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著隐喻写作手法

更新时间:2024-03-25 22:53:0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眼科门诊手术)

外国名著隐喻写作手法

龙源期刊网

外国名著隐喻写作手法

作者:蔡晓燕

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0期

摘 要: 在认知语言学下,隐喻是一种美丽而生动的修辞方式,对其解读应该从喻体分析

本体,在此基础上了解作者描述的客观事物及其表达的情感。本文从隐喻这一概念入手,在分

析其特征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以《茵梦湖》为例解析其中隐喻手法的使用,并对其中相关段

落中隐喻手法的具体应用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 外国名著 隐喻 写作手法

一、隐喻写作手法相关释义

隐喻是英语等外国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这种修辞手法被称为“暗喻”。这种修

辞手法与明喻有着一定的区别,通常用一些较为隐藏的比较形式将本体和喻体相连接,实现其

修辞手法在文中应用的目标。该种写作手法的适应使得读者从彼类事物的暗示出发对文章中的

语言或者文化行为进行感知、体验并且结合一定的想象理解本体。隐喻在文章中的使用方式通

常以“是”“就是”“成为”等具有明显特征的词语把本体及其喻体相联系,相对于明喻而言,它具

有一定的隐藏性,在字面上不具有明显的比喻特征,而以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暗地里完成了打

比方的修辞和写作手法的应用。这种修辞手法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人

们通过较熟知的客观领域所具备的认知,实现对其他相对陌生领域的认知。它所使用的语言和

文字表达的不是浅层的现象,而是对深层次思维的一种反映。阅读国外名著时,对文章使用的

隐喻手法的解读便是对作者写作意图及其心理的一种追寻和认知。

从另一个角度讲,隐喻是一种转译的修辞手法,它用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作为桥梁将作

者所要表达的对象和意义引出来,这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能够使文章的语言表达更为顺畅、完

美。就外国名著中使用的隐喻手法,学界对其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般而言分为三种

形式:一是“替代说”,这种隐喻手法的使用以亚里士多德作为代表,在替代理论下,将隐喻的

修辞手法简单地理解成一种替代,是在同义的环境下用一个词语实现对另外一个词语的理解,

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语言和文章的表达能够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并且形成一定的语言美

感。这一理论的特点是隐喻手法的使用更多的是将词语的使用作为一个中心,它强调的是对词

语的修饰,并且具有一定的类型层级的概念,会存在从一个词语向另外一个词语迁移的现象。

替代理论更多地关注隐喻使用的外在形式,更多的是以归类和分析的方式完成相关的研究。二

是将隐喻作为一种“张力”,这种学说最早见诸《修辞哲学》,这种观点认为修辞是思维的一种

扩张,从读者的思考程度出发,这种张力感越强烈的读者对文章中隐喻本体及其作者思维的理

解越深刻,张力感较差的读者的理解相对较差。三是将隐喻作为一种冲突研究,在这种观点

下,将隐喻的陈述视为一种虚假的现象,而隐喻下所要表达的内容则是真实的,是喻体内涵特

征与主体的相同,在对文章中的隐喻进行分析时,应该从喻体和本体两者之间的共性出发完

成。四是将其理解成一种变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隐喻手法的使用是将一些不同的事物

龙源期刊网

联系到一起,它是对语法的一种故意违背却有一定的寓意。当读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时,才能

对文章中使用的这种变异式修辞手法理解得更完美。

除上述分类外,还存在思维创新、相似点论等对隐喻的分类方式。前者是将隐喻作为想象

力的体现,隐喻手法的使用是作者以想象力的运用而将某一事物认同为其他不相类似的事物,

将被认同事物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传递回来,使人们通过对后者的理解理解前者。这种观点认为

不同的思维创新能够使本体变得丰富且充满生机。后者是关注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从比

较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定的联系,并以此引导人们进行一定的形象思维。这种观点将相似点作为

