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批改作业评语)
上海景点介绍导游词
上海东方明珠导游词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与外滩的万国建
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塔高468米
,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高塔和左右两侧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一
起,形成双龙戏珠之势,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
球体从蔚蓝的空中串联到如茵的绿色草地上,两个巨大球体宛如两颗红宝石,
晶莹夺目,与塔下新落成的世界一流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1999财富论坛上海
年会主会场)的两个地球球体,构成了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诗情画意的壮美
景观。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舱、上球体、下
球体、五个小球、塔座和广场组成。可载50人的双层电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电
梯为目前国内所仅有。立体照明系统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光彩夺目的上球体
观光层直径45米,高263米,是鸟瞰大上海的最佳场所。当风和日丽时,举目
远望,佘山、崇明岛都隐约可见,令人心旷神怡。上球体另有设在267米的旋
转餐厅(每小时转一圈)、DISCO舞厅、钢琴酒吧和设在271米的20间KTV包房
向游客开放。
高耸入云的太空舱建在350米处,内有观光层、会议厅和咖啡座,典雅豪
华、得天独厚。空中旅馆设在五个小球中,有20套客房,环境舒适、别有情
趣。东方明珠万邦百货有限公司商场面积18000平方米,经营服装、工艺美术
品、金银饰品、皮具、食品等,使游客在观光之余可享受到购物与美食的乐
趣。
东方明珠科幻城位于塔底,有森林之旅、南极之旅、魔幻之旅、藏宝洞、
迪尼剧场、欢乐广场、激光影院、动感影院、探险列车等项目,精彩刺激、老
少咸宜。还有独一无二的“太空热气球”将您送上天空,尽览上海大都市美
景,使您永生难忘。
东方明珠塔内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专门介绍上海近百年来发展史的史志
第 1 页 共 11 页
性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文物、文献、档案、图片,以先进的影视和音响设备,
形象生动地反映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馆内陈列分国中之国的租界、旧上
海市政建设和街景、近代城市经济、近代文化、都市生活、政治风云等六大部
分,全面地展示了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深刻变
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人文景点。
东方明珠塔下的国际游船码头,有“浦江游览”旅游项目,登上邓小平同
志当年南巡视察上海时乘座的游船,饱览浦江两岸美景,您将领略到“火树银
花不夜城”的意境。国际游船码头里的“海鸥坊”,供应自助餐,您只需花费
48元,就能无限畅饮美味和美景。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集观光、会议、博览、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
播电视发射为一体,已成为21世纪上海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东方明
珠”年观光人数和旅游收入在世界各高塔中仅次于法国的艾菲尔铁塔而位居第
二,从而挤身世界著名旅游景点行列。
上海新外滩
朋友们:
下午好!现在我们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外滩,首先,我对各位的参观游览外
滩表示欢迎,并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新外滩共有五条旅游路线,在您的左手边是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壮
观建筑群和宽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边是波光粼粼的黄浦江以及前程似锦的浦
东陆家点缀金融贸易区,眼前为新颖独特的观光游览区。这建筑群、中山路、
