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折文旁的字有哪些)
自然地理学知识要点
绪论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P3-P4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
一个地理圈。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圈层结构 P3
地球表层或地理圈是由大气圈、岩石圈的一部分、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地球外部覆罩着大气圈,大气圈之下是由海洋和陆地
水构成的水圈以及疏松的土被层;地球固体部分的外壳称为地壳,地壳以下为地幔和地核;生物的总体及其分布范围称为生物圈。这
些圈层的组合分布具有两种特点:一是高空和地球内部的圈层呈独立环状分布,二是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
第一章
1.天文单位 P9
长度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km,即为一个天文单位。
2.光年 P9
长度单位,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km,即为一个光年。
3.宇宙的组成 P9
现代人类理解的宇宙,是大约发生于100亿年前的大爆炸所形成的,范围相当于130亿光年的巨大空间。宇宙中的天体分为恒星、行
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类。恒星质量很大且能发光;行星不能发光,质量也远较恒星小,绕恒星运动;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
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流星质量更小,也不发光;彗星是很小的,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星云是一种云雾状的
天体;河外星云是恒星系统;银河星云是极端稀薄和高度电离的氢和氮的混合物。
4.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P11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
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共同特征:
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 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 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
同。
4) 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 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起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 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5.地球的形状及大小的地理意义 P19-22
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地球形状为椭圆
球体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大,北半球洋面凹陷,南半球洋面隆起。
地理意义: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决定了太阳正午高度角有规律地从南北纬23°27′之间像两极减小,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
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地带
性分布。
828327
地球大小:地球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总面积5.1×10km,总体积10820×10km,总质量5.98×10g,平均半径6371km,
周长4万km。
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地球上的物体至少要达到11.2km/s
的速度才能脱离地球,保证大气不致逸散。
6.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和地理意义 P23-27
自转规律:
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即为自转周期,叫做一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
向的。
自转周期采用参考点不同,有不同的自转周期,它们分别是:恒星日、太阳日和太阴日。
1) 恒星日是以天球上的某恒星(或春分点)作参考点。恒星日是指: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或春分点)与地心连线的
时间间隔。时间为23h56m4s,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也就是地球恰好自转360º所用的时间。恒星日是常量。
2) 太阳日是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太阳日是指: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太阳日的平均日长
为24h,是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太阳日比恒星日平均长3m56s,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使日地连线向东偏转导致的。一个太阳日,
地球平均自转360º59’。 太阳日不是常量。地球在近日点,公转角速度大(每日公转61’),太阳日较长,为24h+8 s (地
球自转361º0l‘);地球在远日点,公转角速度小(每日公转57’),太阳日较短,为24h-8 s (地球自转360º57')
3) 太阴日以月球中心作参考点测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叫太阴日。太明日是指:月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通过某地经线的时间间隔。
太阴日平均值为24h50 m,这是潮汐日变化的理论周期。太阴日长于恒星日,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使月地连线东偏所致。一
个太阴日,地球平均自转373º38'。太阴日也是变量。
公转规律:
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太阳则位于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的轨道平面与其赤道平面交角为:23°26’21”.448,
此角反映在天球上,即为黄道面与天赤道面交角,简称黄赤交角。
公转周期为一年,在天球上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就有不同的年:如恒星年、回归年、食年等。它们对应的参考点分别为:恒星、春分点、
12
4
1
黄白交点。
1) 恒星年:
恒星年是指地心连续两次通过黄道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年长为365.2564日。由于恒星参考点是天球上的固定点,因此恒星年是地
