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朱自清背影原文和赏析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
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
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
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
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
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
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
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
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
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
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
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
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
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
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
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
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
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
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
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
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
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
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
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
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
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
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
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
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
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
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
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
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
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
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
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
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
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
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
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
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
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
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
“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
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
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
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
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
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
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文中用词
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
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
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
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
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
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
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本文发布于:2024-03-24 20:0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281845596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朱自清背影原文和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朱自清背影原文和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