观光区、黄浦江、陆家嘴仿佛乐谱中的五线谱,勤劳上海人民则好似串串间
符,正组成最新最华美的乐章,欢迎着各位来宾的光临。
地粉才能叫外滩呢?简单的说,它过去曾是上海老城厢外的一块芦苇丛生的
荒滩地。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紧锁的国门被殖民者洋炮轰开了,上海也被
迫辟为商埠。从那时起,各式各样的西洋式建筑随着殖民者的“抢滩”而纷纷
耸立,至本世纪30年代初,上海已从海滨小邑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
眼前这些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个设计之
第 2 页 共 11 页
手,也不是建造于一个年代,但它们的建筑格调是那么的和谐统一,宛然天
成。从金陵东路外滩到外白渡桥长仅1.5公里的弧线上,高低错落,鳞次栉比
地矗立着5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有英国式的、法国式的、古希腊式的等等。当
年许多外国银行、总会、领事馆等云集于此,有东方“华尔街”之称,形成旧
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缩影。
各位请看,新外滩2号东风饭店,过去曾是十分闻名的英国总会,它是一
座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楼高有6层(连地下室),楼顶南北两端各设瞭望亭
一座,内部装饰极为华丽。一层楼酒吧间当年曾因拥有110.7英尺的东方最长
的酒吧柜而骄傲一时,如今美国的肯德基快餐厅设在里面。
新外滩12号以前是大名鼎鼎的“汇丰银行”,该建筑建于1923年,属仿
古希腊式的圆顶建筑。大楼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筑,高5层,加上顶部一半
球形层顶菜有7层,钢框架结构。楼内装饰十分讲究,设有美、英、法、俄、
日等国各种接待室。这座建筑英国人曾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
峡”的一座最为讲究的建筑。
紧邻汇丰银行旁边的那幢建筑是上海海关大楼,为19世纪复古主义的建
筑,建于1927年,为当今世界所罕凶。大楼上面的大钟四周均可看到走时,每
隔15分钟奏响一段短曲,钟声悠扬深沉,声闻10里。
汇丰银行大楼和海关大楼都出于英国设计家威尔逊之后,上海亲切地称它
们为“姐妹楼”,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标志之一。
南京东路口的两幢大楼均称为和平饭店。坐南朝北的这幢楼建于1906年,
当时称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早的一个饭店。它可作为一座历史建筑,属英
国文世复兴式。该楼的最大特点是立面彩红砖做腰线,白墙砖做贴面,远远望
去既庄重典雅,又别具风格,实属一座难得的佳作。
外滩的这些建筑,都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反映了西方
殖民者对上海的掠夺和侵略。如今为了让人们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每幢大楼
门前均挂有中英文对照的铭牌。
对于外滩,上海人给她的称呼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上海人把解放前
的外滩叫旧外滩,解放后称作外滩,现在人们赞她为新外滩。历史上发生过多
第 3 页 共 11 页
次抢占外滩的情景,但每次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意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东的开发和振兴使上海走到
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滩,中外金融机构也
纷纷抢占外滩。上海作出了“清巢引凤”的重大举措,将外滩金融街房屋大置
换,吸引海内外的“老顾客”重新前来落户,再显远东“华尔街”的风采。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也是中外游客必到之处。但在以前由于道路狭窄、行
人车辆拥挤不堪,严重影响了外滩整体形象。为了改变处滩的面貌,上海人民
政府把外滩作为重点加以改造。眼前这条马路称中山一路,是为了纪念中国民
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滩综合改造的一部分。该路全长
826米,宽45米,设6至10个车道。这条宽阔的交通线不仅仅限于外滩一
带,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延伸,北起江湾五角场,南抵南浦大桥。到
