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潇潇腊子口红军伟业颂千秋

更新时间:2024-03-25 01:37:3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景阳冈)

清风潇潇腊子口红军伟业颂千秋

清风潇潇腊子口红军伟业颂千秋

卓玛草

长征——英雄的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纵横湘鄂川黔滇等14个省,穿越苗瑶壮彝

回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以非凡的智慧和不畏惧一切的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

险阻,特别是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历经三道封

锁线和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攻占

腊子口等战役,突破敌军的重重围堵,取得最终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把这战斗豪情写在

《七律·长征》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

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在这篇伟

大诗词中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俄界会议

1935年,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到四川省西北部与甘肃交接处,在巴西与右路军分道

扬镳之后,于9月12日进入甘肃境内,到达甘南藏区迭部县达拉沟的一个叫做俄界村的藏

族村庄,村庄依山傍水,其西南方向有八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景色十分壮阔,故该村名藏语

为“高吉”(八个山头之意,旧译“高吉”后为“俄界”)。

此地属峡谷地带,山峦重叠,山谷间蜿蜒曲折的达拉河穿行于岷山南北川、甘两地,使

之成为川甘天然通道之一。古来用兵征战,屡经此道。红军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

茨日那的命令

随后,红军到达迭部县旺藏乡。毛主席及警卫人员住在茨日那村,平日里一片宁静的茨

日那一下热闹起来了。红军们都很尊重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也不随便使用院里摆放的东西。

他们有的打扫卫生,有的烧火做饭,宣传队员还在墙上书写标语。

据毛泽东住居的家人桑杰回忆说:对于茨日那村民来说,红军留下的故事时隔多年依然

振奋人心,已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那脍炙人口的情缘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藏汉民族友情。

今日的茨日那村已成为红色遗址,后人深刻感受革命先驱者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与炙热的革

命激情。

1935年9月14日黄昏时分,毛主席就在茨日那村的小木楼里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

取腊子口”的命令。这座茨日那村的小木楼成为了当时毛主席发号施令、运筹帷幄的战场。

崔古仓开仓放粮

1935年9月15日清晨,毛主席带着参谋及警卫20人,翻越3400多米高的压浪尼巴和

高日卡两座大山,直奔若尕沟的崔古仓村,在崔古仓村也发生了一件同样写进党史、军史的

重大事件。那就是甘南的爱国人士杨积庆对这场战役伸出了援助之手,为红军补给粮食。

第十九代卓尼土司杨积庆为最后一任土司,他一生扎根甘南藏区,却放眼世界、料敌如

神,了解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情况。当时红军进入甘肃,与国民党军阀鲁大昌要求各地断

绝红军给养不同,杨土司积极帮助红军,暗中派人联络红军,对达拉沟栈道、尼傲峡木桥进

行修复,帮助红军顺利通过,知道红军缺粮,指示崔谷仓的守仓官暗中开仓放粮,使得红军

获得20多万公斤粮食补给。这对当时只有七千余人的中央红军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支援。

崔谷仓开仓分粮后,红军留下了借条和银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那段艰难岁月里,红

军与甘南民众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伟大历程,无疑是甘南最美、最动人、最有

意义的历史故事。

腊子口战役

清风潇潇腊子口红军伟业颂千秋

本文发布于:2024-03-25 01:3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301859259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清风潇潇腊子口红军伟业颂千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清风潇潇腊子口红军伟业颂千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红军   成为   战役   甘南   腊子口   甘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