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更新时间:2024-03-25 15:09: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跳的成语)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导读: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

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

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

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

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

绝唱。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

许多愁。

[注释]

①双溪:水名,双江于金华县城南,为当地名胜。

②舴艋(zé měng):小船。

【译文】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

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

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

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哎,我真担心呀,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哀

愁啊!

译文2:

狂风终于停歇了,花也已被吹尽,只有尘土中还留着一点香气。

太阳已经很高了,我却还是无心梳洗打扮。眼前的风物还在,可人却

不在了,好像一切都没有意义!我想说出满腹的哀愁,可话还没说出口,

眼泪却已止不住地流!

听说双溪的景色还不错,我也曾想到那里去在溪上泛舟。可是只

怕呵,双溪那样的.小的船儿,载不动我这满怀的忧愁!

译文3:

风停了,凋零的残花满地,只有余香留散在尘泥里,虽然太阳已

升得很高了,但我懒得梳头。看到物是人非,对一切都已心灰意懒,

还没开口,眼泪就先流出来了。

听说双溪那边春光还好,也想去那儿乘船春游。但舟轻愁重,象

蚱蜢一样的小船,载不动自己这么多的愁呀。

译文4:

狂风已住,尘土里充满了花香,繁花被风摧残落尽,太阳已高我

还懒于梳头。都因为“物事人非”——欢乐痛苦事事皆休,要诉说泪

水却先流。

听说双溪那边春光还好,也想到那里泛轻舟。但又恐怕双溪的轻

舟,载不动我的许多忧愁。

【评点】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离乱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起句“风住尘香花已尽”

意味无穷,既写出此前风吹雨打、枝头的花朵落尽的情景,又写出此

刻雨过天晴,尘土沾花散发出微微香气的韵味;既有雨天不得外出的苦

闷之情,又有词人惜春自伤的感慨。“日晚倦梳头”点出词人此刻的

心境: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面对此情此景,词人

心中感慨万千,所以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语。“欲语泪先流”写

得鲜明而又深刻,写泪,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

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好似倾泻而出,感人肺腑。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词人先以“闻说”、“也拟”、

“只恐”三组虚词作为转折的契机,造成一波三折的态势,增加了词

的情致和波澜。起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为第一转折,刚刚词人还是

泪流满面,但一听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她这个素来喜欢出游的人的

兴致立刻被勾了出来,遂决定去那里划划船,散散心吧。前两句节奏

明快,表现了词人一刹那的喜悦之情。但“也拟”二字使这种喜悦大

打折扣,表明出游的打算只是词人的一时兴起。“只恐双溪舴艋舟”

又是一转,“舴艋舟”直言船小,与上文的“轻舟”相呼应,也衬托

出内心的愁苦之重。“载不动、许多愁”,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盘托

出,意境深远。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

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

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此外,在表现手法上,本词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

以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手法新颖,饶有特色。

[赏析]

短幅之中贵有曲折。这首词上阕前两句写春去人愁,后两句直写

痛楚。下阕逆锋倒接,略作回旋,然后跌出本意。最后两句以舟载愁

的想象,十分别致,前人以为可与苏轼的“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

楚江东”(《江城子》)相媲美。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

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

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

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

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

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

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

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

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

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

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 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

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

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

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这比“声泪俱下” 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

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

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

浓重哀愁。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

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

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

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

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

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本文发布于:2024-03-25 15:09: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3505922973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全词赏析及注释翻译.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词人   内心   景物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