一个比较的基础,但是在该种背景下对隐喻修辞进行理解时,应该明确语言文字的客观性及相

似点存在的内在原因,对这种相似性的解读更多的要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等。不同的分类学说

从各自的角度解析文章中使用隐喻手法的方式、作用及对其解读的途径等,从不同的侧面论证

隐喻手法对于语言表达及文章内容、主体表达的作用,因此,在我们赏析外国名著时可以从不

同角度出发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和意义。

二、《茵梦湖》所使用的隐喻

我们对隐喻的概念及其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便可以从某一代表作出发对隐喻手法的

应用进行一定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展现隐喻手法的魅力,我们以《茵梦湖》为例,对其中使用

的隐喻修辞进行相关分析。

《茵梦湖》是德国作家特奥多·施托姆的代表作,他是德国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

之一,处于德国文学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成就了许多影响世界文学的

优秀作家,《茵梦湖》是作者的成名作。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一种优美的笔调和清响的风格

贯穿全文,其对故事的描述生动而富有深意,隐喻的使用使得对相关人物心理的描写更细腻,

给读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它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茵梦湖》讲述了一个伤感又凄美的爱情故事,对于主人翁莱因哈特与伊丽莎白之间的感

情用一种诗般优美的文字进行描写,并且以隐喻手法的使用烘托这一爱情主题。我们可以通过

文中许多细节描写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及其隐喻手法的使用,文章中对于莱因哈特复活节期间的

一段描写,“当他看到伊丽莎白的窗前挂着的不再是自己送的金翅雀,而是一只装在镀金鸟笼

中的金丝雀,他感到无限的哀愁”,这一描写为后面的故事展开埋下了伏笔,通过这段描述读

者感知到其未能成为女主角的丈夫,而对于湖中睡莲的描写则是小说中使用的一个较为重要的

隐喻。文中“他慢慢向前游去,偶尔把手臂抬出了水面,往下滴落的水珠便在月光中闪闪发

亮。可他觉得,在他和睡莲之间的距离老是没变似的;回头看时,夜霭中的湖岸知更加朦朦胧

胧”。“他游到了离睡莲很近的地方,可以辨清月光下的银白色花瓣了。但与此同时,他却感到

自己陷进了一面网中,确是光溜溜的草藤从湖底浮起来,缠住了他赤裸的手脚。四顾茫茫一片

黑水,身后又墓地听见一声鱼跃,他顿时感到忐忑不安,便拼命扯掉缠在身上的水草,气喘吁

吁地急急游回岸边”。在这样的一段描写中,作者将女主角伊丽莎白比作那朵睡莲,对男主角

行为的描写从某个侧面隐喻地表达了男女主角间的爱情悲剧。如睡莲般纯净美好的伊丽莎白,

缠绕着男主角手脚的水草则是那个时期的包办婚姻制度,男主角水中的挣扎是其对爱情和婚姻

龙源期刊网

自由的一种抗争和摆脱束缚的努力,而他最终没有采到那朵睡莲则以隐喻的形式表现出他们两

个人之间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现实。

隐喻的写作手法在《茵梦湖》中随处可见,作者施托姆用一种插叙的写作手法讲述一个凄

美的爱情故事。文章开始以一位老人切入,他是年老后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莱因哈特,通过对

其孤独落寞心理的描写及女主角伊丽莎白画像的描述引起回忆和故事;小说的结尾处老者一个

人孤独地坐在屋里,正如开篇他所唱的歌曲一样。在首尾呼应的同时更展现了作者在语言运用

及文字艺术上的高深造诣,施托姆以一种完美的语言艺术,以具有诗情画意的语言使得文章更

具浪漫色彩,其中隐喻手法的应用使得文章更具深意。

《茵梦湖》注重意境的营造及气氛的渲染的同时将感情描写得缠绵悱恻,这种语言上的修

饰会使得小说情节存在一定的连贯性缺失等问题。它以男主人公的一些回忆片段将一个悲惨的

爱情故事叙述出来,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抒发着浓烈的感情。作者施托姆对于语言艺术的精益求