下个世纪初,这条南北走廊长达15公里,将成为上海旅游观光的标志性景观。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滨江大道颇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绿化于一体,而且
早晨是人们习文练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国内外旅游者观光游览的天地,晚上则
是对情侣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所,听说有许多外国朋友都慕名前来体验生活呢。
各位来宾,漫步在新外滩观光区,您是否感觉到,新外滩不仅面貌焕然一
新,而且在热闹繁华中透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大家请看:在延安东路外滩设置
主题为“为了明天”的艺术景观,以6根圆柱相拥抱,与具有80多年历史的气
象信号台相组合成为一组对景。海关大楼与电子瀑布钟也是颇有新意的对景。
电子瀑布钟呈阶梯式,长27米,高3.5米,设10全台阶。整个操作过程均由
电脑控制,约有1000多个喷头水柱组成各种颜色的阿拉伯数字,使世界各地既
是那么的遥远,双是多么的亲近。观光区名副其实地成了一条容纳百川,兼容
并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风景线。
漫步外滩,我们不知不觉已进入了黄浦公园。提到这个公园,每个中国人
都忘不了昔日外国列强挂在公园门口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那块
臭名昭著的牌子,让当时的中国人民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如今,看眼前那60米
高的上海人民英俊纪念塔,矗立在面临水之处。威武壮观的三柱黄岗岩塔体仿
佛在告诉人们,民永远缅怀从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和解放战争以来,为洗刷民
第 4 页 共 11 页
族耻辱,为上海的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们。
黄浦公园面对的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黄浦江。“月上黄龙浦水黄”,十分生
动地描绘了黄浦江水的颜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无锡太湖,
是上海境内最长、最宽、最深的一条河流,全长114公里;平均宽度400米,深
7至9米。它的原名叫东江,又有春申江,黄歇江等别称。相传在2023多年以
前,上海当时属楚,那时楚国有位大将叫黄歇,他很有治国才能,被楚王任命
为宰相,并封为“奉申君”,管辖上海这块土地。由于当时东江上游淤塞,,他
就带领上海人民进行疏浚,并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农业得到很
大的发展,后人为了纪念黄歇的功绩,就把东江改称为“春申江”和“黄歇
浦”,直到南宋时期才正式定名为“黄浦江”。
黄浦江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浦东,另一个叫浦西。新中国诞生以前,
她们一家子深受三座大山压迫,母亲河身上停泊着的尽是外的军舰和商船,
“两个孩子”也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跳黄浦”我句上海人的口头禅,就是
指旧社会实在无法活下去的老百姓,到这儿来投江自尽。
远眺对岸,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浦西外滩遥遥相望,其功能为金融、
贸易和对外服务,它将是新上海的核心与象征。“东外滩”滨江大道,总长
2500米,集旅游、观光和娱乐等为一体,沿道设有6个颇具特色的广场。虽然
现在只闻到隆隆的打桩声,但声声入耳,是五线谱上最华丽的乐章,预报着外
滩更美好的未来。
上海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向为著名江南古刹。据碑志,建于三
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创始人为康僧会。寺址原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
岸,初名沪渎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始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因寺址逼近江岸,昼夜受江水冲击,寺基
有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将寺迁至芦浦沸井浜一侧,即现今寺址。
