软笔(如毛笔)书写时

还可分为短竖、长竖、悬针竖和垂露竖等笔形。印刷体是指文字的印刷形式,现代汉字印刷

体主要有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四种,其中宋体和楷体是最常用的印刷体。在汉字字形

整理之前,印刷宋体和印刷楷体的笔形、笔势差异较大,如印刷楷体的“即”,在印刷宋体中

则为“、卽”两种字形。为了使印刷宋体与印刷楷体的字形尽可能趋于一致,原则上使印刷宋

体向印刷楷体靠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

员会)于1965年1月30日发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规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

通常所说的笔画是以印刷体的主流字体(宋体、楷体等)作为分析对象的,现代汉字

笔画的分类方法一般有两种:粗略的分类法把笔画分为八类(永字八法)或五类(札字法);

细致的分类法把笔画分为基本笔画和派生笔画(复合笔画)两大类。书写时,笔画的方向自

始至终没有变化的称为基本笔画(即平笔),笔画方向发生变化的称为派生笔画(复合笔画,

即折笔)。

粗略分类

札字法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

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

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 种基本笔画:五种笔画分别代表横类(包括所有形式的长横、

短横、横勾、横提)、竖类(包括所有形式的长竖、短竖、竖勾)、撇类(包括所有形式的

向左撇出去的点)、点类(包括捺和所有向右写出去的点)、折类(包括所有的横折、竖折、

折勾、折撇)。所有的汉字笔画都归为以上五类。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阐述正楷点画用笔的一种方法,因以“永”字八笔为例,故称。其来源旧有三

说:(1)张旭说,见《墨池编》;(2)僧智永说,见《书苑菁华》;(3)蔡邕、王羲之说,见李

溥光《雪庵八法》。其法称点为“侧”,须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画为“勒”,须

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应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故须直

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须驻锋提笔,突然趯起,其力才集中在笔尖;仰横为“策”,用力在

发笔,得力在画末;长撇为“掠(lüè)”,起笔同直画,出锋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

易犯飘荡不稳的毛病;短撇为“啄”,落笔左出,要快而峻利;捺笔为“磔(zhé)”,要逆锋轻落

笔,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重在含蓄。后人亦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3]

1

永字八法是指中国传统的八种汉字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4]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点)、

勒(横)、努(竖)、趯(钩)、策(提)、掠(撇)、啄(右短撇)、磔(捺)”八画,

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永字八法”基本笔画(8种)

基本笔画

丿

*

亅**

笔画名称

例字

六、义、头、之

二、大、干、王

丄、十、丅、干

八、乃、乂、儿

人、木、又、水

地、瑞、扎、轻

决、永、互、口

小、豹、勺、事

注:*笔画“折”主要是指笔画中“折”的部份,包括横折弯、横撇、横折、横折折、竖折、

竖弯、撇折等。

**笔画“钩”主要是指各笔画中“钩”的部份,包括竖钩、弯钩、斜钩等。

永字八法(2)

以下是“永字八法”笔画写法及笔顺详

解︰

笔画一 侧

2

笔画分类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7:1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948552604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笔画分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笔画分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笔画   印刷   楷体   包括   基本   笔形   中国   形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