精的造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气氛的同时,大量运用隐喻的手法,以生动的自然景物

营造出的意境表达更深层次的感情和思想,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正是这篇小说中所使用

的隐喻手法,使其感情更丰富,以相对朴素的语言感受浓烈的感情,自然景物的场景描写给了

读者更多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将隐喻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三、隐喻手法在《茵梦湖》中的具体应用

小说使用的隐喻手法较为常见的是象征隐喻,这种方式能够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和表现手

法实现作者想要达到的文学艺术效果。这种隐喻方式以一种含蓄而生动的手法表达思想,通过

间接的方式将一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内心感受等表达出来,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戏剧性显现作

用。象征隐喻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思维和感受能力,从而更好地感受象征背后的

真实思想和感受。

小说《茵梦湖》中使用的隐喻手法,不同种类学说都能得到一定的验证。从“他走到屋

外,沐浴着阳光”这样一种较为简单的句子描写和叙述实现了对于“替代”学说的完美解释,通

过对较为简单词语的描写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要表达的内容,更好地实现对小说整体的美化。

“伊莉莎白!’老人轻声唤到,随着这声轻唤,时代顷刻间就变了——他又回到了他的少年时

代”。小说中这样一种描写是对隐喻“张力说”的一种印证,以一种较为夸张词语的应用讲述老

人开始进入回忆的事实,使读者瞬间捕捉到小说中老人思维的变化和内心情感的变化,从而将

自己的思维和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月光不再照进玻璃窗,屋里暗起来了;可老人

依旧坐在扶手椅中,手握着手,呆呆地凝视着前方。渐渐地,在他眼前,那包围着他的黑暗化

成了一个宽阔幽深的大湖,黑黝黝的湖水一浪一浪向前涌去,越涌越低,越涌越远;在最远最

远那道几乎为老人的目力所不及的水波上,在一些很大很宽的叶子中间,孤零零地飘浮着一朵

洁白的睡莲……”这一段描写具有一定的张力,从景物的描写及其人与景的关系上,读者能够

感受到主人公的那种心理变化,更好地发挥想象力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

龙源期刊网

“眼里像是保存着他业已失去的青春”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描写,则是对“冲突说”验证,以

存在冲突关系的词语表达其内在思想。眼睛及失去的青春使其虚假地陈述,而通过这种表象能

够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男主人公对于青春时期的一种眷恋,这一隐喻手法的使用达到了更好

的感染效果。而“她脖子上的红丝巾也跟着跳起了舞蹈”则是对“变异说”的一种阐释,作者描写

的事物与行为似乎不存在逻辑关系,但正是这种隐喻手法的使用烘托出了一种欢快的氛围,并

且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这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隐喻手法对于小说语言、情景气氛的渲

染及其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

当我们从隐喻视角赏析外国名著时,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语言形式,更多的是其

语言背后的本体内容,其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从对《茵梦湖》所使用隐喻手法的分析,我们

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对于隐喻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够

为我们阅读和学习外国名著提供更好的途径,更容易把握其思维和感情路线,从而获得更多的

收获。

参考文献:

[1]杨亚涛.浅析《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隐喻、意识流的写作手法[J].世界华商经济

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8(16).

[2]崔夏.浅析《我们》的写作特色[J].剑南文学,2013(2).

[3]张博.浅析外国名著中的隐喻写作手法——以施托姆的小说《茵梦湖》为例[J].吉林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11(8).

[4]杨红梅,王建武.福克纳小说中象征隐喻手法微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5]殷定芳.试析空间叙事隐喻的价值信息——以《红楼梦》和《鲁滨孙漂流记》为例[J].淮

阴工学院学报,2008(4).

外国名著隐喻写作手法

本文发布于:2024-03-25 22:5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3783882599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外国名著隐喻写作手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外国名著隐喻写作手法.pdf

上一篇:《茵梦湖》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隐喻   手法   使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