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3-24 17:31:2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歌颂医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而这本书便是阿德勒的巅峰着

作。

我一直认为,想要读懂一篇着作,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因此在看这本书之前我特

意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可以说作者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阅历丰富,幼年患了佝偻病,5

岁差点因为肺炎而送命,但是作者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医学博士,并且和弗洛伊德

共同进行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所以这本书无疑是值得我们去仔细阅读和揣摩的。

这本书一共有十二章,从生活的意义到爱情与婚姻。通读全书,除了欣赏作者通俗易

懂的语言和大量的事实论证之外,对作者的很多观点也有着强烈的赞同感,不得不说确实

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提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防止神经性疾病产生的唯一方法就是

培养合作精神。看来合作除了能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还有保持身心健康的功效。

关于心灵和肉体的关系,作者从个性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心灵和肉体之间

并不存在支配关系,这只是人生中的两种表现形式。作者举了个植物种子发芽生长的例

子,说明了身体是基础,生命在于运动,而精神的核心力量是有预知能力并指导自己的发

展方向,植物就算知道自己即将被践踏也无法移动,但是人却拥有这种支配自己的能力,

因而我们更应该重视和珍惜自己这种灵肉之间的联系。

书中的观点和案例实在太多太经典,在第三章中提到了自卑和优越感之间的联系与冲

突,虽然篇幅不长,但是足以点明《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自卑心理是个体心

理学的伟大发现,作者以神经官能症患者举例,说在这些自高自大的人心里,其实都有一

种隐藏的自卑感,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自卑,甚至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但是事实上他们

的却饱受自卑的折磨。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

更好一些。

在作者看来,自卑感的表现多种多样,我们不能认为表现安静、乖巧、稳重的人就是

有自卑感的人,而那些开朗外向的人就没有自卑心理,如果我们只是单一的去看他们的行

为,会发现根本没有目的性可言,这也说明了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在做着千奇百怪的事

情。当然,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但是同时人人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并且具有唯一

性,这种优越感对我们的激励是作出社会贡献的源泉。

正如前文之中所说,这本书有着简单而又深刻的含义,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让人更加清

晰的了解了人生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我们要试着发觉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避免由于

这种心理而造成的失误,同时在追求优越感的激励之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假期里,每周听樊登老师讲书已成习惯。《自卑与超越》也是听完书后感觉到全身经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本文发布于:2024-03-24 17:3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2726842594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自卑与超越》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自卑与超越》读后感.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作者   自卑   自卑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