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传承及其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23 20:28:28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关于感情的句子)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传承及其发展研究

Vo.5 No.1 娌科棠聒考 教育教学l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传承及其发展研究 

李 韬 罗 凯 

(贵阳医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贵州 贵阳5500O4) 

摘 要: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以贵州省黎平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侗族摔跤为研究对象,分 

析了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侗族摔跤的主要特征及发展现状,对制约侗族摔跤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并 

提出了传承与发展侗族摔跤的一些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 3】01—0004一O2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丰富的体育文化宝藏,是世 

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屡遭历代统治阶级的压 

f2)现代体育的强烈冲击,侗族摔跤逐渐被边缘化。现代体 

育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电脑等高 

科技媒体,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进而走上了体育市场 

化和产业化的多元发展之路,并且潜力巨大,充满了勃勃生机。 

制和歧视,但由于扎根于群众之中,经千百年来辗转流传,终有 

部分被保存下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具有 

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们不仅是国家体育事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同时,教育的普及使得现代流行的体育项目,如体操、篮球、乒 

乓球等广泛地进入各地区城乡学校,在年轻人中占有绝对主导 

的地位。 

本文力图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方 

法,对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侗族摔跤的主要特征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组织管理机制滞后,制约了侗族摔跤 

的发展。由于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少数民族传 

统体育的组织管理机制相当滞后.投人不足,人才缺乏。难以对 

及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探索侗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之路,为推 

动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发展及其研究提供一些 

有益的参考。 

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人的研究和开发,致使举办侗族摔跤的次 

数少,活动场所也不多。 

侗族摔跤的主要特点 

侗族摔跤,特别是黎平的侗族摔跤。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三、侗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思考 

1.完善组织管理。建立双江乡侗族摔跤文化生态保护基地 

它以“简单易学,对抗性强,运动损伤率低,观赏性强”等特点, 

深受广大侗族人民的喜爱。它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是承载 

着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节日文化于一身的载体。 

建立有专家指导的,以双江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侗族摔跤 

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并设立以乡分管领导为负责人的侗族摔跤 

文化普查工作队。以侗族摔跤传统体育文化生态保护基地的建 

立,加大侗族摔跤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对侗 

二、侗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1.侗族摔跤的主要传承方式 

侗族摔跤历史渊源较远。由于侗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侗 

族摔跤的传承是靠人的El耳相传,靠大脑的记忆力保存,又靠 

族摔跤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侗族摔跤生态文化保护基地。 

2.对现有传承人进行调查和保护,加强培育新的传承人 

相关文化部门应对侗族摔跤现在的传承人进行访问调查, 

并用文字、图像等方法将其摔跤技术记录下来.整理存档。还应 

该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其开展侗族摔跤培训班,加强新一代 

传承人的培育。 

3.全面普及和开展学校侗族摔跤传统体育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普及.依托学校得以弘 

部分记忆力和口授传给后人。一般都是由老人传授给小孩, 

代传一代,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侗族人民深受习武健身、保 

家卫国的传统影响,使得侗族人世代酷爱摔跤,就连小孩平时 

也都喜欢练。在每年的农历3月15日摔跤节的前一个月。寨老 

都要组织本寨的青年到田坝练习,以口授和示范的形式传授摔 

跤秘诀。这样老手带新手练,将摔跤秘诀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 

来。 

2.侗族摔跤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扬。要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 

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早在1998年3月.黎 

(1)传承方式落后,侗族摔跤的发展难以为继。一些热衷于 

侗族摔跤的寨老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 

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人中在技艺上能独树一帜.在比 

赛中享有威望的很少,直接导致了传统体育的传承后继乏人. 