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地心在黄道上恰好转过360°。
2) 回归年:
回归年是指地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年长为365.2422日。回归年之所以比恒星年短(它们之差古人称为岁差),是因为
春分点每年沿黄道西退50.29",使地球两次与春分点会合实际只公转了359°59'9.71"。回归年是季节更替的周期。春分点西移是地
轴进动的后果之一。地轴进动是指地轴自东向西绕黄轴作缓慢圆锥回转运动的现象(周期为25800年)。
3) 黄白交点西退与食年:
月球轨道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叫白道。白道与黄道的平均交角为5°09’,黄道与白道的交点叫黄白交点。地球连续两次
通过同一个黄白交点的时间间隔叫食年(年长为346.6200日)。食年比恒星年短18.6364日,是由于太阳对地、月的差异吸引产生的
外加力矩,导致地月系的动量矩的指向发生自东向西进动,致使黄白交点每年西退19.344°所致。
地理意义:
1) 天球的周日运动: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 昼夜的交替:
概念:地球是不透明的,在太阳的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状态,称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状态,称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
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使得昼夜半球和晨昏线也不断自东向西移动,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的交替。
意义:有了昼夜的更替,使太阳可以均匀加热地球,创造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也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活动和各种物理化学过程,都具
有明显的昼夜变化。
3) 地球表面地理坐标的确定,是以地球自转特性为依据的。
4)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右方,南半球偏向左方。
5) 地方时,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地方时。每隔5°经线相差1小时。360度分24时区。由西向东穿过换日线,日期应
减去一日。
6) 潮汐,地球自转使潮汐变为方向相反的潮汐波,潮汐摩擦阻力使地球自转周期变长。
7) 其他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
8)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9) 四季变化: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φ=±23°26')的南北往返运动;人们把这两种南北向的往返运动,统称太阳的回
归运动。太阳的回归运动是形成地球四季交替员根本的原因。
10) 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11)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12) 五带的划分:太阳回归运动是地球五带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分界线为回归线、极圈;它是所有自然地理要素纬度分带的基本因
素。
7.地球的圈层结构 P34-P36
地球结构的—个重要特点,就是地球物质分布,形成同心圈层。
高密度、低熔点的铁镍形成地核,较重的岩石下沉而成地幔,较轻的花岗岩和玄武岩上浮而成地壳。从而在地球内部形成地壳、地幔
和地核三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1.地球的结构、化学组成 P44-P46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大陆平均厚度35km,大洋平均厚度5km。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
玄武质壳层组成。
八大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主要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相对平均含量,又称元素丰度。
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造岩石的基本单元。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2.岩浆岩的分类 P47-49
按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分:
超基性岩:SiO
2
<45%,多铁、镁,代表:橄榄岩。
基性岩:SiO
2
含量45%~52%,代表:辉长岩、玄武岩。
中性岩:SiO
2
含量52%~65%,代表: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和粗面岩。
酸性岩:SiO
2
含量>65%,多钾、钠,代表:花岗岩、流纹岩。
按结构构造和产状分: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构造特征 P47、P51、P52
岩浆岩:1因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的块状构造;2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粒度杂乱排列或分布不均匀而形成的斑杂构造;3保留
熔岩流动形迹,矿物与气孔定向排列而致的流纹构造;4气体逸出后残留的气孔构造;5喷出岩气孔被次生矿物填充而形成的杏仁状
构造。
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装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于沉积岩的原生
构造特征。
变质岩:既继承原岩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特点,含有变质矿物,具有变成构造与变余构造。
2
4.地层的接触关系 P56
沉积岩间:
整合: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时代连续,没有沉积间断,表面两种地层是在构造运动持续下降或上升而未中断沉积的情
况下形成的。
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
不整合:又称角度不整合,相邻两地层产状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间有低层缺失,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
度中断。
侵入体与围岩间:
侵入接触。围岩老二侵入体新。
侵入体的沉积接触。上覆地层新而侵入体老。
5.地质构造及其主要类型 P56-60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 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2) 倾斜构造:岩石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
