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费力不讨好)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10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1)
《红楼梦》既是女子的歌颂,却又是女子的悲剧,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朽
的巨著,在以往的中国你,古典文学中尽管有许多美丽的女子形象被塑造,但也
不过像《牡丹亭》这类,敢于为自己的爱和幸福而斗争的“女子觉醒”形象,而
红楼梦中却带来的是全新的也是前所未有的,那就是对女子的尊重,就像曹雪芹
本人所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
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比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
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他依他所想而写,也因此写出了不朽。
《红楼梦》是对女子的颂歌,赞美黛玉“世外仙妹寂寞林”宝钗“山中高土
晶莹雪”,湘云“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
寄月光风耀玉堂”,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孤僻世罕见。”……
但又是女子的悲剧,含恨结郁而死的是林黛玉,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执,出
嫁一年就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是贾迎春,远嫁他方的是贾探春,对人生悲观绝望而
出家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含冤而亡的事秦可卿和鸳鸯,被强盗强抢
去的是妙玉……她们都是“红颜薄命”是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
《红楼梦》中的悲剧震撼人心,使人荡气回肠,不仅仅写了一群青年女子的
毁灭,也写了整个贾府的衰落。许多人曾说这就是整个封建社会衰落的象征。但
从精神上、思想上,却是因贾宝玉,这种新思想人的出现,宣诉这个社会的不合
理性,这才是封建社会衰落的真正预兆。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2)
最近,某地方台重播经典电视剧——老版《红楼梦》,闲暇时间便又追了几
集。经典就是经典,有嚼头。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再看时总有一些新的体会与感
悟。
曾经看到很多的点评,在红楼众多女子中,最得人心的是薛宝钗。无论是读
者还是老太太、夫人、一众的丫鬟婆子心中,她都是个端庄大度能容忍的主儿,
俘获一众人心。就连宝玉身边的袭人,将来是要做宝玉的妾,心里都愿意让宝钗
来做将来的宝夫人,只因为这样的主子好相处。
宝钗确实是个端庄的大家闺秀。不似林妹妹似的,动不动就与宝玉耍性子闹
脾气,也不会因为礼物来的迟些便揣摩人情的冷薄。在王夫人因为金钏与宝玉调
笑而将其打骂撵出府去后,金钏不堪这番遭遇投井身亡。后来王夫人回过神来,
觉得自己难辞其咎,流泪伤心,懊悔不已,宝钗却一味把责任推到了金钏的身上,
道她年轻贪玩不小心失了足,纵使别的,也是脑子糊涂之人。看到这里,惊觉宝
钗之冷漠,竟如此说一个枉命的烈女子。宝钗的心机之深,令人发寒。她此时宽
慰本就犯错的王夫人,虽然能令王夫人欣慰,为他日自己的前程谋利,但到底于
道义上有所失。宝钗到底是工于心计之人,纵然一味的不与人计较,多半也是因
为并不把他人看重罢了。
后又看到薛蟠因为妻子夏金桂的挑唆,对无辜的香菱一番怒打。薛姨妈怒而
指责薛蟠,为香菱打抱不平,可以说是明是非,有爱心有正义感的了。宝钗是与
薛姨妈一同听到吵闹声前来的,却没有为香菱说上一句。只道不要因为一个香菱
而伤了家人和气,卖出去就是。剧情到此,更觉宝钗之人,真是面热心冷之至了。
从这两件事里,不难看出宝钗之人,虽是心中是非人情世故无一不察,却从来没
有为谁而出头为谁而打抱不平。在她心里,有自己的一套做人哲学。这哲学让她
从不沾惹是非,保她进退有余,却失了一份真性情。人无情字,纵然是一身的优
点,也不会让人觉得可爱。
想来宝玉亲近黛玉,也多是因为两人都有一份真性情。在当时的社会里,这
