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北方的天空下)
修辞方法——回文
修辞方法——回文泪鱼儿
修辞方法——回文
回文(回环):即利用相邻语句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来表达两种事物相互制约、相互
依存关系的一种修辞方法。大体可分几类。
1、回文句:即上下两句构成回环。又分两种情况。
(1)逐词(词组、句子)回环,如:
从我一生的经历,我悟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也只
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
沫若《科学的春天》(词的回环。论述了“社会主义”和“科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
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
识论。——毛泽东《实践论》(短语的回环。阐明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
系)
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党越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干劲也是越大。
(句子的回环。说明了“关心群众生活”与“群众的干劲”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以单音词为单位回环,可以倒读)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乐府《折杨柳歌》(以复音词或词组为单位回环,
不能倒读)
母别子,子别母。——白居易《母别子》(单音词回环)
霓裳弄,酒后黄鹤送。山翁醉我,我醉山翁。——贯云石《殿前欢》(复音词或词组回
环)
泪双垂,垂双泪。三杯别酒,别酒三杯。鸾凤对拆开,拆开对鸾凤。岭外斜辉看看坠,
看看坠岭外辉。天昏地暗,徘徊不舍,不舍徘徊。——《金瓶梅》九十三回《普天乐》
真是越白越香,越香越白;令人越闻越爱,越爱越闻。——《镜花缘》三十三回
(2)其中某几个词最后换位。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易经·系辞下》
原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礼记·大学》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却曾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姜夔《白石诗话》
有士人入寺中,众僧皆起,一僧独坐。士人曰:“何以不起?”僧曰:“起是不起,不
起是起。”士人以禅杖打其头,僧曰:“何必打我?”士人曰:“不打是打,打是不打。”—
—都散客《笑赞》
2、回文诗:即用每句都可倒读的句子组成的诗。大概起于晋。如:
静烟临碧树,残雪背晴楼。冷天侵极戍,寒月对行舟。——陆龟蒙《回文》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
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苏轼《题金山寺》
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霞明半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二刻
拍案惊奇》卷十七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日迷香雾,流风舞艳花。——清同治年间御窑制作的茶
壶上所书,此据徐庭芹《修辞学发微》转录(此诗循环无端,可从任何一字读起,顺着从
第一字、第二字……读起,得诗二十首,倒着从第二十字、第十九字……读起,又得诗二十
首,共四十首)
3、回文词:把作回文诗的手段用到填词上,也就产生了回文词,如: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袖罗垂影瘦,瘦影
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纳兰成德《菩萨蛮》
砑笺银粉残煤画,画煤残粉银笺砑。清夜一灯明,明灯一夜清。//片花惊宿燕,燕宿
惊花片。亲自梦归人,人归梦自亲。——纳兰成德《菩萨蛮》
回文诗词有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
复回文”等。“通体回文”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诗。“就句回文”
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双句回文”就是下一句为
上一句的回读。“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环复回文”指先连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环读至开头。
4、回文对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洞中洞隐龙。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心清可品茶;茶品可清心。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郎中王若俪;俪若王中郎。
油灯少灯油;火柴当柴火。
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春回先富村;村富先回春。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
处处飞花飞处处;声声笑语笑声声。
雪岭吹风吹岭雪;龙潭活水活潭龙。
凤落梧桐梧落凤;珠联璧合璧联珠。
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
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鼓柏香。
暮天遥对寒窗雾;雾窗寒对遥天暮。
回文可以巧妙地表现两种事物或现象内在的矛盾关系,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
理解;还可以使结构整齐匀称,语句具有循环往复的回环美。
本文发布于:2024-03-26 13:1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303392982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修辞方法——回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修辞方法——回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