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

更新时间:2024-03-27 04:38:0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槭树下的家)

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

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

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

本离不开背、记,练,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下

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的学习资料,希望

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及概率的意义

1、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

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

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

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

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

数;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

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

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

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

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

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

个事件的概率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事件的包含、并事件、交事件、相等事件

(2)若A∩B为不可能事件,即A∩B=ф,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

斥;

(3)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

件B互为对立事件;

(4)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若

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P(A)+P(B)=1,于是有P(A)=1—P(B)

2、概率的基本性质:

1)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因此0≤P(A)≤1;

2)当事件A与B互斥时,满足加法公式:P(A∪B)=P(A)+P(B);

3)若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所以

P(A∪B)=P(A)+P(B)=1,于是有P(A)=1—P(B);

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

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1)事

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

(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

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

(1)事件A发生B不发生;

(2)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三.

古典概型及随机数的产生

(1)古典概型的使用条件: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所有结果的等可能

性。

(2)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①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

②求出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然后利用公式P(A)=

四.几何概型及均匀随机数的产生

基本概念:(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

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

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

(3)几何概型的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

无限多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1.一些基本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3)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4)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

(5)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

(6)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

(7)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2.向量加法运算:

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

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高中数学函数的有关概念

1.高中数学函数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

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函数B中都

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

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函数

{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函数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函数称为函数的定义

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

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函数.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

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高中数学函数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x∈A)中的x为横

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函数C,叫做函数y=f(x),(x∈A)

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

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2)画法

A、描点法:

B、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平移变换

2)伸缩变换

3)对称变换

4.高中数学函数区间的概念

(1)函数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函数,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

则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函数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

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一个映射。

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函数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函数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的;

(2)函数A中不同的元素,在函数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函数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函数A中都有原象。

6.高中数学函数之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

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称为f、

g的复合函数。

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4:38: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854882989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必修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必看.pdf

标签:函数   事件   发生   概率   定义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