样真性情的人少之又少,像宝钗一样有一套处世哲学的人却多之又多。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3)
从小,我们就听过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
诗书气自华”等。书籍对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更是与书
相伴,携手共进。
小时候,妈妈曾给我买过一本插图版《红楼梦》。记得那本书的封面是大红
色,“红楼梦”三个字也写得极其可爱。那本书并不厚,大概只把原著中几个特
别有趣、精彩之处详写了,其它部分,能省则省吧。小孩子也并不能领会其中的
意味儿,只把它当作故事来看,我也不例外。当我的枕边书从《睡前小故事》换
成《红楼梦》时,心中是有些失落的,因为当时我并不能看懂,只能记住其中主
要人物和情节吧。
到了初中,再次拥有一本《红楼梦》这本可比小时候的厚实多了。从目录我
就能体会到这本小说的内容之丰富。讲述了贾府由兴致衰的全过程,揭示了当时
社会的种.种现象。这本书中有许多文言文的句子,当时对我来说还有些困难,
但精彩的情节总吸引着我,也能看懂些事情的前因后果来。对贾宝玉和林黛玉悲
惨的爱情故事感到伤感。那时每晚睡觉前,总会看上那么几章,被其中曲折的情
节所折服。
再后来,《红楼梦》也是必考科目之一。再次捧起这本书,又是另一种感觉。
突然发觉对其中人物的看法也有所改变。更加喜欢落落大方的薛宝钗了。这次,
我不再只看到宝玉黛玉的爱情故事的凄凉,看到了更多的层面的东西,同时也能
发现其中还包含古诗词、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曹雪芹花了毕生的心血在这部
小说上,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
一曲红楼蕴含了人间悲欢情愁,使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小时候,认为那
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让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此刻重读红楼梦,我明白自己错了,
那华丽的外表下,隐藏了肮脏的一面。林黛玉和薛宝钗都只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而已。作者挟击当时封建礼教的罪恶,并非单单描述剧中人物最终的悲剧,则是
反应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黑暗。
这样一本著作,成为我从小到大的枕边书,相伴我一起成长。我相信以后再
次重温时,定有另一番体会。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4)
今年暑假,我终于在家读完了《红楼梦》,看完红楼,觉得之前看过的小说
都弱爆了。一部红楼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小说,换句话说,红楼里任何片段的提取
就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或描述浓浓的儿女情长,或教会你身边的人情世故,或告
诉你现实的世态炎凉,或静静讲述每件事情的前因与后果。直到现在似乎才终于
明白以前怎也不能理解的红学研究的意义所在。难怪张爱玲曾说:“人生三恨为
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没读红楼之前,我从别人口中得知黛玉是个生性多疑、多愁善感且爱哭的人。
但读完之后,我却能理解她的苦衷。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的世界有
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和冷漠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
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她在绝望中死去,身边只有一个服侍她的丫鬟在默默的为
她哭泣。李清照因“物是人非”而“人比黄花瘦”,黛玉因离丧而作“憔悴花遮
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要是我与黛玉同在大观园,我恐怕只能做她远远的观
望者吧!
