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要从课程建设入手

更新时间:2024-03-24 15:41:1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我爱国防)

“研学旅行”要从课程建设入手

课改前沿

“研学旅行”要从课程建设入手

□赵永攀

【摘要】“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州

市月湖小学从构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挖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开展“适合学情”的

学习方式、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路

径,为学生提升素养、全面发展奠基。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实施路径

“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

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

式。“研学旅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春游”“秋游”,

也不是把课堂机械地搬到校外,而是一门融所有学

科探究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从这个意

义上说,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必须树立课程意识。

台州市月湖小学从构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挖

功范例。

(二)创新行动,增强师生获得感

滨江区以深度体验式学习为突破口,成功探索

了富有区域特征的“四维十项”区域行动,增强了广

大师生的获得感,即助推教师专业能力快速发展,

不断赢得同行、社会尊重,获得职业幸福感,也促进

了每个学生不同程度地实现潜能释放、学式转变、

学业成绩提高,获得学习的快乐感、成就感。

(三)后续深化,提升示范性引领

为进一步精准、精细、精耕“滨江范式”,打造区

域课改金名片,滨江区将不断开创区域行动的新样

态、新平台、新载体。在修正、完善研究量表的基础

上,将继续深入探索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

同课型、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等维度的“学改”规律,

为更多的基层教师、地区同行做出更科学、优质的

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设置“适合学情”的学习

方式、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入手,

积极探索“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路径,为学生提升

素养、全面发展奠基。

一、构建“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最重要载体和

途径是课程。因此,课程是为育人目标服务的,是

示范性引领。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19.

[2]陈宝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人民

日报:2017-09-08.

[3]于漪.可以做得更好——于漪教育文丛(四

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陈一中,李国亮,朱丽萍.中小学生课堂主动

学习行为时间参数研究——以获奖课例为样本[J].

上海教育科研,2018(1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

310006)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教学月刊·小学版2020/1·2综合

7

课改前沿

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水平的基本要素,而育人

目标则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指向。

台州市月湖小学秉承“循性而育·高格成长”的

办学理念,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了“知

行课程”。“知行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

程两大类。通过基础性课程使学生获“知”,确保每

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

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通过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践

,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提升修养,丰盈人生。

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知行课程”体系,将

其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统筹考

虑。既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也促

使学校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

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了“只旅不

学”或“只学不旅”等现象的发生,促进了“研学旅

行”课程有序实施。

二、挖掘“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

优质的研学资源是衡量“研学旅行”课程的重

要指标。目前,很多人对“研学”的认识存在误区,

似乎一提到“研学”,就等同于组织学生奔赴外地,

甚至出国。其实,学校周边的乡土资源应该是“研

学”的首选。

台州具有“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三

大特色。学校地处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彩

虹无人机、新能源汽车、PVC手套等制造业极为发

达;学校附近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如解放一

江山岛纪念馆、吴子熊玻璃纪念馆、戚继光纪念馆

等;台州市还有不少科普场所,如海洋世界、博物

馆、科技馆、野生动物园等。学校根据课程设置和

育人目标,结合域情、校情、学情,依托自然和文化

遗产资源、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

研机构、社会实践基地,形成了三大类别的研学基

地:一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企业研学基地;二

是以知识科普为核心的馆园研学基地;三是以地方

资源为核心的乡土研学基地。

这些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历

史、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为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

8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教学月刊·小学版2020/1·2综合

供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研、

学、游”深度融合的特点。如“绿野仙踪”“农耕体

验”等劳动实践课程;“月湖探秘”“企业探访”等科

技探究课程;“海绵城市”“低碳生活”等生态环保课

程;“海洋滩涂”“气象观测”等走进自然课程;“行走

东部”“小记者寻访”等行走游学课程。

三、开展“适合学情”的学习方式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要立足于课程特点,通

过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的衔接和互补,拓展和创新

学习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推进,以达到“研、

学、游合一”的效果。

学校将每次的课程学习分为查阅资料、参与活

动、总结分享三个步骤,以期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

乐,真正达到“研、学、游合一”的效果(见表1)。

表1《奇妙的动物世界》学习步骤

查阅资料参与活动总结分享

1.

园导览图

填写台州湾野生动物

2.

1.

知识竞赛

开展班级动物

评出优秀

名称

看图识别动物并写出

2.

的讲解员、

3.

参观动物园,由

动物知识

两种动物的外形特点、

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

生负责导览讲

解(由专业解说员竞赛获奖

生活习性、

者、绘画作

4.

生存现状等

做前期指导

3.完成一幅

写生

品、作文,

应的动物名称

根据局部图,填写相

作品并进行多

5.

4.完成一篇描摹

元展示

消亡的原因

了解已经灭绝的动物

动物的作文

根据学情和研学课程内容,学校精心设计学习

记录本——《“研学旅行”课程手册》,为学生开展研

学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支架。以《走进中能机车》

一课为例,学校在手册中精心设计了两张调查表

见表2、表3)。

表2“走进中能机车”调查表

中能机车的规模

产品种类

机车的组成

机车销售地

中能机车的成就

给百姓带来的好处

“行”

课改前沿

表3走近“中能机车人”调查表

厂长伯伯说:

采购员叔叔说:

技术员叔叔说:

工人叔叔说:

检验员阿姨说:

我说:

表2,旨在让学生了解机车生产的全过程,全

面认识中能机车,感受家乡科技的发展,为中国的

经济腾飞、科技成就而自豪;表3,意在让学生了解

企业生产都有具体的分工,正是不同岗位的工作人

员的合作与努力,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适合学情”的学习方式,既丰

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对集聚区的企业有了深入的

了解,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直观而深刻的科普课

和劳动教育课。这就是“研学旅行”的魅力所在。

四、开展“研行一体”的多元评价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

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

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

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

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体系。

“研学旅行”的评价分为行为评价和能力评价

两部分。前者主要评价学生的注意力、纪律性、文

明意识和团队意识,如行程中学生能否做到队伍整

齐、有序上车、听从指挥、系好安全带等,或者在研

学过程中能否做到有序排队、认真研学、积极参与、

互帮互助、不乱扔垃圾、文明用餐等。后者主要评

价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参与的广度、思维的深度以及

任务完成的情况。

以《我和油菜花有个约会》一课为例,学校专门

制定的《“研学旅行”课程手册》中布置了四项研学

任务:油菜花小百科——收集了解油菜花的相关知

识;小身材大本领——了解油菜花的用途;古诗词

我来诵——背诵有关油菜花的古诗词;描绘春日美

景——开展油菜花写生或主题习作竞赛。在研学

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

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总体评价,并将评价

结果通过二维码智能技术上传至网络平台。最后

形成学期综合评价,纳入学业报告单。除了针对学

生个体的综合评价外,学校还有针对团体的评价,

如评价团队合作的“快乐小分队”,以及指向个体单

项的“创意小画家”“诵诗小能手”“十佳小作家”等

专项评比。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研学旅

行”的积极性,也为学生开展后续的“研学旅行”指

明了方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拓宽了学

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人生

经历。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等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发展。在行走中思索,

在快乐中成长,学校将进一步探索“研学旅行”的再

发展、再深化,为学生的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参考文献:

[1]段茹宏“研学旅行”.:“学”与“行”之结合[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7(4).

[2]刘艺慧.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课程

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7(6B).

(浙江省台州市月湖小学318014)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教学月刊·小学版2020/1·2综合

9

“研学旅行”要从课程建设入手

本文发布于:2024-03-24 15:41: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2660751711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研学旅行”要从课程建设入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研学旅行”要从课程建设入手.pdf

标签:学生   课程   研学   旅行   评价   学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