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
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
第 5 页 共 11 页
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
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
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寿宁搜集历代诗人题咏,编为《静安
八咏集》行世,静安寺由此声名远播。明洪武二年(1369),铸洪武大钟,耗铜
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至今呜响大殿,声洪震
远。
清初以来,寺屡经兴废。雍正年间,住持孚庵,因寺院田产案胜诉,维护
了静安寺的田产,并勒石记其事。乾隆六年(1741)礼部侍郎麦焕捐款重修大
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歙人孙思望倡议集资重修殿宇。上海道(长白)盛保又
修建寺前涌泉亭,并于寺东建报恩院供僧众居住。寺僧大海,曾将寺内被火焚
余的宋代银杏树干,雕成十八尊罗汉及一尊韦驮像于寺内供奉。咸丰同治之
际,静安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唯余一座大殿。住持鹤峰在缙绅李朝观、姚
曦、浙江富商胡雪岩等资助下,于光绪六年(1880)重建静安寺,翌年四月初八
寺宇落成,按佛教仪轨举行隆重的浴佛节,四众云集,车水马龙,商贾辐,蔚
为奇观。自此形成有名的一年一度静安寺庙会,“三月三到龙华(看桃花),四
月八到静安(逛庙会)”遂成为沪上民谚民俗。光绪九年(1883)由李朝观作记、
住持鹤峰勒碑,《重建静安寺记》碑文今仍保存于大雄宝殿前壁。
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正生于大殿左右两侧增建两座楼房,再次修葺全
寺,使静安寺恢复旧观。光绪三十年(1904)在上海南翔建“静安南翔塔院”一
座,将静安寺历代祖师灵骨迁葬该院,并建祖师祠,供历代祖师牌位。塔院旁
建有僧舍,派专人管理。直到民国年间,尚有七十三间房屋,土地六十四亩。
1912年至于1916年,静安寺成为上海和全国佛教活动的重要寺院之一。
1912年,第一个全国性佛教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会址设于静安寺,著
名爱国诗僧寄禅(八指头陀)任会长。次年,寄禅为保护全国寺庙财产,赴京请
愿未果,不幸圆寂于北京法源寺。上海及全国佛教界在静安寺召开追悼大会,
太虚大师在会上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说,对全国佛教影响很
大。1913年3月,中华佛教总会在静安寺如开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推选冶
开、熊希龄为会长,清海为副会长,圆瑛为参议长。
第 6 页 共 11 页
1919年,寺前填浜扩路,筑成通衢,命名为静安寺路(即今南京西路),沪
西一带日见繁荣,香火鼎盛,礼佛游览者洛绎不绝。寺宇不敷应用,1920年,
寺僧常贵会同沪绅姚文栋等人在大殿东兴建三圣殿,基本形成目前寺院之主体
格局。
1930-1940年,志法、志汶先后出任住持,任内无所建树,而寺产纠纷兴
讼不断,留下许多后患。1941年,德悟法师继任住持,革弊图新,转向佛学教
育,注重佛学研究,曾举办数十次佛学讲座,分别礼请应慈、圆瑛、芝峰、丁
福保、赵朴初、蒋竹庄等高僧、大德主讲,同时成立静安寺护法会,会同监院
密迦整顿寺务,寺风顿有起色。
抗战胜利后,在住持德悟、监院密迦主持下,在原山门之东,另建一座仿
唐新山门,由邓散木(铁翁)题额“静安古寺”。并在新山门前、“天下第六
泉”井栏一侧,竖立一座古印度阿育王式梵幢,成为静安寺标志。工程竣工
后,又逢四月初八日佛诞及静安佛学院开学,在揭幕典礼上,太虚大师以三喜
临门,亲自主持剪彩,拈香礼佛,欢喜赞叹。与会僧俗逾万人,成为当时沪上
佛界一大盛事。
在此期间,静安寺还于寺后门向华山路,创办静安小学。于南翔建立静安
农村实验学校。该校由持松、白圣、赵朴初、毛效同、顾恒(暨南大学农学教
授)五人任董事,由大同法师主持教务。两校经费均同静安寺负担。
1947年春,住持德悟、监院密迦委托周孝廉、奚亚夫二律师,联名致函上
海市佛教会,主动提出愿将静安寺由子孙剃度制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请市佛
教会主持推贤选能继任静安寺方丈。同时,静安寺会体僧众也赞同德悟、密迦
这一建议,亦函呈上海市佛教会请求改制选贤。于是,上海市佛教会尊重住持
德悟法师及全寺僧众愿望,于是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召集诸山长老、护法居
士及全寺僧众,举行会议,一致决定该寺改为永久十方丛林,并公推持松法师
