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赤壁赋》“洗盏更酌”中“更”的读音与释义

更新时间:2024-03-26 02:02:0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聚会的目的神马)

《赤壁赋》“洗盏更酌”中“更”的读音与释义

露I l l, 大语文论坛.文史天地 

明其归家之心切。二是从时间上看,作者行船是在夜里, 

这一点也可以从“恨晨光之熹微”看出。由于天黑,作者 

意。如果取“洗杯”之意.“更酌”不太可能解释成“更换 

不知前面是哪里,再加上归乡心切,询问征夫很自然;三 

是从下文看.家人对陶渊明的选择也是十分欢迎的.“僮 

仆欢迎,稚子侯门”。家人早早等在门外,等侯诗人归来。 

酒杯”,既已把杯子洗干净又何需再换杯呢?所以教材 

中将“更酌”解释为“重新斟酒”,似乎是有道理的。只是 

如此一来,“更”就不可能读成“g∈ng”,而应读“gbng”。照 

此看来似乎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出了错。 

为此,笔者特意翻阅了《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辞 

典》中对“洗盏”的解释是“洗杯,指饮酒。”这也就是说 

“洗盏”可以直接作“饮酒”理解。笔者查阅到清朝光绪 

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旗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 

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京师之日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 

这也正是陶渊明急于向征夫打听前面路的原因:他希望 

早点回到家中.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至于有的人说,陶 

渊明离开家不过几十天.不可能不记得自己家的路.我 

觉得这正可以用来说明“前路”指的就是回家的路。陶渊 

明离开家不过85天.要说他不记得自己家的路,那就只 

能有一种理解.那就是环境变化太大了,使诗人找不到 

归家的路。而环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这不正 

说明官吏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吗?而这不正是陶渊明辞 

官归隐的原因之一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里的“前路”作“前面的路” 

理解更切合文章实际 

★作者单位:安徽明光中学。 

《赤壁赋》“沈盏更酌”中“更”的读 

音与释义 

画宋亦琴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材中选录了苏轼《赤壁赋》一 

文.其中有一句“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教材中对“更 

酌”的解释是“重新斟酒”.而对于这个“更”的读音并没 

有作注释。根据传统的说法,一般我们都将这个字读成 

“ 

ng”

然而如根据教材注释,“更”译为“重新”,作副 

词用,那么这个“更”字的读音应为“ ng”。而《古汉语 

常用字字典》中以这句话为例,将“更”字解释成“改正; 

改变;更换”之意,音为“gSng”。对此,笔者一直存有疑 

惑:“更”到底怎么读?释义是什么? 

笔者认为.要确定这个“更”字的读音和释义.首先 

必需弄清“洗盏”的含义。 

“盏”.指浅而小的杯子。咭 盏”即“洗杯”。苏轼诗 

中有“洗盏酌鹅黄”(《歧亭五首》)的诗句,“鹅黄”是酒 

名。至于为什么要洗盏,这要说到古人喝的酒,古人喝 

的酒都是米酒,比较浑浊.喝的时间长了,杯中不免有 

沉淀物,所以要洗盏。再如杜甫诗云“鸣鞭走送怜渔父, 

洗盏开尝对马军。”(《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 

瓶》)杜甫在马军前迫不及待地洗杯开尝了。因为多年 

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他可能已经好久没有喝过酒了,酒 

盏也好久不用了,就必需先洗。所以“洗盏”有“洗杯”之 

1O8・ 

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 

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祝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 

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 

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日。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据文章理解,此处“洗盏”即“饮酒”之意。又 

