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代理人的种类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3-24 01:41:1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采购申请表范本)

行政诉讼代理人的种类有哪些

一、行政诉讼代理人的种类有哪些

行政诉讼代理人分为如下三种:

1、法定代理人。是指依法直接享有代理权限,代替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行政诉

讼的人。这种代理权直接根据法律设定而产生,不以被代理人的意志为转移。条件是:(1)

被代理人是无行为能力的人,即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2)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亲

权或监护关系。首先是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如果被代理人没有作为监护人的亲

属,则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作为其监护人,即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是全权代理。法定代理人所做的一切诉讼行为,被视为是被代理的当事人本人

所为的诉讼行为,与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与当事人

居于同等地位,可以代理当事人为一切诉讼行为,包括处分实体权利的行为。但是,法定代

理人毕竟不是当事人,不是诉讼主体。实体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是当事人,而不是法定代理

人。

法定代理人代理权限是基于亲权或监护关系而产生的,它的消灭也是在一定法律事实出

现后消灭的。主要有:被代理的未成年人已经成年,有行政诉讼行为能力;精神病人恢复正

常,重新具有行为能力;代理人本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问的收养关系

被合法解除等。

2、指定代理人。即由人民法院指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行政诉讼的人。

指定代理的条件是:(1)被代理人属于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2)被代理人无法定代理人,

或者虽有法定代理人,但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或者不能行使代理权;(3)由法院依职

权指定,无须被指定人同意。

指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是个复杂的问题。一般认为,指定代理人如属法定代理人,则其

权限就是原法定代理人的权限;如属于法定代理人以外的人,法院在指定时应予明确。

指定代理人代理权限消灭的情形是:案件终结;当事人产生或恢复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

定代理人可以行使代理权等。

3、委托代理人。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进行行政诉讼的人就是委托代理人。

对此,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2人代为诉讼。律师、

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

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第30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可以依照规定查阅本案有

关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委托代理权是在委托人与受托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并由委托人授权委托而

产生的,既非源于法律,也非单方指定行为。委托人须向法院提交自己授权的授权委托书。

有关代理权限的事宜,应在委托书中载明。

(2)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委托代理人有五种,即律师、原告或第三人的亲属、所在单位推

荐的人、社会团体、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其中,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依据法律享有特

殊的权限:可以查阅本案材料,包括庭审和庭外材料;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取证。

社会团体作为诉讼代理人是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特色。

(3)根据《行诉法解释》第25条,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

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

法书面委托的,也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被诉机关或

者其他有义务协助的机关拒绝人民法院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核实的,视为委托成立。当

事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报告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通知其他当事人。

(4)委托代理权消灭的主要根据有:诉讼终结;委托人解除委托;受委托人辞却委托;当事

人、第三人更换或死亡;受委托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等。

二、诉讼代理人的概念

这是指以当事人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1、行政诉讼代理人以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名义进入诉讼程序。他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

诉讼,否则他就不是代理人而是当事人了。其他诉讼参与人,如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均

非诉讼代理人。而且,此种代理人是代理进行行政诉讼,这与其他代理制度有所不同。

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以内的诉讼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代理诉讼是基于代

理权而产生,只要代理人的诉讼行为是在代理权限以内,就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后果。

3、代理人参加行政诉讼的目的在于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诉讼代理人只能

在一个案件中代理一方当事人。

代理人制度的意义是:(1)使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能参加诉讼,以保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2)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上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行使权利、提出主张;(3)有助于

法院依法正确及时地审理案件,接受监督,防止与减少违法与错误,提高审判质量。

三、哪些人可以做诉讼代理人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

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律

师、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

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委托代理人的范围十分广泛,这为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提供了便利。

行政诉讼代理人的种类有哪些

本文发布于:2024-03-24 01:41: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215674170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行政诉讼代理人的种类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行政诉讼代理人的种类有哪些.pdf

标签:诉讼   代理人   委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