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礼品套卡)
M
管理及其他
anagement and other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及易发性分析
刘炎波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安徽 安庆 246000)
由于安徽省大别山矿区地质灾害频发,导致矿山开采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因此对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空间
摘 要:
部分特征及易发性分析。结合矿山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确定滑坡、崩塌与淤积、泥石流数量动态变化图和水土流失
状况表及地震情况,分析矿山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为矿山开采安全提供可靠的分析因素。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大别山;易发性分析
关键词:
P642A11-5004(2021)08-0142-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安徽省大别山矿区是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在我国矿区中
具有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于矿
山的开采也越发成熟,但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导致矿山的开采
具有极高的危险性。而空间分布特征就是分析地质灾害的重要
一环。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是属于自然属性。对于地质灾害的形
成条件进行组合,组合后有利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程度就是
易发程度。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分析是评价地质灾害调查中的极
其重要的一环。根据此情况,本文从矿山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来
作为条件分析矿山地区各类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希望本文的分
析可以为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者提供有所参考的理论依据。
2 安徽省大别山矿山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
2.1
滑坡
由于安徽大别山地区人类的工程活动相对较多,导致地质
构造的条件也非常复杂,地貌风化被严重剥蚀,地形的起伏也较
大。所以更导致了地质灾害频发,其中滑坡就是其中之一。当人
类修筑道路,灌溉水渠,不论是工业发展建筑还是民用生产建设
都会引起大别山的滑坡灾害。根据资料显示,在1991年发生了
基岩滑坡,体积为6万立方米,它是一种属推移的土体滑坡,是
滑动面存在基岩接触面上的。此滑坡直到现在还处于可能再次
滑动的不稳定状态。通过对安徽省大别山地区滑坡灾害资料的
分析整理和考察,发现大别山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特征如下,第一
点滑坡规模类型以小型为主,历史上的大型滑坡在大别山地区
有四个,分为50万立方米、10万立方米、10万立方米、10万立
方米,但其他滑坡均为小型滑坡。第二点是滑坡的平面均为不规
则形。第三点为滑坡的滑动方向以SW为主,大别山地区日照强
烈,导致岩石受风化的程度更强,残坡积层形成的够厚。第四点
为人类工业及民业工程频繁,开挖斜坡使土体下部失去支撑力,
在此情况下,若有暴雨等自然环境灾害入渗,会使滑坡面阻力减
少,导致坡体重力增加,很容易土层与基岩接触面有所滑动
[2]
。
而且一个地区出现滑坡的规模大小与其滑坡次数并无关系。本
文从历史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了大别山地区各类地质灾害的动
态变化的数量图。下图为滑坡数量动态变化图。
数量/
个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922
年份
1 安徽省大别山矿山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安徽省大别山矿区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属于北亚
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土壤类型为褐土,在研究地区的丘陵区、台
地、低山、二级阶地内分布广泛,属于地带性土壤。矿区植被类
型和种类呈现纬度地带性规律是因为南北水分和热量条件存在
地域分异性。矿区土层类型可分为中层细粒棕红壤、薄层扁石黄
红壤、厚层麻石棕红壤。矿区境内地貌复杂,丘陵、山地、盆地、
台地、等各类地貌类型均有分布
[1]
。根据大别山的地貌特征,我
们首先将地区划分为四个地貌单元,依次为:低山区、高山区、
平原区以及丘陵区。大别山地区是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主要部
分海拔1500m左右,大别山东守南京,西望武汉,在我国的矿区
中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根据数据统计,安徽大别山矿山地区共
有1122处地灾点,涉及的灾害类型分为6种,其分别是崩塌,地
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滑坡以及泥石流。其研究区内发育
着冲湖积平原、洪积扇或冲积平原。其中大别山地区的东侧还是
个冰雹多发的区域,这种冰雹多发区的形成与山地,河谷的地形
地貌格局有关,这也是安徽大别山地区的地质灾害中的自然灾
害。其中大别山地区的地质灾害还分为滑坡、泥石流、崩塌与淤
积、水土流失以及地震灾害等。
图1 滑坡数量动态变化图
2021-04
收稿日期:
刘炎波,女,生于1987年,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
作者简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02年开始安徽大别山的滑坡事
件开始不规则上升,从滑坡数量动态变化图中可以知道2004、