在我现在的年纪,最喜欢看那种并不勾心斗角的掐尖要强,希望活在大观园,
活在一个身边是钗黛湘妙等诸人的地方,好像随时都诗意、有趣、灵动。那时候
盼望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盼望她们都真的存在过。这种情感其实可以持续一生,
并且我想曹雪芹是愿意让我们保有的。所以拿大观园比伊甸园亦可以理解。
读《红楼梦》,就是聆听一部封建社会里唯一描写女性、颂歌女性的大合唱;
读《红楼梦》,就是享受作者那心灵深处的凄凉悲婉、无奈和冷漠。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5)
明清时期的经济由于闭关锁国从最顶端逐渐的走向衰败。而《红楼梦》中的
“薛王贾林”四大家族便见证了由繁华走向衰落,甚至家破人亡的全过程。
林黛玉,是因为母亲病逝。她的外祖母(即贾母)听闻此事,心中对黛玉产生
了可怜又疼爱之情,想将黛玉接到自己身边,给她一些依靠和安慰。黛玉在贾母
的千呼万唤之后才离开父亲来到了贾府。黛玉的母亲曾告诫她在贾府中的生活,
要多加留心。所以黛玉在贾府中的生活可堪称为步步惊心。黛玉刚开始对宝玉是
不愿靠近,怕这个一直受宠的宝玉会为自己添麻烦。但后来两个人相知相熟之后,
特别是在吟诗作曲中更成为了知己。黛玉,柔弱,身体又多病,在贾府中也没有
多少地位,而且要小心处事,只怕惹恼了谁的女子,最终在大家(除宝玉外)的欺
骗下,在宝玉成亲当晚病逝,无声无息地离开这本不属于她的世界。
贾宝玉,一出生便含着一块玉,这就是贾母宠他的原因之一。宝玉的性格叛
逆,总是喜欢与女子呆在一起吟诗作对,宝玉最初见黛玉时是先看都没看就去换
了衣服,但等见到黛玉后,就非常的喜欢与黛玉在一起。当两人都明白对方的爱
慕之情后,宝玉又送了黛玉他旧时的手帕,意喻着对黛玉承诺只对她一个人好,
可惜最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宝玉和宝钗成了亲,也知道林妹妹已经不在了。之
后他便一直失魂落魄,直到家中有变故,才恢复了。但在宝钗的又一次刺激下,
宝玉又变得失魂落魄,直到他看破红尘,当了和尚。
宝钗,一个一心想坐贾母位置的人。在黛玉生病时,给黛玉送去补品和问候,
是为了让黛玉对她的戒心放下。最终,贾府败落,她想继承贾母的那种地位已不
复存在,况且宝玉出家当了和尚,她只能成为一个寡妇。
通过对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三位主角的人物塑造,可看出当时的封建
专制是多么的残酷。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也达到了一个最顶峰,使得“薛王贾林”
这些大家族一样走向衰落,而平民百姓更是苦。正可谓:国富,百姓苦;国亡,
百姓苦。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6)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
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
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
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
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
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
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
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
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
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
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
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
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
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
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
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
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
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7)
一曲红楼悲歌,凄凄惨惨戚戚,散不尽,萦上心头,泪先流……
林黛玉哭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苍白如玉脂的脸庞仿
佛永远挂着两行清泪,立在潇湘馆的窗棂里,孤独是你的影子。或许你真的就是
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因为受了神瑛侍者甘露的灌溉,修成女
体,今生只为还泪来的吧!虽女子本弱,但你为何就不肯再争取一分?既然心仪宝
玉,为什么就不敢大声说出来?遮遮掩掩,几度欲语还休、醋意大发,反倒让人
觉得小气。我相信,贾老夫人亦是疼你的外祖母,断断不愿看着你抱憾而终,只
是你的骄傲与自矜害苦了自己……
王熙凤机关算尽,看似风光无限,却输了丈夫、输了家;迎春性格怯懦,只
能落个在夫家受虐而死的结局;探春空有才干,却无用武之地;宝钗贤德,听长辈
命,金玉相配,却不是良缘……红楼的女儿们呀,千百年后读着你们的故事,仍
让我为你们悄悄揩泪,你们知道吗?
究竟是什么将你们一步步逼近命运悲剧的悬崖,让你们退无可退?是对金钱
与权势的欲望?是妄想不劳而获的心机?又或者是那让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成为
水中月、镜中花的封建制度?不,不完全是!是你们的懦弱与不争,让你们自己深
陷泥沼,一步步被巨大的封建野兽咬走了自由、蚕食了爱情、也将生命剥皮拆
骨……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秦可卿的遭遇了。生得绝世的容颜,却被玩
弄于两代人之间;生时病痛缠身,死后虽然风光大葬,却给世人徒留下茶余饭后
的笑料!可卿呀,为了自己的名节、名声,哪怕以死明志,也是一种争取!