3) 褶皱构造: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
4) 断裂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
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6.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依据和内容 P63-65
依据:海洋虽然历史悠久,海底却很年轻,海底年龄仅数亿年。洋底地磁正反向磁极异常带在大洋中脊两侧呈对称分布;同位素定年
法测定的地层倒转年代表面其年代也是从大洋中脊向两侧呈对称变化的。
主要内容:
1) 年速度为1cm至数厘米的地幔物质对流是地壳运动的最主要动力。
2) 对流发生在岩石圈下厚达数百千米、强度很小的软流圈内,对流产生的拽力并不作用于地壳底部,而是作用于70-100km深的
岩石层底部。
3) 海底为对流循环顶端。对流由发散区向外扩张,并在抒情千米外汇聚流入地下。海岭热流较高,为对流上升区,海沟为下降区。
海岭两侧地形崎岖,死火山与平顶山离海岭愈远而年龄愈老均系海底扩张的结果。
4) 对流形态决定于地球内部结构而与大陆的位置无关。大陆处于压应力作用下因而形成褶皱、逆掩断层等挤压型构造,海洋盆地
则处于张应力形态之下。大陆只是随硅镁层漂移。
5) 海底及其沉积物在对流汇聚区下沉,一部分受挤压变质而与大陆熔接,另一部分则沉入软流层。
888
6) 海底年龄仅2×10~3×10年,整个海底3×10~4×10年,即可更新一次。
7) 地球体积基本恒定,海洋盆地面积一基本不变。
7.板块的边界类型 P67
扩张型边界:新地壳增生的地方。
俯冲型(或汇聚)边界:两个板块汇聚、消减的地方。又分为岛弧海沟型边界和地缝合线型边界(褶皱山脉)。
转换断层(或次数)型边界:由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
8.火山和地震带的主要分布 P70-71
主要分布于汇聚型板块边界
火山带:
1) 环太平洋弧-沟系统(岛弧上居多)
2) 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欧亚板块南界)
地震带:
1) 环太平洋地震带(海沟居多)
2)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高加索-喜马拉雅山系至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连。
3) 大洋中脊带(活动性较弱)
4) 东非裂谷带(活动性较强)
9.各地质年代的主要事件 P73
3
第三章
1.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作用 P82-P84
大气的组成:
1) 干洁空气: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的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
氩、二氧化碳,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气体。
2) 水汽
3) 固、液体杂质:大气悬浮固体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分为自然源和
人工源两种。
主要作用:
1) 氧气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
2) 二氧化碳很少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中,能改变大气热平衡,
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上升。
3) 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能力。
4) 水汽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能强烈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和吸收热量。水汽在
天气变化、大气能量转换过程及大气与地面的能量交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汽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还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
对太阳直接辐射的影响和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
2.大气的分层及其特征 P88-90
1) 对流层:大气的最底层,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集中了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
主要天气现象均发生在对流层。
2) 平流层:气流稳定,随高度上升气温不变或微升,由等温分布变成逆温分布。水汽、尘埃非常少,大气透明度良好。
3) 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有相当强烈的空气垂直运动,空气稀薄,水汽很少。
4) 暖层:厚度大,空气密度小,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很快增加,顶部可达1000度以上。处于高度电离状
态,极光出现在此层。
5) 散逸层:大气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区域,无明显边界,空气极其稀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3.太阳常数 P91
2
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没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最佳值为1361W/m
4.大气的能源来源 P93-94
1) 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太阳辐射不是主要的直接热源。
2) 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而使本身温度升高,而后再以长波(红外)向外辐
射,再辐射的能量的75%~95%被大气吸收。地面是大气的第二热源。
3) 潜热输送: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水汽凝结放出潜热给空气。大气依靠水汽凝结释放潜热而
4
4)
得到的能量最多。
感热输送: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温度不相等,因此地表和大气间由感热交换而产生能量输送。较多地是地表向大气输送能量。
5.大气逆辐射及其作用 P94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即是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因而地面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温
室效应”。
6.气温的日、年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P96-97
日变化:大气主要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而地面辐射又取决于地面吸收并储存的太阳能量。因太阳辐射有日变化,气温也相应
出现日变化。地面储存热量和放出热量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而不是正午,清晨日出前地面储存热量减至最少,
