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4-03-23 12:47:54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变色龙续写)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现象

变异:个体之间的差异。

种质论内容:他把细胞用种质和体质加以区分,认为种质是性细胞或产生性细胞的那些细胞。

染色质: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 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和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

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的染色体数

目减半。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能从亲代遗传给子代。

相对性状: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如高杆对矮杆

单位性状:个体表现的总体性状区分为各个单位之后的性状,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性状分离现象: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 ,在F2代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都会被表现出来。

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表型模写。

外显率: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其预期表型的比率,它是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

表现度:基因的表型效应会有各种变化,我们将个体间这种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叫表现度。

不完全显性: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

并显性(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的现象。

镶嵌显性:F1同时在不同部位表现双亲性状

隐性致死基因: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时有致死效应的基因。

显性致死基因:即在杂合体状态下就表现致死效应。

复等位现象:一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形式

复等位基因:是指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群。

基因互作:基因在决定性状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

互补作用:是指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只有当一对基因是显性,或

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积加效应: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

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重叠效应: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影响的相同

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

有遮盖作用。

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隐性上位: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

显性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

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这对基因称显性抑制基因

分离规律: 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相对性状杂交后,杂种内杂合基因在配子形成时互不干涉的分离到配子中去 杂交

后代相对性状能以一定比例分离(3:1)。

性反转:生物从一种性别转变成另一种性别的现象。

性连锁(x linkage) :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所以又称伴性遗传。

限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不论是常染色体基因还是性染色体基因,它们控制的性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而在另一种性别

中不表现。

从性遗传:也称为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限性遗传:不论是常染色体基因还是性染色体基因,它们控制的性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而在另一种性别中不表现。

连锁遗传:杂交试验中,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相引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相斥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重组率(交换值):重组型的配子百分数称为重组率。

连锁:若干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而发生连系遗传的现象。

完全连锁: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不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F1只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其自交或测交后

代个体的表现型均为亲本组合。

不完全连锁(部分连锁):F1可产生多种配子,后代出现新性状的组合,但新组合较理论数为少。

交换:成对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基因的互换。

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

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其它基因间的排列顺序与距离。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

感受态:指细菌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DNA分子进行转化的生理状态。

接合:遗传物质从供体 (“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重组过程。

性导:是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

转化:从细菌的培养物提取的DNA可以在体外转移到受体细菌中

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一个基因家族。

基因簇:一个基因家族的成员紧密连锁成簇状排列在某一染色体上,形成一个基因簇。

假基因:在多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但在结构和DNA序列上与有功能的基因具有相似性,这

种成员称为假基因

突变(mutation):是遗传物质中除遗传重组以外的任何可遗传的改变。

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了异常的变化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

断片:缺失的“ef”或“de”无着丝粒区段。

缺失杂合体:某个体的体细胞内杂合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

缺失纯合体:某个体的缺失染色体是成对的。

重复:染色体多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

倒位: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顺序颠倒了。

易位: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

染色体组: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即正常配子所包含的染色体数

整倍体:具有某物种特有的一套或几套整倍数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多倍体: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同源多倍体:指由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形成的细胞或个体。

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非整倍体:又称异倍体,指比该物种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个以至几个染色体的生物体。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细胞质遗传:把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称为细胞质遗传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由雌核和雄核共同提供的;

质遗传:表现不同,某些性状只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胞质遗传又称母性遗传。

母性影响:由母体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使子代表型不由自身的基因型所决定而出现与母体表型相同的遗传现象。

数量性状:是由许多对微效基因(或称多基因的联合效应造成的,表型具有正态分

布特征的性状。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子之间的交配,又称异型交配。

同型交配: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

近交:完全或不完全相同的基因型之间的交配

回交:是近亲繁殖的一种方式。指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进行再次杂交。

重组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复制叉将跳过损伤的位点继续推进,在损伤位点附近重新开始合成。

错配修复系统:能够修复DNA复制中出现的核苷酸错配的修复系统。

SOS修复:是细胞处于危急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DNA修复方式。这种修复可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提高细胞的生存概率,但

修复后留下的错误较多,因此又称为差错倾向性修复

基因型:是基因的一种组合 ,个体遗传组成。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的性状

基因频率或等位基因频率: 在一个二倍体的某特定基因座上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遗传学名词解释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2:4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169274295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遗传学名词解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遗传学名词解释.pdf

标签:基因   染色体   性状   遗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