爸爸劝我不要揪着人物命运愤愤不平。然而,从个人命运反观当时的整个社
会,更是让人无奈。看,贾府的破败,正是一个旧的社会制度的灭亡!只可惜了
红楼里一个个鲜活的姑娘,我哀其不怒不争。
曲终人亡,哀伤未绝。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8)
我曾听过---说过,他最喜欢品读《红楼梦》:红楼梦的最大之处在于它体
现了一种落败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了没落,适当
反抗也捍卫自己利益必须的。以悲剧做结尾的中国古典并不多见。
我不明白---说的意思,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又重新走进了《红楼梦》的世
界。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
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
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
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
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
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
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
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
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
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
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
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
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
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
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
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
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
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
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确实如此我们必须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
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初日
本侵略我们,我们如果不站起来反抗那么也不会有现在的新中国。所以我呼吁大
家适当的反抗是必然,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9)
我喜欢《红楼梦》,喜欢它营造的那个“女儿国”,喜欢它那朦朦胧胧的情
感世界,喜欢它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第一次翻开,揭起“红楼”一角,
就见香烟缭绕,朦朦胧胧中,一位秉绝代娇容,赋稀世俊美的佳人正拨弦而唱红
楼一曲,凄凉婉转、哀怨愁叠,刹时落红成阵,人似离魂。
金陵一钗的林黛玉不单有古代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容貌,更有着令人
惊叹的才华。潇湘馆清幽的环境,书房的格调凸显出她的高雅脱俗,加上有咳血
的毛病,使她呈现出腮红压倒桃花的美态,就是这样一位病西施在母亲逝世后迈
着三寸金莲一步步走入了爱情的牢笼——大观园,虽然我还是个中学生,不应对
此作太多的感想但我还是对她的结局深表惋惜。贾府中的男子数不胜数,但她爱
上的偏偏是个多情的种子——贾宝玉,这是她人生悲剧的开始。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绛珠仙草,一个是五彩石,为了还泪,一个化为女体,
到人间为他倾注毕生的泪水,泪,也就香消玉陨了,这注定了林黛玉的悲剧。
但上苍既然让她还泪,何必让两人一见便“似曾相识”,又何必再介入什么“木
石前盟”,“金玉良姻”。
林黛玉的情是专一的,她的心中只有宝哥哥一个,不再会正眼看其他任何一
个男子,而贾宝玉不同,身边佳人如云,虽然心中也只有林妹妹一个,但却还流
连着其他的女子,一个才貌可比黛玉有着金锁的薛宝钗,一个咬舌可爱有着金麒
麟的史湘云……“都道都是金玉良缘”难道注定两人此生无缘?宝哥哥在黛玉心
中的重要地位,使她有时也会“争风吃醋”耍耍一番嘴皮使她在众人心目中显得
孤高自傲、尖酸刻薄,没有薛宝钗那样平易近人,但又有谁真正了解她内心那番
寂寞,痛楚。
林黛玉不会像薛宝钗那样提醒贾宝玉多涉及仕途,她没有那种封建的旧思想
理念,她是一个敢爱、敢恨、敢做、敢说的人,她追求的是另一种浪漫的境界。
她的爱溢于言表,淋漓尽致。跟宝玉一起读《西厢记》,日夜守候在生病的宝玉
床前……所以在宝玉心中黛玉更被认定是此生的知己,但她的行为在当时看来是
一种“不向上”的表现,再加上身子带病,贾府的“家长们”就更加认为薛宝钗
是贾宝玉的配偶,这便引出了一出“掉包计”,林黛玉也在这出戏中“香魂一缕
随风去”。
“女子无才便是德”。要说错,那么一开始的“似曾相识是”一个“错”,
黛玉的才华是一个错,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更是一个错。
掩卷沉思,为黛玉悲剧感慨之余,心中突然豁然开朗,其实这只是一个红楼
“梦”。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9:2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93253593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楼梦读后感600字10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楼梦读后感600字10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