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我住的地方)
漳显与大雁塔的对称美——西安小雁塔介绍
大雁塔周围建有一个很大的广场,来这儿的人很多,显得比较喧闹。小雁塔与
大雁塔恰好相反,游客比较少,小雁塔显得格外安逸宁静。
唐代宗派林立,寺宇古刹很多,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佛寺、佛塔的建造迅
速发展,当时,长安地区就有佛塔100多座,不少佛寺为皇家所有,真是“名寺古刹
遍长安”。唐时的长安城,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频繁,是世界上最先进
的城市之一。长安城的佛塔,对全国其他地方佛塔的建造都有着模范作用。大、小
雁塔就是典范。
小雁塔位于著名佛寺荐福寺院内。荐福寺坐北朝南,沿一条中轴线分开,小雁
塔在大雄宝殿北面。因为交通的原因,现在进荐福寺的大门设在北面,游园的顺序
和以前正好相反。也许这是小雁塔,而那是大雁塔的缘故,人们只喜欢看“大”的而
不喜欢看“小”的,这倒让荐福寺更显得肃穆静谧。
荐福寺原为皇家宅院,唐文明元年(684),高宗李治驾崩百日,睿宗李旦为
其荐福,将此改为寺院,名为“大献福寺”。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寺名为“荐福寺”。
义净于咸亨二年(671)年从长安出发往印度取经,走海路,取道广州,游中南半
岛、印度洋东部各地30余国,历时25年之久。证圣元年(695)归国,女皇亲自
出迎至洛阳东门。他带回400部梵文佛经,居于荐福寺内,荐福寺从此也就成了义
净的译场所。第二年,荐福寺塔(小雁塔)开始动工。小雁塔和大雁塔一样,都是“民
建官助”的方式修建而成。所谓“官助”,《三藏法师传》云:“朝廷旨谕,以‘七宫亡人
衣物’相助建塔。”“七宫亡人”即指长安宫里那些已经死去的下等人,女性占大多数。
小雁塔是“宫人”集资修建的,“宫人”是那些没有名份的宫女。唐朝宫女数量极多,命
运悲惨。正如杜牧《宫人冢》所描写的那样:
尽是离宫院中女,
苑墙城外冢累累。
少年入内教歌舞,
不识君王到老时。
景龙三年(707),荐福寺塔建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雁塔既是纪念爱
国高僧义净的丰碑,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妇女苦难生活的见证。
小雁塔是密檐式佛塔的早期作品,影响了后来不少密檐式佛塔。小雁塔挺拔、
柔美,与状硕、粗犷的大雁塔形成鲜明对比。它原为15层,因地震破坏,现存13
层,残高43米。塔下是方形基座,基座上为第一层塔身,边长各为11.38米。
大雄宝殿前的钟楼旁边悬有一口大铁钟,金明昌三年(1192)铸造。钟声响亮,
声闻数十里,钟声每天荡涤着芸芸众生。秀丽的塔影,响亮的钟声,构成了长安八
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清人朱集义《雁塔晨钟》诗云:
噌弘初破晓来霜,
落月迟迟满大荒。
枕上一声残梦醒,
本文发布于:2024-03-24 19:3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28024059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安小雁塔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安小雁塔介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