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3-26 10:22:01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孕妇吃小番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

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

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

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

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

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

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

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此处泛指贫

寒的士人们,包括广大穷苦人民在内。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⒅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⒆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

出现。

⒇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翻译:

八月的深秋狂风大作,狂风席卷、卷走了我屋顶上面的好多茅草。那些被刮

飞的茅草飞过河对岸,有的飞的更多都已经缠绕在了高高的树梢之上,飞的低的

最终沉落到了池塘里。

南村的一些儿童欺负我年老没有气力,竟然这样当面做“贼”。坦荡的抱着

茅草钻进了竹林中,即便是我费劲口舌也和止不住,回到家之后拄着拐杖开始叹

息。

不一会儿天空上的云像是着染了墨色一般,秋季的天空也渐渐地黑了下来。

布料的被子盖了好多年了像是铁板一样,小孩子的睡相不好将被子踢裂。整个屋

子非常破旧已经没有干燥的地方了,雨点不断的像是麻线一样向下滴落。经历过

了安史之乱后睡眠不安,像是这样潮湿不干的屋子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呢?

如何可以让千万间的屋子变得宽敞,让天下贫寒的人们都可以喜笑颜开!房

屋即便是遭受了风雨也不会被吹跑安稳的像是山一般!唉!什么时候眼前可以看

到高耸的房屋,那个时候即便是被我因为茅草屋被吹破冻死也愿意!

赏析:

此诗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

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

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

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

层层茅草,不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

“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

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

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

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

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

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

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

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段五句,是前一段的发展,也是对前一段的补充。前段写“洒江郊”的

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

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

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

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

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

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

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

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

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段。诗人大约是一听

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

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

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

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

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

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段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

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

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

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

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

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

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

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

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

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

全诗的结尾。

第四段六句,将苦难加以升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

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

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

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

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

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

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4-03-26 10:2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4197212981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诗人   茅草   没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