此时气温为最低值。气温日较差大小与纬度(低纬>高纬)、季节(夏季>冬季)、地表性质(陆地>海洋,山谷>高地)、天气状况(晴
天>阴天)密切相关。
年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一年中太阳辐射变化(四季变化),地面接收辐射差异导致气温夏季高冬季低,由于陆地和水体储存热
量能力不同,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海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分别在1月和2月。气温年较差与纬度(高纬>低纬)、
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裸地>植被覆盖)、地形(山谷>高地)、气候条件(云雨少>云雨多)有关。
7.气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 P97-99
水平分布规律:
1) 由于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等温线分布总趋势大致与纬圈平行。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 同纬度夏季海面气温低于陆面,冬季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面等温线平直,陆面等温线曲折。
3) 洋流对海面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影响,等温线沿暖流形成暖脊,沿寒流形成冷舌。
4) 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
5) 南半球最低温冬夏均出现在极地,北半球最低温夏季出现在极地,冬季出现在高纬大陆。北半球最高温出现在低纬大陆。
垂直分布规律:
1) 对流层大气离地面越高,吸收的长波辐射越少,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 夏季和白天直减率大于冬季和晚上。
8.逆温 P101
单位高度气温变化值称为直减率。
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气层的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加,直减率小于0,这些气层称为逆温层。
辐射逆温:因夜间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
平流逆温:较暖空气流到较冷地面或水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
锋面逆温:由于锋面空间向冷空气一侧倾斜,锋的下面是冷气团,上面是暖气团,锋区内的温度直减率特别小甚至小于0,小于0时
即为锋面逆温。冷暖气团间温差越大,锋面逆温越强。
下沉逆温:受高压脊(如副热带高压脊、大陆性反气旋南下)或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区支配下,由空气下沉,绝热增温所引起的逆温,
称为下沉逆温。
逆温层出现时,空气层结稳定,对空气垂直对流起到削弱阻碍作用,称为阻挡层。悬浮尘埃及污染物难以穿过厚逆温层向上扩散。
9.大气湿度的表示方法P101-103
1) 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叫水汽压。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
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开始凝结。饱和
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
2)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所含的水汽(g/cm)称为绝对湿度。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称
为相对湿度。
3) 露点温度: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
10.蒸发、凝结的影响因素 P104
实际水汽压小于饱和水汽压时发生蒸发,反之发生凝结。饱和水汽压变化更为迅速和明显,在蒸发和凝结的相互转化中起主要作用。
蒸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蒸发面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迅速)、性质(冰面壁水面蒸发慢)、性状(海水比淡水慢,清水比浊水慢)、
空气湿度(湿度大蒸发慢)和风(无风比有风慢)。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差值越大,蒸发越快。凝结与蒸发相反。
11.凝结的条件 P105
1) 空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与过饱和:增加水汽含量、降温至露点温度。
2) 要有凝结核。有吸湿性质点吸附水汽,使形成的滴粒较大,有利于水汽继续凝结。
12.雾淞、雨淞 P107
雾凇: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多见于低温高湿条件下。
雨凇:形成在地面物体迎风面上,为透明或毛玻璃状的紧密冰层,由过冷却雨、毛毛雨接触物体表面形成,或经过长期严寒后雨滴降
落在极冷物体表面冻结而成。
13.雾及其成因类型 P107-108
雾是漂浮在近地面层的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水滴显著增多时空气呈混浊状态。
1) 辐射雾: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称为辐射雾。常见于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充沛的早晨。
2) 平流雾:暖空气移到冷下垫面上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
3) 蒸气雾:冷空气移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雾称为蒸气雾。
4) 上坡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使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称为上坡雾。
5) 锋面雾:发生于锋面附近的雾称为锋面雾,主要是暖气团的降水落入冷空气时,冷空气因雨滴蒸发而达到过饱和,水汽在锋面
底部凝结而成。
5
14.云的类型 P108-110
1) 积状云: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出现时常呈孤立分散状态,是由于空气对流上升,体积膨胀绝热冷却,使水汽发生凝
结而形成的。
2) 层状云:包括雨层云、高层云和卷层云,是均匀的幕状云层,通常具有较大的范围,覆盖数千甚至上万平方千米的地区。层状
云是由空气斜升运动形成的。(常见于锋面)
3) 波状云: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和层云,是表面呈现波状起伏或鱼鳞状的云层,通常因空气密度不同、运动速度不等的
两个气层界面上产生的波动而形成。(常见于逆温层、等温层上下)
15.降水形成的条件 P110
雨滴下降速度超过上升气流速度;雨滴从云中落到地面之前不致完全蒸发。
16.云滴的增长过程 P110-111
1) 云滴凝结(凝华)增长
2) 云滴的冲并增长
17.降水的类型 P111-112
1) 对流雨
2) 地形雨
3) 锋面(气旋)雨
4) 台风雨