如苏轼在《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中写道:“洗 

盏拜马前.请寿使君公。”这里的“洗盏”很明显不能作 

“洗杯”解,而是“饮酒”之意,引申为敬酒。如按此解,则 

“更酌”不可能解释成“更换酒杯”.只有解释成“重新斟 

酒”之意.就“洗盏更酌”一句单独来看方为通顺。但如 

果联系上下文“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 

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则又不免牵 

强:客人高兴得喝酒,再给酒杯重新斟满酒。这里 

斟酒之人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有于理不合之处.若 

发出斟酒动作的是主人.那便是“客人高兴地笑了。大 

饮一杯酒.主人又替他斟满了酒”岂不变成主人一味劝 

酒斟酒?这于中国古代的饮酒礼仪相悖。古人饮酒讲究 

“警骂座、警苛令、警趋附、警喧谈和警煞风景”(程洪毅 

《酒警》)的饮酒礼节。这样做的主要意思是倡导人们喝 

酒要适可而止.喝的尽兴就好了.不要苦劝别人喝酒,也 

不要争着劝别人喝酒.那样不仅有煞风景.而且显得没 

有礼仪.从而反映出你这个人不懂规矩。苏子虽豪迈应 

该还不至于完全抛却酒间应该遵从的规矩.毕竟宋朝是 

个讲究礼法的朝代。若斟酒动作的发出者是客人,那就 

成了“客人高兴地笑了.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又重新给 

自己斟满了酒”这于礼也不合。哪有客人自斟自酌不顾 

主人之礼呢?事实上就文章来看主客经过一番人生探讨 

后都有了新的感悟,客喜。主亦喜。客入高兴之余向苏子 

敬酒并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以苏子之豪情又岂会坐看 

客饮酒.想必也是“举酒属客”一饮而尽,这才符合苏轼 

的豪迈个性和当时的情境。才会有后文的“肴核既尽,杯 

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由此我们 

可以说“更酌”应该是“轮流敬酒”之意,“更”应做副词 

“轮流”解,音“g ng”。而非作“重新”解,更不读“ ng”。 

事实上.“更酌”一词在郑玄注《论语・八佾》里就有 

提到“人君若与邻国君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 

大语文论坛・文史天地 II ll 

毕.则各反爵于坫上。”此处“更酌”就是“轮流劝酒”之 

意。钱谦益《后秋兴》里也有“浊醪更酌邻鸡下,挂壁龙 

身夜吐花。”一句,其中“更酌”就有“敬酒”之意,“更”也 

取“轮流”之意。所以笔者认为,在《赤壁赋》中,“洗盏更 

酌”的“更”字也应该作“轮流”解,音“g ng..。也唯有此, 

其质直.其辞多古语。”在颜之推看来.南方与北方方言 

之所以存在差异,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影响.“南 

方水土和柔”、“北方山川深厚”,当然.从今天的角度观 

察.这种观点并不十分科学.但毕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 

方言差异的一个认识.即方言音韵产生的原因之一是 

受地理环境或地域环境的影响.这成为了后世语言地 

才能符合主客彼时之情.才能像文中写得那样宾主尽 

兴而醉。醉枕舟中而不知。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西安交大苏州附 

理学的一个启蒙 

颜之推还认为语音差异还受历史变迁的影响。《颜 

中。 

氏家训.音辞篇》:“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梁昊、越。 

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战 

《颜氏家训・音辞篇 韵学基本观简逮 

画祝永新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学者颜之推的代表性著作。 

颜之推一生入仕四朝.久居中国南北.对当时南北方语 

音面貌有全面精当的认识。《颜氏家训-音辞篇》正是其 

综合多年语言实践与经验.对当时语音现象进行的分 

析、总结和论述。其中蕴含的音韵理论与语音材料,值 

得学人关注与挖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就其音韵 

学观点进行简述 

语音存在变异现象 

时地和语音之间的联系.在音韵学上最为重要。结 

构主义将其发展为共时与历时状态。而在南北朝时期。 

颜之推就意识到语音随时地不同而存在的变异现象。 

《颜氏家训・音辞篇》开篇明义,云:“夫九IJlI、I之人,言语 

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即是说不同地域之人语言 

自古不同,表现了地域上的语言差异。而语言在时间上 

的古今殊异。颜氏认为:“而古语与今珠别,其间轻重清 

浊,犹未可晓。”“古今言语,时俗不同。”颜之推认为.古 

音与今音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产生变异。时空变换会 

导致语音的变异.颜之推提出的这一观点.对后世研究 

音韵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明代,陈弟才在此基础上. 

将其进一步完善,他在《毛诗古音考自序》中将这个观 

点概括为“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 

移.亦势所必至” 

二、语音差异受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社会生活的 

影响 

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各地方言之所以存在 

差异,主要是因为语音存在差异.因此.语音是划分方 

言的关键依据。”颜之推承认方言差异。并认为此差异 

是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他以南北方言的语音 

为例,辨析道:“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 

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纰钝,得 

乱频繁、社会动荡,导致了人口迁徙,民族融合,引起语 

言及各地区方言之间的接触、融合和相互影响.这是历 

史变迁对语音影响的一个例子。对于社会生活对语音 

的影响,颜之推论述:“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阊里小 

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 

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其认为语音受社会 

阶层所影响.南方士族与庶族界限分明.因而用语也大 

不同,北方就正好相反。这一观念与后世语言学有所契 

合.王力便认为:“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 

展必然要影响语言的发展。”叶蜚声、徐通锵也认为: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 

三、音韵有正音的需要 

南北朝时期,南北语音大为迥异.即便在南方音与 

北方音各自内部,亦是方音纷杂,难以统一。对此。颜之 

推认为应该以某种语音为准,进行正音。他以已经完成 

的正音现象来体现这一观点。《音辞篇》记叙:“自兹厥 

後,音韵锋出,各有土风,递相非笑,指马之谕,未知孰 

是。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接 

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可见。当时南北朝各国已经 

以各自京音作为正音标准推行.符合了语言发展里正 

音的需要。 

四、孙炎是反切的创制者 

颜之推认为孙炎以前的学者,如扬雄、许慎、郑玄、 

刘熙等,用于标注读音的方法既不同一.又概念不清。 

唯独到了孙炎。创制出反切.才为读音标注提供了相对 

清晰和规范的方法。他在《音辞篇》里说道:“逮郑玄注 

《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 

《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孙叔言创《尔雅 

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但如同《切韵》是否为陆法言个人创制一样。孙炎 

是否能以一己之力创制出一个反切的庞大体系.是否 

仅仅是进行整理总结.还犹未可知。 

《颜氏家训・音辞篇》中所体现的音韵学观念。对后 

来《切韵》的成书产生重要影响,并深深影响后世。翻开 

漫长的中国语言学长河.颜之推是第一个对汉语语音 

学做出多角度而且精辟论述的人.尽管音辞篇的音韵 

109・ 

《赤壁赋》“洗盏更酌”中“更”的读音与释义

本文发布于:2024-03-26 02:02: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3897242977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赤壁赋》“洗盏更酌”中“更”的读音与释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赤壁赋》“洗盏更酌”中“更”的读音与释义.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语音   语言   差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