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发(作者:考生须知)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根据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
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而大脑右半球则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
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
2.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发生
作用进行的,儿童的意识同样是由客观存在引起的,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源泉,通过形象
进入儿童的意识的。
3.从心理学看,任何一堂课,任何一位老师上课,都显现出一种自然的情境。师生处
于这种片段状态的一系列情境中,或在较长的时间内,或在某一短暂的时刻,这种情境都
会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心理,影响师生实现教与学目的的行为和力量。这种自然情境可以是
使主体对情境获得心理的满足而产生正诱发力,促进目的的实现。
4.从儿童掌握语言的特点看,儿童掌握语言,包括语言、语义和语法,是一个极为复
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外部到内部究竟如何生成,发展起来,各家说法不一。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讲读课文。
是一篇科普童话,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
故事,讲了鱼、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点,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这样一个道理。
文章生动有趣,把小动物有礼貌和它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二
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
的好教材。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在识字方面,学生能够借助
拼音读准字音,能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利用已有的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型。
在阅读方面,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并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老师的
引领下,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电脑课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生动、具体与真实、形象的多维化、立体式的课文情境,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大大发展学生以形象思维
为主的多种思维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
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化的学习环境,有效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本文发布于:2024-03-27 02:2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776301737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学设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