18.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P117-119
1) 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分布不均产生气压梯度,使空气具有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趋势。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
所受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和决定风向风速的主导因素。
2) 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3) 惯性离心力:空气作曲线运动时受惯性离心力作用。
4) 摩擦力:运动状态不同的气层之间,空气和地面之间都会产生阻碍空气流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19.行星风系 P126
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的全球性形式称为行星风系。主要包括三个盛行风带:信风带(赤道无风带,副热带无风带)、
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
20.三圈环流 P127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赤道和两极受热不均,赤道上空的空气流向极地,而低层气流自极地流向赤道,补偿赤道上空流
出的空气。这样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南北向的闭合环流。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便随之发
生作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三圈环流。
1) 信风环流圈(哈得莱环流):热带辐合带空气受热上升,由高空向副热带输送,形成高空西风,在副热带形成2支下沉,一支
流向赤道形成闭合环流。
2) 中纬度环流圈(费雷尔环流):高低空均盛行西风,上次风指向高纬,地面风指向低纬,分别与副热带高压带下沉气流和副极
地低压带上升气流相结合,构成一个环流圈。
3) 极地环流圈:由副高带流向极地的气流在科氏力作用下,在中纬度形成西风,达到副极地低压带时,与由极地高压带吹来的偏
东风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沿极锋向极地上滑,变为偏西气流,在极地受冷下沉,于是在高纬-极地之间构成一个闭合环流圈。
21.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P131-133
季风: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
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为海陆风环流。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
山谷风: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谷风环流。
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先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达到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大部分水分在迎
风坡降落,越山后气温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导致背风坡气温比同高度迎风坡气温高,形成相对干热的风,即是焚风。
22.气团的地理分类 P134
气团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垂直稳定度等物理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地理分类:
1) 冰洋(北极、南极)大陆气团、海洋气团。
2) 极地(中纬度或温带)大陆气团、海洋气团。
3) 热带大陆气团、海洋气团。
4) 赤道气团。
23.锋及其类型 P135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是占据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可以看做两个气团的分界面,故又称
锋面。
锋的类型:
根据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替代情况分: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根据形成锋的气团源地类型分:冰洋锋(冰洋气团与极地气团)、极锋(极地气团与热带气团)、赤道锋(热带气团与赤道气团)。
24.锋面天气 P135-137
锋面天气指锋附近的云、降水、风、能见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
1) 冷锋天气:一型冷锋(缓行冷锋)锋面坡度小,云雨区主要在锋后,再往后逐渐转为晴朗少云天气。二型冷锋(急行冷锋)锋
面坡度大,天气往往取决于暖气团性质,夏季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冬季锋面附近只有较厚云层,降水不明显,锋面后天气很
6
2)
3)
4)
快转好。
暖锋天气:锋面坡度小,云层从地面锋面伸展很远,降水带出现在锋前冷区,为强度较弱的连续性降水。
准静止锋天气:天气特征类似于一型冷锋,雨区范围更大(>400km)常形成大片连阴雨区。冷锋移行受阻而停滞,也可转变为
静止锋。
锢囚锋天气:是两个一对锋面相遇形成,云系具有两种锋面的特征,锋面两侧都是降水区,降水强度往往很大。
25.气旋、反气旋 P138-140
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
反气旋是占有三度空间的,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中心气流辐散下沉。
26.天气、气候 P140-141
气候是指某一敌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具有稳定性,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
天气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具有不稳定性。
27.气候形成的地理因素 P143-145
1)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陆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与反射,热能内部交换,热容量大小以及地-气和海-气热量
交换的形式等都有显著的差异,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而且影响到气压分布、大气运动方向及水分分布,使同一纬度
内出现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秋温高于春温,降水丰富且均匀。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暖热,冬季严寒,春温高于秋温,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2)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是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洋流的热量输送对大陆东西岸的气温差异起着很大