为改制后首任住持,兼任静安佛学院院长。持松法师接任时,提出四项要求:
“一、静安寺既定为十方丛林,今后住持选举,应由佛教会会同本市诸山代表
及本寺两序大众公推,以示大公而杜流弊。二、静安寺应作为佛教文化事业中
心,逐渐减少酬应,以期成为纯粹弘法之道场。三、寺内经济应行公开,尽力
第 7 页 共 11 页
所及,举办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以符佛陀救世利生之旨。四、本人潜心内学,
不善外缘,重违大众嘱托,除寺内行政大计如需本人主持外,其余事务,概由
监院领导诸执事分别负责。所有琐务应酬,幸勿相累。”获得与会者一致通
过。持松法师担任住持后,任命白圣为监院,四项规约,得以实施,寺务大有
进展。
静安佛学院建于1946年春,聘太虚大师为首任院长。后持松法师继任院
长,白圣为副院长。育枚为教导主任,圆明、守成、妙然先后任监学。师资一
时称盛:原金陵大学哲学系主任本光法师讲授佛学概论、比较宗教学、唯识论
等课程,道源法师讲授“贤首教仪”,度寰法师讲授因明学,林子青教授讲印
度佛教史,关德栋、陈诒先教授先后讲国文,秀奇法师讲授美术。学僧行后就
读者近百人。学风严谨,学术气氛甚浓厚,来院作讲座的先后有太虚大师、北
平中国佛学院院长周叔迦、法舫法师、能海上师、雪嵩法师、暨南大学牟润孙
教授、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倪青原教授等。第二年,学僧自己创办了《学僧天
地》杂志,除发表本院学僧研究文章外,为《学僧天地》撰搞的著名人士有南
洋慈航法师、佛教学者大醒、法尊、霭亭、南亭、雪嵩、演培、北京大学东方
语言学系主任季羡林、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等。因经费困难,仅出六
期,但在佛教界有一定影响。1948年初,静安佛学院曾易名为静安学苑。
1948年初,静安寺拨出沿街楼房一处,创立佛教平民诊疗所,持松法师任
所长,白圣任副所长,秀奇、乐观先后任事务主任,聘费仲华、郑葆湜、李光
佑为内外科主任,李根源为牙科主任。面向贫病之众,施诊给药,救难拯贫,
慈悲济世。为筹募医疗基金,由持松法师发起,敦请海内书画名家捐赠作品,
举行义展。当时有张大千、邓散木、唐云、白蕉、郑午昌、马公愚、施叔范、
张炎夫、申石伽等三十多位名家义赠书画、扇面二百余件,沪上各大报均以一
定篇幅报道静安寺佛教平民诊疗所的施诊盛况。这一慈善事业,深得社会群众
嘉许。
建国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两次拔款修理静安寺,成立修复委员会,由圆
瑛、持松、苇舫、清定、赵朴初等十四人为委员,圆瑛任主任。1953年,方丈
持松法师在寺内建立真言宗坛场,接续了我国自五代以来失传已久的东密。坛
第 8 页 共 11 页
场设于法堂楼上。中间主坛称“大坛”,是修法时主要坛场,供奉毗卢遮那如
来、不动明王、受染明王三尊塑像。左坛称“护摩坛”是修法时焚点乳香等作
为供养的坛场,上供普贤延命金刚,后挂“金刚界大曼荼罗”。右坛称“圣天
坛”,上供如意轮观音菩萨,后持“胎藏界大曼荼罗”。东西两壁挂传承真言
宗的八大祖师画像,分别为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善无车、一行、惠
果、空海。东边一室,中供孔雀明王,两壁挂密迹金刚和真言宗历代祖师法系
表。西边一室,左供奉大黑天,右供奉诃利帝母。两壁挂十二诸天:东壁为月
天、地天、毗沙门一、风天、水天、罗刹天;西壁为日天、梵天、伊舍那天、帝
释天、火天、炎摩天。从此,在持松法师主持下,寺内日常修习密法,每年春
秋两季举行修法大会,传授密法,为弟子灌顶。每逢香期佛诞,全寺开放,香
客游人,一时称盛。1966年“文革”中,寺庙遭受严重冲击,佛像被毁,法器
文物等劫掠一空,僧众被逐,整座寺宇被改为工厂。
1983年,静安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这是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拔乱反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认真落实,静
安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上海市佛教协会成立静安寺修复委
员会。由会长真禅法师任主任,副会长贾劲松副主任。在广泛征求佛教界及有
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决定按原样恢复。僧人也陆续返寺,一批幸存的古
文物也相继归还。1985年静安寺修复开放后,淦泉法师任住持。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下,全寺僧职人员共同努力,坚持农禅并重的传
统,勒俭起家,从零开始,自养自立,香火日盛,法务再兴。1985年,静安寺
修复真言宗密坛期间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第二次“空海入唐求法至长安之路”访
