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古筝技巧发展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27 05:13:4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新婚四字贺语)

古筝技巧发展历史

古筝技巧发展历史

古筝自见诸记载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古筝的演奏技法却发展缓慢。

在汉代以前,古筝是用较长的拨子弹奏的。在古代诗词歌赋中均把用这种演奏技

法演奏古筝均叫做“弹筝”。由于用拨子弹奏指法自然简单,故演奏技法只有“大

兴小附、重拨轻随(大指与中指进行“托勾”的技巧)”“无要妙之音、变羽之

转(没有变化按音)”。至唐代,琵琶演奏家裴神符放弃了用拨子弹琵琶的方式

(时称“弹琵琶”),改用自己的手指和指甲弹奏琵琶,将之叫作“搊(chōu)

琵琶”。由于手指弹奏指法变化多端、表现力强,故有人在演奏古筝时也放弃拨

子,用自己的手指甲弹奏古筝,并将之叫作“搊筝”(今人叫做“抓筝”)从而

丰富了演奏技法、增强了表现力,使古筝得到广泛的普及,出现了“奔车看牡丹,

走马听秦筝”的盛况。

宋代以后,由于内乱外患,古筝流落到青楼勾栏,弹筝人地位低下,演奏技

法停滞不前。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古筝虽然形成了河南、山东、潮州、客家等几

个主要流派,但演奏技法除左手的按滑揉弦技巧比较丰富外,右手的弹奏技巧只

有“连弹”“花指”“四点”(勾托抹托)等。河南、山东流派虽有“摇指”但

其长度多不过一拍甚至只是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刮奏也只是偶尔使用,没有连续

的刮奏乐段甚至乐句。古筝曲的内容一般都是各流派所在地区的曲艺、戏曲唱腔

音乐。

第一次古筝技法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沈阳音乐学院的赵玉斋先生参

考了钢琴的演奏手法,将左手的演奏任务从只负责在琴码左侧按、滑、揉弦,拓

展倒也可以在琴码右侧与右手同时弹奏,开创了双手弹筝的先河。虽然在古代记

载中已有双手弹筝的描述,近代也有演奏家偶尔使用左手拨奏琶音,但赵玉斋的

双手弹筝是在其不知道古代有双手弹筝,并且双手弹筝已经失传的情况下开创的。

在他的代表作品《庆丰年》中不仅大量使用了双手弹筝技术,还出现了和弦、琶

音、刮奏、模仿击鼓声等表现手法,大大丰富了古筝的演奏技巧,扩张了古筝的

表现力。在1956年全国音乐周会演时,在音乐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好评如潮。此

后他所教授的在中央及各地方专业团体工作的学生及再传弟子,纷纷运用双手弹

筝技术编写筝曲编创了大量的作品,如:《瑶族舞曲》《春到田间》《春到拉萨》

《大渡河》《盼红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双手弹筝技术随后也被同代的

演奏家们采用如:《闹元宵》《幸福渠》等。

赵玉斋的双手弹筝技法不仅扩展了古筝的表现力,改变了古筝右手司弹、左

手司按的传统弹奏模式,而且改变了过去的古筝只演奏地方曲艺、戏曲曲牌音乐

的单一模式,带来了筝曲创作的春天。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演奏家、作曲家在

创作筝曲时都要写作一些采用双手演奏的段落,甚至全曲的大部分都采用双手演

奏。

第二次古筝技法革命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巽之先生借

鉴了琵琶古琴等乐器的演奏手法开创了长摇、扫摇、快四点等新的演奏手法,并

系统地开创了表达不同意境、效果的各种刮奏技巧,借鉴古琴手法采用双八度的

双托、大撮,加上滑音技巧等,大大丰富了古筝的演奏技法,弥补了古筝缠绵有

余、激烈不足的缺点,为古筝营造气势宏大、场面激烈的音乐场景奠定了基础。

这些技法形成于50年代,推出于60年代,而在全国普及则是在70年代。在他

改编的作品《四和如意》《将军令》《林冲夜奔》《高山流水》《月儿高》《青

海拿鹅》等作品中,这些演奏技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而在其学生、女儿王

昌元的作品《战台风》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并通过《战台风》的传播影响了

全国。此后他的学生和作曲家们运用这些技法创作了大量风靡一时的筝曲,如:

《东海渔歌》《草原英雄小姐妹》《幸福渠水到俺村》《雪山春晓》《钢水奔流》

《银河碧波》《洞庭新歌》等。

王巽之的技法革新不仅增强了古筝的表现力丰富了筝曲写作手法,而且基本

统一了各传统筝派的指甲戴法,使原来用真甲弹奏和将假甲戴在指背一侧弹奏的

各流派继承者们纷纷改为将假甲戴在指肚一侧进行弹奏。甚至使北派的名指扎桩

摇法也被迫改为小指扎桩摇法。

第三次古筝技法革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河南的赵曼琴先生借鉴钢琴、

小提琴、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手法,创立了“快指序技法体系”。该技法不仅仅是

几种新的演奏手法,而是由几十种基本指序和许多种变体指序包括轮指、弹轮、

弹摇所构成的一个技法体系。该技法改变了过去的只用三个手指对称弹奏的单一

样式,采用四个手指进行顺序、循环弹奏使古筝的指法组合形式呈几何数的增长,

扩大了古筝的演奏领域,并且通过手指运动规律、演奏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手指的

灵活性,使古筝能够自由地演奏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和变化音阶的快旋律。其代

表作品有《井冈山上太阳红》《打虎上山》《山丹丹颂》《晚会》《霍拉舞曲》

等。“快指序技法体系”形成于70年代初期,并在1975年起开始向北京音乐界

介绍,1978年起《井冈山上太阳红》被列入中央音乐学院大学教材、在人民音

乐出版社出版,1980年赵曼琴应邀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学,1986年赵曼琴携其高

徒王中山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赵曼琴的论文《对称与惯性》和王

中山演奏的《打虎上山》引起了业内轰动,使国内外古筝界专家学者第一次近距

离地认识了快速指序技法。此后,一批批由作曲家、演奏家运用快指序技法创作

的作品如《彝族舞曲》《春到湘江》《茉莉芬芳》《临安遗恨》《幻想曲》《西

域随想》《溟山》等被相继列为考级和比赛的指定曲目,快指序技法逐渐在全国

得到广泛的普及。

赵曼琴创立的“快指序技法体系”,彻底解决了古筝不能单手演奏快旋律尤

其是七声音阶快旋律的缺陷,不仅为古筝摆脱在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地位、进入常

奏乐器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古筝的指法科学化、演奏方法的规范化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快指技法的普及,古筝界逐渐采用了双手戴八个假甲弹

奏的方式,无扎桩的摇指方式也正逐步替代扎桩摇的方式。

古筝技巧发展历史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5:13: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876252989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筝技巧发展历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筝技巧发展历史.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筝   演奏   技法   弹奏   双手   弹筝   指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