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用有如造句)
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物学研究
研究生:曾菊平年级:2002级
导师:周善义教授
研究方向:保护生物学
专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摘要
被称为“世界三大奇蝶”之一的金斑喙凤蝶属鳞翅目(Lepidoptera)风蝶科
(Papilionidae)喙凤蝶属(TeinopalpUS),分布范围位于亚洲东南部,已知有5
个亚种,其中4个亚种分布于中国。自1923年Mell在广东省连平县山区发现第
一个标本起,8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专家都先后努力研究过这种蝴蝶。日本
学者中原和郎(1958)认为daphne植物是其幼期寄主;广西科学院蒋国芳
(1997~1999)观察了成虫的交配和取食及对雄虫的触角感受器类型进行电镜分
析;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黄寿山(2000)跟踪到金斑喙凤蝶的产卵植物
和一粒卵、日本学者五十岚(2000.8,--2001.4)以人工辅助交配得到卵、幼虫后,
用木兰科植物饲养幼虫了解到蛹的形念。然而,由于活动于高海拔云雾缭绕的环
境这一特性,金斑喙凤蝶的生物学研究一直是蝴蝶研究界一大难以攻破的课题。
为了向世人展示这种蝴蝶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状况,我们于2003年4月--2004
年11月间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对金斑喙风蝶广西亚种的生
物学进行研究,历时近两年时间后,我们获得了巨大成功,首次揭开了这种“梦
幻蝴蝶”的神秘面纱。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首先决定从幼虫可能的寄主一木兰科植物的生境
寻找突破口,采用人工搜索方法在该植物群居的原生林带展开大面积搜索。搜索
对象包括林下层所有的植物种类及林上层的木兰科植物,搜索中在林上层木兰科
植物上找到6个已羽化或死亡蛹,在林下层找到12个已羽化或死亡或活蛹(2
个)。之后对绿色活蛹(参考资料上的蛹态)进行连续观察(多在白天进行),被
观察对象处于原始自然条件下,借助数码等设备记录蛹的变化过程及当时的环境
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找到卵和幼虫是本研究之关键,为此,在成虫发生
期,我们选择两个成虫出入频繁的山头进行定点观察,并攀上山头最高的植物以
扩大视野范围,采用全天(白天)连续观察法,借助望远镜、复读机等设备辅助
观察并记录,记录对象为成虫飞翔、停息、相互追逐等行为的发生时刻、温度、
光照条件等。连续观察中发现与雌蝶产卵行为相关的植物,在这些植物上找到卵
20粒。然后选择卵数量较大的两株植物连续观察(凌晨5:00~晚上21:00),观察
对象包括卵、幼虫及相关的动物(如蝽类昆虫)。同时记录各种行为(如孵化、
取食、吐丝等)的发生时刻、温度及光照条件等。对所收集到的数据,首先采用
分段计数法(如8:00~9:00,20
6C~21℃)对各行为发生的时刻、温度等汇总,之
后借助SPSS,ORIGIN应用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在大瑶山金斑喙风蝶广西亚种一年发生两个世代,第一代发
生于5~9月中旬,第二代发生于8月中旬~翌年6月上旬;第一代雌蝶将卵产在
木兰科植物光叶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nitidaew.W.Smith
Law)和广东含笑
(Michelia
chapaensisDanely
in
Joum.BoO叶面上,第二代雌蝶则很少在光叶拟
单性木兰上产卵,说明第二代雌蝶产卵时对植物与生境具有选择性;产出的卵在
寄主植物上呈单粒分布,每个枝条只在一张叶片的叶面上分布着一个卵;以上两
种植物就是金斑喙风蝶广西亚种幼虫的寄主植物,它们来自于不同属别,说明幼
虫的食性并不专一;幼虫取食行为受内外因子共同调节,且外因(光照、温度)
的调节作用显著,幼虫白天的取食次数明显多余夜间,因为白天气候稳定、温度
较高。幼虫每天取食呈现三个高峰期,分别为凌晨6:00~7:00、中午11:00~1
3:00
和黄昏18:00~20:00,与每天的光照变化规律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幼虫共五龄.
老熟幼虫化蛹前停止取食,从高大寄主植物上直接掉到地面后开始到处爬行,寻
找合适化蛹位置,表现出对化蛹位置的选择性;在大瑶山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在
冬季低温干燥的刺激下进入滞育蛹发育状态,经近7个月左右的滞育蛹发育后,
于翌年4 ̄5月份解除滞育,迸入生长发育阶段,之后羽化出成虫{成虫在每年4
月上旬~6月上旬(极少数雄蝶在6月中、下旬活动)和8月上旬~9月中旬活动,
期间看到雌蝶的机会非常稀少,由此推测金斑喙风蝶广西亚种存在性比失调现
象;雄蝶活动受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频数统计分析发现:每天
7:00-9:00为雄蝶活动高峰期,在17℃一24℃温度范围内活跃,表现为飞翔次数
多,停息次数少;雄蝶在寻偶行为方面属于典型的等候型(perching),在山头等
候雌蝶出现的过程中,雄蝶表现出明显的领域行为;杜鹃科植物小果南烛(Lyo”ia
ovalifolia
Drude
var.Hand.一Mazz.)是雄蝶的蜜源植物,该植物在大瑶山每年5月
份开花,花小、白色,这与雄蝶趋天蓝色行为表现不一致。
金斑喙风蝶广西亚种的自然天敌较多,存活率低,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分别
为20%和61.1%。目前已经发现的天敌种类有螽斯类、蝽类昆虫,另外推测有鸟
类、寄生蜂类、寄生蝇类、病原微生物类等。为了躲避天敌的攻击,幼虫和蛹进
化出许多适应性生态特征,如拟态、吐丝等,使部分幼虫或蛹可以逃避天敌,保
证产出的卵最后有10%可以变成成虫,它们交配后产生后代,使该种群数量得
以维持在一定水平。
由于目前对金斑喙凤蝶的濒危状况仍不了解,因而我们不赞成在修订保护名
录时降低金斑喙风蝶的保护级别,因为考虑到保护名录的可操作性及当地保护工
作的实际情况,这样做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金斑喙风蝶广西亚种的生境位于大
瑶山自然保护区外围,为了保护物种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我们建议,将金斑喙
风蝶广西亚种的生境(3000ha.)划到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为该
保护区第八块小保护区(该保护区目前由七块小保护区构成),使保护区的工作
能够顺利开展,并使该珍稀物种得到其应有的保护。
关键词金斑喙风蝶广西亚种;生物学;保护
II
本文发布于:2024-03-25 19:2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365728172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论文)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物学研究_.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论文)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物学研究_.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