问团参访静安寺,团长内海有昭、副团长静慈圆、秘书长前有隆,赠送了部分
密坛法器,使真言宗坛场得以较快恢复。同时建立了“持松法师纪念室”,陈
列持松法师海内外弘法的照片、生前著作、书画作品、日常起居用具等。1987
年,度寰法师任住持。1988年,新建大雄宝殿,由赵朴初居士题额。
1988年3月度寰法师圆寂后,同年10月,由真禅法师兼任静安寺方丈。
香港李国庆居士夫妇捐献汉白玉观音菩萨立像一尊,供奉于圆通殿。次年,新
加坡居士刘庚宇等捐资从缅甸请回高3.6米的释迦牟尼玉佛坐像,供奉于大雄
第 9 页 共 11 页
宝殿。1994年,新建三层楼僧寮与上客堂,文物楼、寺务处办公室先后落成。
是年十月举行持松法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与持松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美、
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及港台地区佛教界友好人士、北
京、江浙鄂皖、本埠诸山大德、学者专家、护法居士近千人与会,盛况空前。
落实政策以来的十年,静安寺的发展与修复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此外,建于明正德年间的位于宝山区罗店镇上的玉皇宫,于1988年改称梵
王宫,作为静安寺下院,由静安寺前监院从达法师住持。静安寺在自身修复的
情况下,仍然拔出款项,支持梵王宫的修建开放。1993年,梵王宫改名“宝山
净寺”,更具规模。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亲赴礼佛,并为安养院题辞:
“老有所终,大同理想。报众生恩,法老为上。如奉父母,如敬师长。美哉梵
宫,不殊安养。”
1995年底,慧明法师调来静安寺任监院。1996年初,成立了以德悟法师为
主任的新的寺务委员会,在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方面又遇上新台阶。期间,慧
明法师作为中国佛教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韩国举行的中日韩佛教友好研讨会
汉城大会,出席了尼泊尔蓝毗尼阿育王石柱发现一百周年庆典以及由中国援建
的“中华寺”奠基仪式。他在参访尼泊尔加德满都斯瓦声杨布寺时,请回了佛
陀舍利。
静安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响应中国佛协建立人间佛教的号召,实行
文明敬香,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寺院文化品位,发扬佛教优秀文化传统,
热心为社会慈善事业献爱心,作贡献,对抗洪救灾、希望工程、帮助失学儿
童、扶贫救困、并为西藏日喀则地区援建“上海赤乌希望小学”一所,受到了
佛教信众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静安寺素斋,久负盛名。门市供应素食、素面,每日供不应求。每年中
秋,精制净素月饼,成为馈赠亲友佳品,深受海内外信众欢迎。
目前,静安寺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还将规划改建与扩建。除主要建筑:
赤乌山门、兜率殿、大雄宝殿、圆通殿、真言宗坛场、文物楼、功德堂、素斋
部、僧寮外,还将兴建法堂、藏经楼、佛教图书馆,复修“静安八景”等。寺
内收藏佛教文物甚多,有宋光宗赵惇为太子时所书“云汉昭回之阁”碑(建国
第 10 页 共 11 页
初,经市古碑展览认定为上海最古之碑)、明洪武二年(1369)所铸大钟、历代名
人字画,包括苏轼《心经》书卷、文征明、陈继儒、张瑞图、伊秉绶等书轴长
卷、扬州八怪、吴昌硕、张大千等人画轴,王一亭佛画多幅。有汉魏至清代石
刻、铜铸、鎏金、白瓷、漆金佛像多尊。有《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影印宋
《碛砂藏》(全称《平江府碛砂延圣院大藏经》)、日本《大正藏》(全称《大正
新修大藏经》)。每日殿堂均对香客游人开放。1985-1995十年间,共接待海内
外信众达120万人次,并与欧美、东南亚、南亚、东亚诸国及港澳台等地区佛
教界有经常的联系和友好效。静安寺一派欣欣向荣,正迈向新的世纪。
上海导游词
第 11 页 共 11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3-26 01:1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386788260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上海景点介绍导游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上海景点介绍导游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