其发展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 

平县委、县政府将保护侗族传统体育摔跤项目,打造侗族摔跤 

节特色文化品牌,作为该县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提出侗族摔 

跤是侗族地区特色文化之重点,要全力进行保护、弘扬。并且每 

年举办一次3.15侗族传统摔跤节,把侗族摔跤纳人中、小学课 

《下转12页) 

4一 

v0.5 No.1 鲤鹈铷考 

选取数学史内容的首要原则。 

2.实用性原则 

教育教学1 

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等于给了 

他们长久钻研数学的动力。优秀的数学教师之所以在学生心中 

永志不忘.就是由于他点燃了学生心灵中热爱数学的熊熊火 

焰『31。”在数学教学中插入数学史料,给学生介绍数学家的趣闻 

端拔高,更不可艺术加工,把数学史当作故事,随意虚构。这是 

所选取的数学史内容紧扣数学教材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的 

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今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 

等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 

能促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上下功夫。 

3.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勇气和毅力 

克莱因批评只注重逻辑严密性的数学教材.指出数学家奋 

斗经历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课本中的字斟句酌的叙述.未能表 

数学学习及将来工作有直接帮助作用,如函数概念的演变、对 

数的发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历史、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 

的起源等数学史内容,不仅史料丰富,而且内容精彩,非常适合 

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3.趣味性原则 

所选取的数学史内容能被学生理解,同时又能引起学生兴 

趣。深奥难懂的数学史料自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枯燥乏味的 

数学史料也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既可以是文字表述史料, 

现出创造过程中的斗争、挫折,以及在建立一个可观的结构之 

前,数学家所经历的艰苦漫长的道路。而学生一旦认识到这些 

他将不仅获得真知酌见。还将获得顽强地追究他所攻问题的勇 

气,并且不会因为他自己的工作并非完美无缺而感到颓丧嗍。” 

又可以是图形、图表与图像史料。只要恰当选材,就能使课堂教 

学娓娓动听,语调同情节配合。知识与趣味共生,达到寓教于 

乐,以教为本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课堂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在创造过程中如何跌跤.如何 

在迷途中摸索,如何冲破世俗观念的阻碍,如何遭遇数学界传 

统观念的排挤。当学生认识到多少数学家艰苦卓越的奋斗历 

程,他们会增强学习数学的勇气和毅力。 

参考文献: 

【1】黄志达.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编写的建议Ⅱ】.中学数学 

研究,2008,(1). 

三、数学史融入中技数学教学的原则 

在中技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知识,主要的目的在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具体要考 

虑如下三条选取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苏英俊汪晓勤.略论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Ⅱ1.数学通报, 

2005,(5). 

【3】玉梓坤.让你开窍的数学 

1997.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向学生传授的数学史知识必须是数学史研究中公认的、有 

定论的、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史料与结论,具有客观性与确定 

【4】(美)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3. 

性。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既不可随意编造。也不能无 

(上接4页) 

引入竞争的机制、用竞赛的办法来吸引和激励各族人民参加比 

赛和交流活动的热情。 

堂。但是十多年过去了,还仍然存在这个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力 

度还不够,还应该扩大普及范围,在全双江乡甚至在所有侗族 

地区的中小学开展侗族摔跤教学。并积极创建具有特色的体育 

四、结语 

侗族摔跤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境内以及周边侗族 

村寨,它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自主活动的群众性体育.它同 

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4.完善比赛规则,增强比赛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比赛应分年龄组,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参与到活动中 

来,增强比赛的竞争性。同时,比赛还应设置不同年龄的女子 

组,也让我们的女同胞在赛场上一展风姿,我们不光能歌善舞, 

我们和男同胞一样勇敢、顽强。 

5.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和交流 

时还是侗族地区社会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的重要形式。侗族的传 

统摔跤有着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各 

民族的摔跤中独具特色。它不但承载着侗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和 

民族节日文化,而且还承载着侗族的社会发展文化和历史文 

化。对侗族民间传统体育摔跤项目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将带动 

和促进整个侗族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对丰富和完 

善中国传统体育史,乃至世界传统体育史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 

作用 

我们应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对 

侗族摔跤进行大力宣传,让全国及世界各族人民认识、并了解 

侗族摔跤。还应在侗族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侗族摔跤活动。并 

l2一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传承及其发展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20:2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96908170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传承及其发展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侗族摔跤的传承及其发展研究.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摔跤   数学   体育   传统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