2010这两年出现的滑坡次数较高,分别为262次和308次,其余
年份除2014年滑坡次数达到141次外,其他年份出现滑坡次数
14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M
管理及其他
较小。
2.2
崩塌与淤积
安徽大别山地区的河流表现为泥沙含量较大,基本都如潜
水河般淤积严重。大别山本就地质作用较为强烈,地区地势起伏
颇大,而且又雨量丰富。在人类工业生产的影响下,多条河流的
下游地区有不断筑堤,上游植被又被严重破坏,导致缩小了河流
的宽度直径。因此,河流的水流更加的猛烈,所以导致河岸的强
烈崩塌。例如在1991年7月105国道上的河段就发生多次崩塌,
达到了42处,更是达到了7.5万立方米。根据资料所知,一个地
区的崩塌和淤泥的规模与数量没有任何关系。崩塌体组成物质
由强风化物和粘土碎石等残坡积物组成,崩塌堆积体是上小下
大的扇形,结构大小混杂。每年的三月、四月、六月和七月更是
趋势规模逐渐加大。下图为崩塌与淤积的数量动态变化图。
anagement and other
数量/
个
80
60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在2002年之前,发生泥石流的数量
整体较少,只有1992年的4个和1995年的一次以及1999年到
2002年的每年一次泥石流。但在2002年之后,泥石流的数量呈
现不规则递增和减少,2006年达到了12次,2012年更是达到了
15次。
2.4 地震灾害
从历史上来看,安徽省大别山地区地震灾害频繁。安徽省大
别山地区的地质构造颇为复杂,地形起伏较大。根据资料显示,
大别山地区的霍山是地震最频繁且最集中的地区。霍山位于构
造地貌奇特的特征线上,在重磁场异常的纽带上。据资料来看,
震中多为东北、东西、东东北等三组断裂带的交汇处。我们从地
质环境来分析,由于人类的活动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
所以分析需要有一定的预测性质。
2.5 水土流失状况
安徽省大别山矿区的总面积为0.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
积为2365平方公里,占矿山地区总面积的39.4%。下图为安徽省
大别山矿山各地区,水土流失状况表。
表1 矿区水土流失状况表
太湖
六安
潜山
霍山
舒城
高度
15.08
0
13.0
2.30
3.59
中度
45.88
20.01
15.99
34.11
48.99
低度
80.00
45.86
75.69
77.00
42.10
水土流失量(万t)
280.44
102.33
350.82
410.28
590.41
40
20
0
19922
年份
图2 崩塌与淤积数量动态变化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徽省大别山发生的崩塌及淤积在
数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2000年之前崩塌数量只是在小范围
内进行波动,平均在每年25次。但在2000年后崩塌的数量开始
增长,仅2002年一年崩塌与淤积的数量便达到了68次,与2000
年之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3 泥石流
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矿区多发泥石流灾害,例如山间的库区
以及河谷流地等地总有大小规模不相等的泥石流灾害发生。离
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型泥石流发生在1992年9月,这次泥石流灾
害冲毁掉了16公里长的公路,导致矿山开采困难。河床被砂石
所填平,树木被泥石流所覆盖,且矿区内部有人员伤亡。根据资
料所知,一个地区出现的泥石流数量与泥石流规模并无联系
[3]
。
下图为大别山地区泥石流发生数量变化图。
据上表统计,流失的土层面积达1900万余吨,每亩每年的
水土流失量高达5.98吨。以六安为例,没有高度剧烈的水土流
失,但有中度和低度,每年水土流失量在这五个地区中最少,但
舒城的每年水土流失则达到了590万吨,长此以往下去,无法利
用的水土面积将持续且迅速的扩大开来,且土地的利用率将大
幅度下降,大面积的沙地化导致无法进行作业
[4]
。且水土流失会
加大洪峰流量,会失去水源涵养能力。
3 结语
本文对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矿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易
发性进行了分析。相对于传统的比较因素,本文的分析因素具有
极高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本文参考数据过于久远,导致论文中存
在不够严谨之处,仍需进一步查找精准数据展开研究工作。希望
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者提供有所参考的理论
依据。
参考文献
数量/
个
20
15
[1]
[2]
[3]
10
[4]
周游.大别山地区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及背景[J].世界有色金属,2017(15):199-200.
王莹,谢玉玲,吴皓然,等.沙坪沟钼矿区橄榄角闪石岩岩石成因——矿物学
特征约束[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38(02):191-208.
朱江,陕亮,吴越,唐相伟,等.大别山北麓白石坡银矿区花岗斑岩锆石
U-Pb年龄、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地学前
缘,2019,26(05):317-329.
李莉,尚凯凯,李玉芹,等.大别山地区萤石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
[J].矿产勘查,2019,10(07):1618-1623.
5
0
19922
年份
图3 泥石流发生数量变化图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rved.
143
本文发布于:2024-03-26 13:27: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308271731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安徽省大别山地区矿山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易发性分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