作用。暖流使气温偏高,多降水;寒流使气温偏低,降水稀少,洋面上多雾。
3)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高度、地表形态、方位(坡向和坡度)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对温度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对降水影响表现在迎风坡降水显著多于背风坡,同一坡面上,降水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山地水热状况具有明显垂直变化,并可形成垂直气候带。
第五章
1.内营力与外营力 P247
地貌动力也称为营力,内营力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营力指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水
和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
2.地貌的成因 P247-249
1)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造成地球表面巨大起伏,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2) 气候因素:大多数地貌外动力都受气候因素控制,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形成不
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冰川作用为主要外动力(冰川地貌);湿润气候,流水作用为主要外动力(流
水地貌);干旱气候,风语间歇性洪流为主要外动力(风蚀地貌);山地气候,地貌因高度而异。
3) 岩性:各种岩石因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和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能力有很大差别,形成不同
的地貌类型。
4) 生物影响: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发育。
5)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入破坏植被加速侵蚀);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
方向(修建梯田、堤坝,填海造陆)。
3.地貌的基本类型 P250-251
1)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以及丘陵。
2) 平原: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分为低平原和高平原。
4.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P251-253
1)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2) 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3) 对生物界的影响:山地地貌的复杂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丰富;高山成为不同区系物种相互渗透的障碍,平原、山谷则成为物种迁
徙通道
4) 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干扰和破坏全大陆尺度的地带性分异,致使绝大多数自然带不能实现纬向环球分布;在地带性区域
内部表现非地带性分异。
5) 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5.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P253-254
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
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一个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积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
质不变的过程。
2) 化学风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3) 生物参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植物根系,呼吸作用,残体分解)
6.风化壳 P254-255
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为风化产物。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
风化壳形成条件:
1) 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2) 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7
1)
2)
3)
4)
空间分布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大
组成物质以黏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
发育和保存完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7.块体运动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P256-259
1) 崩落与崩落地貌: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山坡坡度陡,相对高差大,或出于断层
破碎带,侵入岩体接触带,风化作用强,降水或地下水引起坡体变化,地表水冲刷坡麓等导致岩体、上体失稳和松散堆积物坡
度超过休止角,是发生崩落的必要条件。
2) 滑落与滑坡地貌: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滑坡只有在
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内在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坡体结构和有效临空面。诱发因素
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人为破坏坡地稳定性。
3) 蠕动: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15°~30°的坡度最适宜发生蠕动。土层温度升降
尤其是冻融交替、干湿变化均可引起蠕动,造成坡面上层或碎屑层发生弯曲及斜坡上物体变形。
8.流水侵蚀作用及其特点 P260
流水对坡面、沟谷与河谷均可发生侵蚀,坡面侵蚀源于坡面流水,因而侵蚀呈片状且比较均匀。沟谷流水与河流的侵蚀呈线状,并有
下切、侧蚀与溯源侵蚀三种形式。下切使谷底加深,侧蚀使谷坡后退,谷底拓宽,溯源侵蚀使谷地向源头方向伸长。
9.泥石流及其形成条件 P261-262
泥石流是发生在沟谷和坡地上的介于水流与滑坡之间,包含由重力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水和空气的块体运动。仅发生在山区,并具
有固体的结构性与水体的流动性。
形成条件:
1) 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
