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一课一名师)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学定义: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
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
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地球自转的环境效应:
1.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向着太阳的为白天,背着太阳的为黑夜)
2.地球自转产生了地方时。(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
早一点见到太阳,形成了地方时)
3.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地球公转的环境效应:
1.地球的公转导致季节的变化(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
反之相反)
2. 地球的公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的公转运动,使的太阳
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反之相反)
3.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公转轨道近似圆形,使得地表温度
变化不太剧烈,有利生物生存)。
地球表层系统功能:
1.物质传输,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地球表层系统有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生态系统,地球生态系统不断与大气进行物质的
交换,改变了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从而形成并保持着既有还原组分又有氧化组分的混合大气,
使得地球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
3.支持生命演化和人类生存的功能(四个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地球表层系统具有支撑人类诞
生和演化的功能)。
火成岩概念: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
石。也有非岩浆作用的火成岩。
沉积岩概念:是由地表的松散堆积物经压实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概念: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即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岩石圈的结构:
垂直分层:地壳上层为花岗岩层(又称为硅铝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又称为硅镁层)。
水平变异:大陆上岩石圈厚,结构层次多,成分复杂;海洋上岩石圈薄,结构层次少,
成分相对简单。
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褶皱的定义: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
板块运动的六个阶段: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
—残余期—消亡期
对流层的三个特征:
1.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为对流层大气
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越接近地面吸收的越多,
温度越高)。
2.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受地面热力影响不均,对流层大气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所有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次)。
水平气压梯度力定义:在存在气压梯度的地方,空气分子受到力的作用,驱使着空气沿着和
气压梯度相同的地方移动,这种力被称为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定义:导致地球表面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力(北右南左)。
大气环流定义:在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地面性质以及地面摩擦的共同作用下,大气圈内的
空气产生了不同规模的三维运动,总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圈的能量传输:两种输热过程—显热传输(通过暖空气上升或冷暖空气混合进行的直接
的能量传输)、潜热传输(水在蒸发或凝结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所进行的间接的热量传输)
气候分异:地带性:太阳辐射在地面的加热不均,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
节移动,导致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沿纬度更替的去向。又称纬度地带性。
非地带性: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不同程度的破坏了气候的地带性,从而呈现出一
定的非地带性(非纬度地带性),包括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干湿度分带性主要反映了
海陆分布基础上的降水的分异,垂直带性是纬度地带性与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基础上,由
海拔对水热重新分配的结果。
径流形成过程(简单描述):
1.大气降水阶段。降水是径流的来源,所以降水过程是径流形成的第一阶段。
2.植物截留阶段。降水初期,雨滴落在植物叶片上,几乎完全被叶片截留。
3.流域蓄渗阶段。直接或间接落到地面上的水滴,不能立刻产生径流,还需下渗和填洼,积
蓄到一定程度。
4.坡地漫流过程。当流域内满足了下渗和填洼后,雨水在坡面上大范围流动就会开始。
5.河槽集流过程。漫流的雨水逐渐流入干支流组成的水系中,补充河川径流。干支流接纳雨
水后,逐渐汇集于河槽,叫河槽集流。
地下水的定义:存在于地面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水,统称为地下水。(分为
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地下水)
水循环的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
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的运动的过程,成为水循
环。
水循环的机理:
1. 水循环服从质量守恒规律且整个过程具有连续性。
2. 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3. 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同时通过无数条路线实现循环
和相变。
4. 从全球看,水循环是个闭合系统,但从局部地区看,水循环是个开放系统。
5. 地球上的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会带一些其他物质,但这些物质并不会像水那样构成完整
的循环系统,所以通常讲的水文循环,仅指水分的循环,简称水循环。
洋流分布的特点:
1. 以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 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 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
4. 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5.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反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漂
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西南季风漂流.
(背不过就画这段话上面的图)
生物圈的结构:
1. 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在垂直方向上,集中分布在某一范围内,而向上和向下都逐渐减
小)。
2. 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生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连续的,但不均匀)。
生物圈的结构特性:
1. 亲岩性:陆地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海洋,近地面大于高空,近岸海域大于大洋。
2. 亲水性:湿润地区的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干旱地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
3. 亲气性: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一点。
4. 亲光性:生物量和生产率,地面大于地下,海面大于水下。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于光合作
用强弱。
5. 温控性:赤道、热带地区的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极地寒冷地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
寺桃花始盛开)
生态系统定义: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生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系统,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1. 生产者及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
2. 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
3. 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各级净产量只有
总产量的17%-44%。
4. 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利用率不高,在4.5%-17%,因此,营养层次变大时或食物链的营
养层次增加时,净产量就急剧下降。因此,食物链长度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
5. 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
态的平衡。
★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为例):
1.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气温垂直递减率决定了当一个地区地面高程升高时,这一地区的地
面温度会随之降低,反之相反。
2. 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当山体高度超过当地的水汽凝结高度时,迎风坡的降水将会增
加,背风坡的将会减少,并且由于焚风效应,背风坡的温度将会升高。
3. 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
(1) 高原隆升导致北半球晚新生代气候变冷。
Ⅰ随着高原的隆升,一月中纬地区温度降低。
Ⅱ随着高原的隆升,地面积雪越来越多,地面反射率增高,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
地表温度降低。
Ⅲ随着高原的隆升,高原与周围地区高差加大,地面侵蚀作用加强,使参与风化作用
的CO2增多,使大气中中CO2浓度降低,降低温室效应。
(2) 高原隆升加强季风环流,使气候的季节差异增大:隆起的地面,其潜热与显热作用
加强,夏季高原往往成为一个热源,冬季则往往成为冷源,从而加强了由于海陆热
力差异导致的季风环流,季风环流的加强,使气候的季节差异更加明显。
(3) 高原隆升导致北半球中纬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
Ⅰ高原与山地的形成,导致西风带分叉,水汽运移不再经过这些地区。
Ⅱ高大地形阻挡了来自附近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地区。
Ⅲ在高大地形的上游地区,风暴发生频率较低。
(4) 高原隆升加强了亚洲季风的强度,改变了季风的风向和影响范围。
风成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
1. 植被稀疏的干燥的地面
2. 较大的有相对固定风向的地面风
3. 破碎的较易被侵蚀的岩石
风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吹蚀作用,磨蚀作用
泥石流的定义: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它爆发突然,历时短暂,
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发育所要的三个条件:
1. 流域内具备丰富的破碎的易于搬运的固体物质。
2. 具备丰富的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一起的水。
3. 比将比较大的沟谷。
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用来表示在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
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在异常年份,东向信风减弱,表层暖水向
东回流(因为海平面西高东低),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
增高。海面温度增高,导致空气层结不稳定,气流上升导致较多的降水,有时甚至造成赤道
东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洪水泛滥。由于该区海水上翻停止,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
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大幅减产,鸟类也因饥饿而死亡,
这就是厄尔尼诺。(东风异常加强时,这些现象全部相反,且气候干旱,这是反厄尔尼诺现
象—拉尼娜现象)
黄土的定义: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
黄土的特征:
1. 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
2. 结构松散,空隙比较发育,孔隙度一般在40%-55%;
3. 富含碳酸钙,含量一般在10%-16%;
4. 无沉积层里,垂直层里发育;
5. 具有湿陷性(遇水后碳酸钙等可溶盐被淋溶、流失而沉陷)。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3:4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821182988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然地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然地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