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3 15:02:0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实习经历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内应依次填入

( )

秦→汉→□→西晋→……□→唐→……→元→□→

A.三国、隋、明 B.三国、五代、明

C.东汉、隋、北宋 D.东汉、五代、明

2.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清统治者

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边疆 B.禁锢思想

C.发展经济 D.强化皇权

3.下表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西汉末至明初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

中历

西汉元始二年

东汉永和五年

唐天宝元年

明洪武二十六年

公历

2年

140年

742年

1393年

人口总数(口)

2507188

6294801

10579726

35987111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江南经济的发展

C.高产作物的引进 D.土地政策的调整

4.“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

到元朝时,航海的黄金时代来临了,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

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材料中的“奇

迹”指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

5.《天工开物》中描述一种农业工具:“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

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旱。”材料反映该

农业工具主要用于( )

1

A.灌溉 B.冶铁 C.排涝 D.播种

6.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

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7.“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两。崇祯三年,又加

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两,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

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两……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此可推

断( )

A.明朝后期经济发展缓慢 B.明朝后期朝廷赋税沉重

C.明朝后期军事实力增强 D.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

8.下图是李明同学制作的某次农民起义的学习卡片。该农民起义发生在( )

A.隋朝末年 B.唐朝末年 C.元朝末年 D.明朝末年

9.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 )

A.设伊犁将军 B.设置宣政院

C.设置台湾府 D.设立驻藏大臣

10.某同学对中国古代王朝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非常有兴趣。他根据老师课上

提供的图片资源(下图)进一步拟定了课下的研究主题。其主题应该是( )

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5:0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77326592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附答案.pdf

标签:中国   历史   贸易   下图   主题   经济   下册   制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