2) 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
3) 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10.河谷的发育过程 P263-264
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以下蚀为主,谷地形态多为V形谷或峡谷;尔后侧蚀加强,凹岸冲刷与凸岸堆积形成连续河湾与交错山嘴。河湾
既向两侧扩展,又向下移动,最终将切平山嘴展宽河谷,谷地发生堆积形成河漫滩。
11.河流阶地及其类型 P271-272
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阶地由阶面和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有谷地的遗留部
分,后者则由河流下切形成。阶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度差即为阶地高度。
1) 侵蚀阶地: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并由基岩构成,其阶地面为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切平构造面。
2) 堆积阶地: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全部由冲积物组成,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为达到冲积层底部的情况下形
成的。
3) 基座阶地:形成条件与堆积阶地近似,区别在于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因此阶地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则为
基岩。
12.岩溶作用及过程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称为岩溶作用。
过程:水中含二氧化碳时,水对石灰岩的溶解能力很强,二氧化碳与水化合形成碳酸,后者电解析出氢离子,与石灰岩中的碳酸根作
用形成离子状态的溶解物质钙离子和合碳酸氢根,并随水流失。上述反应可逆,所以当水中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碳酸钙发生沉
淀。
13.冰川地貌的基本类型P281-285
1) 冰蚀地貌:典型冰蚀地貌有冰斗、槽谷(U型谷)、峡湾、刃脊、角锋、羊背石、卷毛岩、冰川磨光面、悬谷、冰川三角面等。
2) 冰碛地貌: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总称冰碛。主要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
3) 冰水堆积地貌:冰水堆积地貌因分布位置、物质结构和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冰水扇和冰水河谷沉积平原、季候泥、冰砾阜阶
地、锅穴、蛇形丘等几类。
4) 冰面地貌:冰川表面因受冰层褶皱、断裂、冰床坡度变化、差别消融、流水侵蚀等影响而形成的地貌形态,统称冰面地貌。主
要有冰瀑、冰裂隙、冰川弧拱、冰面河、冰面湖、冰蘑菇、冰塔林等。
14.冻土 P286
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称为冻土。按处于冻结状态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地下冰的存在是冻土的最基本特征。冻土中的地下冰根据成因和埋藏形式可分为组织冰、洞脉冰河埋藏冰。组织冰分布最广,含量最
多,冰的聚合体最小。
15.冻融作用 P287
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
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冻融作用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特有的地貌作用,它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
种类型的冻土地貌。(石海和石河,构造土,冻胀丘和冰锥,热融地貌)
16.风沙作用 P290
干旱区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使地表广泛发育沙质风化物,植被稀少与地表经常处于干燥状态又使这些沙粒极易被风吹扬,搬运和易地
堆积。充足的沙源与多大风的气候特点相结合,使风沙作用成为干旱区最主要的地貌外动力。
风蚀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与磨蚀两方面。风吹过地面,由于风压力与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成为吹蚀。挟带沙粒的
风,对物体摩擦破坏成为磨蚀作用。
8
搬运作用:通过风沙流即挟带沙粒的气流的运动实现,使沙粒被风搬运到风的下游方向。
风积作用: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遇阻,风中挟带的沙粒沉降于地面,这种现象就是风积作用。
17.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P292
风力侵蚀年轻而相对坚固的沉积物,形成宽窄不一,底部崎岖不平,但走向多与盛行风向平行的谷底,即风蚀谷。风蚀谷间的残留高
地或孤立丘岗即是风蚀残丘。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则称雅丹地貌。
18.沙丘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P294
依据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 横向沙丘:走向与合成起沙风向垂直交角不小于60°,主要包括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复合新月形沙丘链三类。新月形
沙丘主要是单风向作用下由沙堆演变而成,状如新月,弧形凸向主风向,迎风坡缓而呈凸形,背风破陡而微凹,丘臂前伸。两
个或更多新月形沙丘相连,可形成新月形沙丘链;巨大沙丘链上叠置小型新月形沙丘,则称为复合新月沙丘链。
2) 纵向沙丘:走向与起沙风合成风向平行或夹角小于30°的沙丘,通常称为沙垄,纵向上丘脊线时有起伏,横剖面大致对称,但
其前端迎风坡与背风坡差别明显。成因:(一)与盛行风向斜交的新风向导致其迎风坡发生变化,一个丘臂延长而成;(二)龙
卷风被单向吹压而成螺旋式水平气流,风从低地吹扬沙粒堆积于沙堆顶部;(三)山口地区风力强大也可形成沙垄。巨大沙垄
体上叠置较小的沙垄,则形成复合纵向沙垄。
3) 多风向形成的沙丘包括金字塔形沙丘、蜂窝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反向沙丘等。
19.海岸带 P296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与水下岸坡三个部分。海岸是岸线以上狭长的陆地部分,以激浪作用到
达处为上界。潮间带位于高、低潮间,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露。水下坡岸则指低潮线以下直到波浪有效作用下界。
9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3:3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81829173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然地理学知识点(完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